云水观道|要抢归巢之机送服务上门

政务   2024-12-31 18:01   浙江  

“第一批回家过年的人已到位”在朋友圈刷屏,电影纷纷定档除夕夜,春晚吉祥物正式发布,春运车票自12月31日起开始售卖,元旦假期的通知也随之而来……近日,一连串年味词汇纷纷“返场”,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乡愁”。


“乡愁”自古以来便被文人墨客反复吟咏。它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交织着无奈与温情;又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满载着追忆与感慨。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乡愁更像是席慕蓉女士所描述的“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它扎根于心,每远走一步就向上生长一截,成为我们心中的灯塔,照亮着归途,也指引着方向。



在这份乡愁的牵引下,寓外乡友成为地方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成长于斯、功成于外,却心系故土,怀揣着报效桑梓的赤子之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乡友经济应运而生,它基于深厚的乡土情感,汇聚乡友智慧与资源,共同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


过年,这个承载着无数乡愁与期盼的时刻,成了万千乡友归巢的集结号。他们怀揣着对家乡的思念与憧憬,跨越千山万水,只为那一抹乡愁的慰藉。而这份乡愁,也如同催化剂一般,激活了寓外乡友经济的蓬勃生机。



那么,该如何乘乡友归巢之势、扬地方发展之帆呢?关键在把“服务到不好意思为止”的工作理念融入到“引、用、留”全过程和各环节。



引友有诚,筑巢引凤归。“引”,是激活乡友经济的起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以诚挚为基石,搭起归乡桥梁,让每一位乡友都能感受到家的召唤。


首先,要建立健全寓外乡友信息库。通过大数据技术结合实地走访,掌握乡友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动态,为精准匹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构建多样化沟通平台。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友恳谈会、返乡创业论坛、线上乡友联络会等形式,让乡友能够了解到家乡的发展蓝图、政策红利及投资机遇,同时也为家乡提供了一个倾听乡友心声、吸纳乡友智慧的窗口,形成双向互动、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尤为重要的是,要密切关注乡友的实际需求,为乡友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必要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回归、放心发展。这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满足,更是对乡友情感的尊重与呵护,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份热情都能得到恰当的回应,让每一位乡友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用友有道,人尽其才显。“用”,是激活乡友经济的核心,也是实现乡友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所在。乡友回归,不仅是对乡愁的回应,更是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双重提升的追求。


一方面,因才设岗,量体裁衣。根据乡友的专业、技能与地方的发展需求,量身定制工作岗位与项目,让乡友能够在适合的领域发光发热。同时,鼓励乡友参与公共事业,如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领域,依托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为家乡带来新视角、新模式、新技术,推动全面进步。


另一方面,同向奔赴,合作共赢。在利用乡友资源的过程中,要避免“单向索取”,而应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等方式,促进乡友与本土企业、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共同富裕等领域的新路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留友有方,情深意更长。“留”,是激活乡友经济的保障,也是构建乡友经济生态体系的重要环节。留住乡友,不仅要靠物质层面的激励与保障,更要靠精神上的归属与认同。


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如设立乡友荣誉制度、建立乡友成果展示平台、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让乡友的贡献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尊重。同时,要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让乡友愿意留下、乐意留下。


另一方面,要注重乡土文化的弘扬。乡土文化是乡友的情感寄托,要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传统文化展示等,让乡友们体会到无论身在何方,自己的根始终在这片热土之上,进而增强对家乡的情感认同与归属感。




乡愁,是远方的牵挂与眷恋;乡友,是故里的骄傲与希望;乡兴,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与追求。诚然,我们渴望乡愁唤乡友,乡友助乡兴,但更深切的愿望是,无论游子身处何方、成就几何、境遇怎样,都能常回家看看,让乡愁不再只是遥远的回响。


通讯员/范靖奇
一审/潘秋艳
二审/汪 盈
三审/余新兵 汪宇露
来源/开化传媒集团



觉得好看
点一下
↓↓↓

开化发布
了解开化动态,感知源头印象,获取服务指南,从这里出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