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优秀项目案例集——交通运输案例之六 | 多源数据要素融合驱动城市公交运营生产协同优化

文摘   2025-01-24 10:38   北京  
优先发展地面公交是贯彻落实国家交通强国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然而,城市公交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面临数据要素感知不全、质量管控难、应用协同性差等问题,积累的海量数据资源难以发挥应有价值,难以满足公众高质量出行需求。智达信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建立“人-车-场-站-路”智能感知体系,搭建融合计算管理中台,研发面向运营生产协同优化场景的系列智慧应用,实现城市公交系统“全要素感知”、“全资源融合”、“多场景协同”的创新突破,助力城市交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智能感知互联能力,实现数据全面、精准汇集。采用物联感知、人机交互、数字集成等技术手段,面向生产要素、业务流程和第三方服务建立覆盖人、车、场、站、路等全域互联的数据要素智能感知体系。制定全要素信息采集终端、多源信息通信及数据交换平台、公交业务规范等系列标准。研发搭载国产车规级SOC芯片与国产操作系统的商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针对“人-车”资源状态监测与数字安全预警的场站、站台终端,结合云管云控技术,实现上万件智能装备的集中管理,以及千余项状态量数据的集中采集、处理和信息展示。

二是夯实数字基础底座,实现数据融合管理、资源积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体系,融合公交行业特点,搭建城市公交数据要素融合计算管理中台。搭建支持混合管理与调度多种虚拟化及容器引擎的技术平台,实现资源、应用的统一管理和有效利用。研究集大数据计算存储和多维数据仓库为一体的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实现80余个孤立系统及30余万件终端设备的数据接入融合。研发高性能公交数据计算平台和算法服务平台,实现跨系统动静态海量数据的实时清洗、融合处理、计算、高可用存储及数据指标多维建仓,可支持十万级公交车辆每秒1000余项数据的实时解析、验证、存储。

三是完善安全治理体系,保障数据安全、有序运转。围绕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四个层面制定系列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在数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采取包括智能识别、分类分级、数据库审计、加密传输、数据防泄漏、数据脱敏、数据水印、用户行为分析、知识图谱等措施,配套数据安全隐患处置、风险评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及监控与审计机制的建立,形成规范化、流程化的长效安全治理体系,为数据运转提供坚实保障。

四是构建数据价值应用体系,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的公交运营生产全周期动态管控。面向多要素运行监测与智能预警、多场景资源联合调度优化、多样化公交出行便民服务三大场景,基于预测回归、运筹优化、模拟仿真等算法,建立车辆故障诊断、驾驶员安全、资源自动调度模型库,研发智慧运营、综合安防管理、车辆远程监控、票务管理等系列平台应用和智能助手、公众出行等移动应用。支撑北京公交于2019-2022年期间累计节约成本3.63亿元,乘客满意率较2022年提升0.52%,并以“零失误、零事故、零差评”的优异表现成功完成建国70周年庆典、建党百年庆典、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二十大等大型活动运输保障服务。

五是打造多元化服务能力,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围绕城市公交基础设施装备、数字化运营生产服务等关键领域,与整车制造厂商、行业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多元主体开展数据要素资源共享、核心技术攻关及创新产品共研等合作,提升公交服务品牌价值,改善公众出行体验。同时,积极探索网约公交等新型运营模式,拓展数据资产、自动驾驶等相关业务领域,开发新兴增值服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国家数据局
国家数据局新闻宣传、信息公开、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读重大政策,提供政务服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