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设为星标,只给你最有价值的思想
“核心不是‘是什么’,究竟怎么干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
在《财新周刊》8月12日的封面文章《顺差的烦恼》中,指出了当前中国外贸面临的问题:出口持续增长,导致中国与大部分国家的贸易顺差正在加大。同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欧美开始酝酿对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等出口增长较快的产品增加限制措施;今年以来,这一范围又逐渐扩大到了巴西、加拿大、印度、土耳其、墨西哥等国家,涉及的商品范围也更广。
贸易失衡叠加外部环境面临恶化等问题,引发了业界的诸多忧虑。
在这篇文章中,多位学者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在着眼出口的同时,也需要更多“走出去”投资设厂。其中,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提出,中国应把握机遇,“构造基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全球生产体系”,他希望中国的增加值创造“既有本土,也有海外的相当大一部分”。
资料来源:CEI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关总署(下)
8月底,我们来到了张燕生的家中,从中国面临的对外贸易问题聊起,又围绕7月18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谈到了国内经济改革面临的堵点与解法。
面对内需层面的不足,张燕生认为,政府应在住房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等方面积极承担责任;对于住建部提出的“房屋养老金”新政,张燕生强调要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手段处理问题,核心是让公众清楚,政策的落实“究竟怎么做”。
“中国外贸的形势,
总的一个字就是‘变’”
谈起中国外贸当前所处的形势,张燕生引用中央的表述称其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以2008年为标志:从2008年以来到现在,全球贸易的增长率占全球GDP增长率的比例,从2倍下降到了0.5-1倍。“这意味着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此外,在大国竞合、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外资公司出现了产业链、供应链、资金人才外迁的现象。对此,张燕生表示,“对于西方来讲,新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去全球化’。
而从国内的角度来看,诸多内资企业也开始将供应链上的低成本工序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出现了“中国离岸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
“这三重因素的叠加就是中国的外贸形势——总的一个字就是‘变’。”
张燕生在家中与《财新时间》主持人交谈
在房地产持续下行拖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出口再次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随之带来了贸易顺差增大的问题。疫情后,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刷新峰值:2021年首次超过2015年,达到6366亿美元;2022年猛增到了8379亿美元,2023年略有回落,但2024年前7个月已经达到5180亿美元。
张燕生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间,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美国从2019年开始便采取了超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因此美国的内需恢复得很快,同时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率的大幅上升,拉动了进口的增长。而中国在过去的五年,“坚守战略定力,绝不大水漫灌”,因此“需求不足、进口不足始终是过去几年我们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从而导致了贸易顺差的上升。
在张燕生看来,顺差的增加会导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紧张关系,“因为你很大程度是拿别人的奶酪、别人的市场、别人的资本,来发展自己。”他认为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亟需改变这一现象,重点做法仍是要积极推进“扩大内需战略”的落地。
“全面建立全球生产体系”
近年来,中国出口领域表现亮眼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成为了国外各类限制措施的重点对象。今年8月1日,美国将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关税税率从25%提升到100%;欧盟从7月4日起对华加征17.4%-38.1%不等的电动车关税。此外,印尼在8月9日宣布重启纺织品进口关税,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也开始采取类似的反倾销措施。
对此,张燕生分析认为,这体现了外贸领域的“贸易转移效应”,指的是美国建立“关税墙”之后,欧盟、巴西、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也随之出现了类似的做法。在张燕生看来,“关税墙”属于价格手段,下一步还有可能出现像“配额制”这样的“数量壁垒”和“对中国出口整体征收关税”这样的“规则壁垒”。
8月底,张燕生接受《财新时间》采访
张燕生将当前的国际环境与历史上的1890年-1913年相类比,当时的霸权国家英国和法国,受到了新兴大国美国和德国的冲击,经济政策从“自由贸易”转向了“保护主义”,间接导致了1914和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认为,中国应当以史为鉴,多方面考虑,“第一点是如何维护和平,使大国之间的冲突不要走向战争”,另外一点是“如何维护开放”,将贸易摩擦、保护主义等倾向控制在有限度的范围内。
——有哪些可行的办法?
张燕生表示,“征收出口关税”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并非遵循市场经济的逻辑,他认为“应当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手段”,从国家层面建立起生产和出口的协调管理机制。此外,他还表示,要积极推动风口产业“走出去”,在国外设厂,全面建立“全球生产体系”。与传统外贸形式的不同点在于,这一方式可能会给其他国家创造就业和税收,传播新技术,双方还可以利益共享。
“有些东西是应该民主的,
有些东西是不需要民主的。”
今年8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在发言中提到了“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引发了公众的热议。“房屋养老金”和以前的“住房专项维修基金”的区别在哪里?如何解决以往留存的难题?
张燕生表示,过去居民买房所交的“住房专项维修基金”总量超过1万亿,但真正的使用率却不到10%,“说明机制没有很好地运转起来。”他解释道,一方面是因为“这笔钱很难用”,如果使用必须经过2/3以上的居民同意才可以,导致现在出现了很多“老楼无法装电梯”的难题。同时,当前还有很多现存的老旧房屋需要专项维修,因此国家层面推出了“房屋养老金”政策。
张燕生所住的居民楼
在采访时我们也发现,张燕生所住的居民楼正是没有安装电梯的步梯房,他表示自己也在担忧年老之后无法爬楼梯的问题。“老了,80岁、90岁了,上不了楼了,就应该有电梯,同意不同意都是要的”。
另外,对于“房屋养老金”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张燕生依然强调,要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手段处理问题,核心是让公众清楚,政策的落实“究竟怎么做”。
.......
更为深度的思考和问题的答案,都会在财新网中的《财新时间》访谈节目全片找到。
张燕生推荐书单
本期嘉宾
张燕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对谈人
袁小珊
《财新时间》制片人、主持人
监制:仇一
编导、撰稿:高凌云
剪辑:叶孟隽(实习)高凌云
摄像:王学武 龚高 叶孟隽(实习)
视觉设计:吴琦
运营:王瑶(实习)
商务支持:徐芳菲
商务及采访合作需求,请联系:fangfeixu@caixin.com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进入财新网观看完整视频访谈
和更多深度报道。
播出平台
财新视听
ID:Caixin_video
@财新视听
搜索#财新时间#话题
财新时间
ID:caixinshijian
@财新视听
观看嘉宾精彩CUT
往期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财新APP观看本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