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教育
经常有人在群里发问:小学奥数要不要学?很多人站出来说没必要。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人而异。这就像有些学神天天上培训班,同时,也有些学神从不上培训班。
我们说点实在的。聊一聊小学奥数和课内数学的区别。
小学课内数学的学习模式是这样的:
一个知识点,上课先花10分钟理解,上课再花30分钟练习学会,下课再花20分钟+20分钟两份教辅练熟。从理解,到会,再到熟,一共花80分钟。更有练习课、复习课等时间反复给孩子“炒冷饭”。
小学奥数的学习模式却是这样的:
由于知识点密集,难度大(老师讲题需要花大量时间),上课2小时的时间里,孩子的主要精力用在理解上。
简单的题目老师会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做掉,而比较难的题目老师只给孩子留2分钟的思考时间,就马上讲题。
因为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如果2小时课程结束,立马考试,绝大部分孩子肯定不及格。
实际上,下课后,孩子大约需要2小时时间去做习题,去体会、运用上课理解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巧、新思维。
(群里还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上了一遍,理解不了,要家长再帮着重新看一遍录播。这时间就花的更多了。)
经过这2小时的练习,孩子再考试应该能及格了,厉害点的能考个八九十分。
以上已经花去4小时,接下来,能着手攻克四五星难题了吧?
普娃还真不行!
普娃还需要2小时,去做一些变式的3星难度练习,把新知识、新方法、新技巧、新思维运用在新的、变化的环境中。只有这样练习2小时,孩子才能有更深的体悟。
以上已经花去6小时,其中上课2小时,课后4小时。
一周6小时奥数时间,这已经达到普娃花在奥数上的极限时间了。
如果孩子真的认真学了这6个小时,积极主动思考,已经完全能满足小升初考试。
特别认真、努力,也不笨的,就会是普娃里的顶流。
只有极少数人适合再继续往下走。说一个班2个人都算超标了。
经过前面6小时的浸淫,孩子对新知识了如指掌。
这时候,再面对四五星高难度的题目时,有限的工作记忆空间可以聚焦于难题中的核心,而无需顾及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工作记忆请参考:状元是别人的,我们还得努力)
如果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还不熟练,孩子根本无法面对复杂的难题环境,毫无能力把工作记忆聚焦于核心突破点。
这部分高难度题目,1道题目花去半小时,八题需要再花去4小时。
6小时+4小时,一周整整10小时。
小升初拼奥数的年代,很多过来人都说,后悔奥数上花太多时间了。
他们这波人,就是一周花了10小时的。
他们这波人中的极少部分,有数学天赋和热情的,真的成功了,中考状元、高考状元、清北竞赛保送生,都从这一撮人中出。
大部分成了陪跑。
成本是每周10小时奥数。
他们后悔了。
我的选择是每周4小时,极限是6小时。
能当普娃里的顶流,都是极难的。
我选择学奥数,但坚决不当陪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