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田凤俊|记忆中的除夕夜

文摘   2025-01-14 08:15   内蒙古  

作者:田凤俊|内蒙古


除夕夜,我们都叫年五更(jing)。这一夜不但有很多讲究,而且还有很多禁忌。

奶奶告诉我们, 过年要说吉利话,要说“有,多了”等字眼。不能说“没有、没了”等。不能叫孩子的小名,如果叫小孩子吃饺子,就叫“宝贝快来揣元宝。”不小心打碎了东西,要说岁岁平安。把饺子煮破皮,要说煮大发了。诸如此类。所以说话非常受拘束。

点年灯是传统习俗。天一擦黑就要点上腊烛或者罩子灯,这是那年头最奢华的照明了。所有的屋子一齐点上,整个房间灯火通明,而且彻夜不息。连仓房也要点灯。屋门口和大门口都挂上红红的灯笼。即是寓意新的一年会充满吉祥。也是对未来的祈福和希望。

年夜饭一般都是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寓意着喜庆团圆,吉祥如意。包饺子时准备十二枚硬币,放到饺子里。吃饺子时,都不说话,如果听到“叮当”一声,就知道吃出钱了。谁吃出的钱多,谁就在这一年福气多,钱象征着财富和好运。有时为了让老人或小孩儿高兴,特意包几个元宝放上钱,盛在他们碗里。哄他们高兴。

我们家煮饺子都是男人的事。从那天起,女人不需要干任何事情。因为觉得她们太辛苦,劳累了一年,让她们好好歇歇,这种待遇一直延续到初七。这仅有的几天舒服,也令她们高兴不已,尽情地享受串门访友的欢乐。

那时各家几乎没有钟表。掌握时间要靠观天,以三星打横梁为标准。都用这种古老的方式计时。看到三星横过来了,立马准备年夜饭。

煮饺子时,  先把水烧到半开,大家就开始忙活了。爸爸从灶堂里扯出几根大柴火放在门前,上面再放上一些木柴。被称为旺火。希望全年兴旺。再放上一张桌子,摆上酒菜,上香烧纸,磕头敬拜天地。这叫发新纸。

我最喜欢做的自然是放鞭炮了。提前用一根长竿拴上一挂鞭炮,伸到火堆里点燃,举的高高的,噼里啪啦一阵响过,再拿出二踢脚,在后座上吐口唾沫,往地上一放,立着冻在地上,从柴堆里扯出一根柴火或者是点燃一根香,小心翼翼地点燃,咚、啪两声脆响。震耳欲聋。火堆、鞭炮都是为了避邪除害。有时也为了借大家伙一句吉言,听见谁家的鞭炮先响,就会说谁家先发的。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说明新一年开始了。于是大家开始洗漱,这是不能马虎的,洗的干干净净,迎接新一年的初始。

饺子煮好,先盛一勺子汤泼到外面,这叫祭奠,上祭天地,下祭祖先。然后还得观察看是哪面先开锅,哪个方向的水先滚花,预示着这一年哪个方位的年景好。

饺子上桌,小辈跪在地上,给长辈磕头。每磕一个头,说上一句“这个是爹的,或者这个是妈的。”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

年五更流传着一个说法,说这一夜百神下界,所有的家畜家禽都不出窝,而且不叫唤。有经验的家就给它们改善伙食,提前喂饱了。不让它们出来。但如果是猪出来跑到屋门口,这是好的征兆。肥猪拱门,象征意外之财或好事不求自来。

我家的年夜饭比较简单。都是提前备好的凉菜,绝不动烟火炒菜。鸡鱼是必有的,取吉庆有余之意,丸子必不可少,取阖家团圆之意。还有猪肘,肉肠等。配有少量素菜。

吃完年夜饭,晚辈向长辈问侯过年好,长辈给未成年的晚辈压岁钱。把钱用红纸包好,也就是几角钱,能够得到一元钱,那就是最高奖赏了。主要体现一个“红”字,表示带给他们好运,并送上美好的祝愿。

年五更是不睡觉的,必须守岁,也叫熬年夜。如果实在困极了,打个盹,也不能脱衣服。谁一宿没睡,预示着来年精气神足。全家人坐在一起喝着茶水,嗑着瓜子,唠着家常。那时没有电视和其他娱乐。最好的娱乐方式是打扑克。一副扑克牌玩好几年,当宝贝似的留着。有时买不到扑克,就用纸壳自己做。一家人其乐融融,喜气洋洋。

把记忆中的碎片编织在一起,镶嵌在脑海中,也是一种回味。即有杂陈的雅兴,更有欢乐的年味。

我们把回忆定格在短暂的童年模式,从心理上感觉象个孩子。再体验一把过年的乐趣。

【作家简介】

北疆网络文学

田凤俊,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人。中学特级教师,文学爱好者。曾在《百柳》杂志、《林西时讯》发表诗歌、散文。《现代作家》杂志特约作家。



《北疆网络文学》

欢迎扫码投稿



·感谢阅读·

·如果喜欢,就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赞赏,是一种看得见的鼓励·

北疆网络文学
我们面向全国原创文学作者提供作品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