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优秀项目案例集——交通运输案例之五 | 加快多式联运数据融合应用,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文摘   2025-01-23 16:36   北京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强国建设,提出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但是由于涉及主体多元、环节复杂,当前,多式联运领域存在信息不互通、数据安全及信任缺失等问题,导致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融合程度低、综合运输效率不高、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电子口岸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运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徐州交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完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等实现多式联运各参与方数据共享及信息互通,确保多式联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助力我国多式联运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制定统一标准,推动数据融合共享。制定多式联运业务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并依托区块链等技术的“点对点”传输、信息加密等特性,实现货主、承运商、港口、海关等参与方数据的可信汇聚及信息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提升信息利用率和共享效率。实现信息互通率超过90%,平均每日数据交换量约为2GB,全年数据交换量覆盖用户业务量超过300万TEU,货运量超过12000万吨。

二是依托人工智能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引入智慧物流大模型等先进算法和模型,优化运输路径,提供智能化调度和配载方案,根据实时路况、天气等因素动态调整,降低运输时间和成本。有效节约物流成本数亿元,提高联运效率40%以上,实现承运人时间成本从原来的1-3天降低至几个小时。

三是建立完善的安全治理机制,保障数据安全。采用国密算法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同时,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控制机制,授权人员才可访问和处理数据。此外,定期对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安全隐患,保障数据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是丰富数据赋能应用场景,提升数据价值。形成运输路径和调度策略优化、货物实时追踪和状态监控、预算管理及智能预警等多个高价值应用场景,为多式联运物流行业的各个参与方提供支持。支撑连云港、徐州港、扬州港等实现物流信息实时共享,提高运输过程透明度;助力南通港提升仓库空间利用率10%,减少决策和执行时间20%。

五是推出差异化服务,打造可持续运营模式。推动多式联运数据生态建设,广泛联合物流公司、物联网设备等合作伙伴,形成全面丰富的数据网络。根据用户类型和服务内容实施精准定价服务,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货物追踪、信息查询等基础服务,吸引用户并提升平台活跃度。

国家数据局
国家数据局新闻宣传、信息公开、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读重大政策,提供政务服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