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袁小珊
本期嘉宾
田沁鑫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国家一级导演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第十三届中央常委
文化委员会主任、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品:
话剧:《生死场》《狂飙》《赵氏孤儿》《红玫瑰与白玫瑰》《明朝那些事儿》《四世同堂》《青蛇》《罗密欧与朱丽叶》《北京法源寺》《聆听弘一》《直播开国大典》《抗战中的文艺》《苏堤春晓》;
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1-3季,《典籍里的中国》第1-2季;
重大文艺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奋斗吧!中华儿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连续六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等。
“我,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历经宦海沉浮,苏堤春晓,是我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春光!”
4月初,中国国家话剧院排练厅内,音乐与台词交织——原创话剧《苏堤春晓》正紧张排练,即将在数日后与北京的观众首次见面。
田沁鑫,身着新中式上衣,在演员前方的导演席上坐定,面前一壶茶水散发着热气。
今年是她从业的第27年,也是她加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第25年。这些年她共创作了近40部话剧作品,获得戏剧界多项大奖。她的戏,以关注宏大叙事,聚焦历史题材的“田氏风格”为业内熟知。《苏堤春晓》,是她继《青蛇》《北京法源寺》《聆听弘一》等历史题材力作之后的又一部新作。
这部话剧围绕北宋文豪苏轼两次赴杭州做官的经历展开,展现了苏轼鲜为人知的“公务员”形象。事实上,田沁鑫接到这个项目是在5年前,剧本创作初期,她深感压力重大,“我过去不想做这个戏”“苏轼,苏大人,我也不是很想做这个人物,因为想起他就挺心疼他”“写浅了,写深了,都很难,线索太多”。
2020年12月,田沁鑫被任命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身份的转换,也使她与苏轼这位一生为官的文人,建立了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最终在她的笔下,这部戏的开场一幕设定于朝堂之上。“如果我五年前接这个戏,没有我现在这个认识,可能是从苏轼的对立面写,谁整了他,如何宦海沉浮;或者是写他的文人才气,而不会像今天这个戏,一上来就是从朝堂起。”田沁鑫强调,“因为苏轼一生为官,一直到死,他都死在他的官位上”。
在戏中,她也巧借苏轼之口,传达出“若不为官,可快意江湖;既已入世,当济世安民”的感言。
4月5日,《苏堤春晓》正式上演。随着三遍钟声敲响,观众陆续落座;舞台上,群臣也依次上场,整理着装、相互交谈,等待正式开演,与观众遥相呼应。演出过程中,该话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采用“跳入跳出”式的表现主义手法,引得观众频频发笑,气氛热烈不已。对此,田沁鑫表示,“如此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戏剧中极富智慧的游戏精神,但它背后也需要极强的控制力。”她希望进一步探索中国的表演学派,重塑一种“悠然自得的表演艺术精神”。在对年轻演员的表演训练中,她也强调处于自在状态的重要性,“当演员自在的时候,他就会敏感起来”。
田沁鑫希望自己的戏能够“亲民”,这与她的生活态度相关。“我的戏,我希望别太端着了,因为生活里我也不太喜欢端着的人,就是朴朴实实、踏踏实实的。”由于一天的工作时间长,田沁鑫将自己的茶具也带到了排练场,一边导戏一边喝茶,她说,“在这种纷繁的时代里面,还是需要定心的。”此外,她也对东方哲学思想有着浓厚兴趣,将其融入了戏剧创作之中,“我的戏也是这样,先抓一个根,找到故事的根本遵循,然后生发它,它就可高可低,可觉悟,也可市井,维度就大了”。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进入财新网观看完整采访节目,
精彩内容即将呈现。
监制:仇一
编导:高凌云
剪辑:孔维能 王学武
摄像:王学武 龚高 孔维能 仝瀚元 刘璇
视觉设计:吴琦
运营:陈艺嘉(实习)单子桐(实习)
商务支持:徐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