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术狂:从BGC取栓术式,到LVA手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

文摘   2024-12-23 17:38   江苏  

点击下方“医休神介说”→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每天第一时间看推送:


大家好,我是医休哥,晚上在网上刷信息,看到一条关于PROTECT-MT研究的报道👇,前段时间由长海医院牵头开展的大型RCT结果(阴性结果)——PROTECT-MT研究在《The Lancet》(IF:98.4)国际顶刊上发布。
不过网上搜索的结果都是对研究者的夸赞,并没有关于研究结果本身的深度剖析。于是好奇心驱使下,小编决定一究竟。




1-研究结果:使用BGC取栓将导致更差的功能恢复



PROTECT-MT研究于2022年12月16日在东方脑血管病大会期间正式启动。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在探索球囊导引导管应用基础上,建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最佳取栓方法和操作流程,进一步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预后;也是全球第一个关于球囊导引导管使用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关于BGC
球囊导引导管(Balloon Guide Catheter, BGC)是神经介入手术中一款的血管内器械,主要用于辅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机械取栓手术。BGC可临时阻断血流,预期提高血栓移除效率并降低远端血栓移位的风险。

现有BGC产品远端顺应性球囊最大充盈体积均为0.6ml,导管内径通常为0.085inch,也有做到0.087inch甚至更大的内径。对于BGC的扩张器结构要求需要是有金属编织层的设计,若只是单层的高分子材料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无法顺利将BGC带到颈动脉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BGC产品配件通常包括:a.扩张器、b.鲁尔延长管、c.可撕导入鞘、d.Y阀、e.带单向阀的鲁尔延长管、f.无针接头。

·PROTECT-MT研究

研究在中国28家医院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盲法终点评估的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当地指南并可在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接受机械取栓的18岁及以上成人患者有资格参与。

患者按照1:1的比例通过基于互联网的中心随机化系统和最小化算法随机分配至球囊导管组或传统导管组。治疗医生和患者知晓治疗分配,但临床结果由当地经过培训的医生采集,这些医生对分配情况保持盲法。

神经学评估在基线、随机化后24小时以及第7天或出院时(以较早者为准)进行。主要终点为90天时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范围为0[无症状]至6[死亡])评估的功能恢复情况,基于结构化访谈获得的mRS评分变化进行意向治疗人群分析。

治疗效果使用序数逻辑回归分析,调整研究地点及基线预后因素(从症状出现到随机化的时间、首选的取栓策略、基线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卒中前功能[估算的mRS评分]及年龄)。

结果:2023年2月7日至2023年11月13日期间,1698名患者接受了资格评估,329名患者随机分配至球囊导管组(n=164)或传统导管组(n=165)。试验于2024年4月18日因安全性问题暂停并终止。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9岁(四分位距59-76岁)。329名患者中,201名(61%)为男性,128名(39%)为女性。



与传统导管组相比,球囊导管组患者在90天时的mRS评分显著更差(调整后的常用比值比0.66 [95% CI 0.45-0.98];p=0.037)。
球囊导管组的90天全因死亡率在数值上高于传统导管组(39例[24%] vs 26例[16%])。
两组在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或其他严重不良事件方面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结论:

与传统导管相比,在接受颅内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的患者中使用球囊导管导致更差的功能恢复。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些结果。




2-其他BGC研究:喜忧参半



下面这篇荟萃研究,对 PubMed、Scopus、Embase/Ovid 和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自建库至 2021 年 10 月 20 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

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最终成功再灌注率(脑缺血溶栓 [TICI] 评分 2c–3)和首次取栓效果(FPE,定义为单次操作达到 TICI 2c–3)。

次要结局指标包括 3 个月的功能独立性(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 0–2)、死亡率、术中并发症、栓塞并发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

研究结果:

在检索到的 1629 篇研究中,共纳入 5 篇文章(共 2091 名患者)。在主要结局指标方面,组合技术组和单独使用支架取栓器及 BGC 组在首次取栓效果(FPE:44.9% 对 45.4%,OR 1.04,95% CI 0.90–1.22,I²=57%)和最终成功再灌注率(64.5% 对 68.6%,OR 0.98,95% CI 0.81–1.20,I²=85%)方面无显著差异。然而,组合技术组的挽救治疗需求显著减少(18.8% 对 26.9%,OR 0.70,95% CI 0.54–0.91,I²=0%)。但这一差异未体现在次要结局指标中,包括功能结局、死亡率、栓塞、并发症或 SICH。

研究结论:

组合技术与单独使用支架取栓器和 BGC 的组别在成功再灌注率和首次取栓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功能结局、并发症或死亡率也无显著差异。

还有一篇论文,国内专家甚至建议:将BGC视为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首选技术。不过好在该论文已经被撤稿,不然肯定被某些企业拿来大肆宣扬。

由于篇幅原因,我们就不罗列太多的BGC取栓研究了,结果好的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猫鼠游戏,大家各自找各自的支持文献,然后反驳对方,祛魅即可(不要神话任何新技术、新术式、新概念)。

希望大家可以客观地审视BGC在取栓中的价值,不吹不黑,当然,纯粹以商业利益驱动的狗腿子,必须骂!




3-为什么会想到LVA手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



前几天和一位医生朋友聊到一个话题:
“最近爆火的LVA治疗阿尔兹海默病,今年好像忽然火起来了。但其实真挺好奇的,没动物研究,直接从一个偶然发现,就成为了一个新术式,还有培训班,多中心临床试验......”

众多国内医院和医疗专家通过自媒体的形式纷纷开展相关市场宣传,部分患者也已尝试接受该手术治疗。然而,在我们的社群中,术后持续反馈的缺失使得许多人对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心存疑虑。

也有临床医生在相关文章下留言: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某军队医院曾报道后颅窝开颅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式,治疗小脑萎缩。几年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神经外科病房,此成果还以成果二等奖荣登解放军报,此后逐步销声匿迹。许多痴呆,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小脑萎缩单纯一次开颅就有近期缓解,但时效不长,短时间遍地开花说明国人紧跟潮流,追逐潮头,侧面也衬托出浮躁激进跟风的倾向。期待真实而科学的结论。”

LVA到底是拯救阿兹海默症的天使,还是魔鬼,咱们详细了解👇



4-LVA—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解析



1-LVA的起源和背景

在国外,早期对淋巴系统的研究为LVA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石。20世纪中叶,相关基础研究逐步展开,科学家们开始深入探索淋巴系统在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到了70-80年代,动物实验模型中初步尝试进行淋巴 - 静脉吻合操作,以验证其技术可行性。

90年代,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精细化发展,LVA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开始应用于淋巴水肿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以及先天性淋巴水肿等病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改善了淋巴液淤积状况,减轻了患者肢体肿胀等症状,成为淋巴水肿治疗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

简单查询了一下,最早的理论依据可能是来自《自然》2015年的一篇名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管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文章。

在探寻大脑免疫机制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监视机制以及免疫细胞进出CNS的途径。过去,人们认为CNS缺乏经典的淋巴引流系统,但新的研究发现了脑膜淋巴管的存在,这一发现为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脑膜淋巴管的发现与特征:
脑膜淋巴管位于脑膜上,它们有着独特的结构,能够参与到液体和物质的运输等过程中。
脑膜淋巴管的功能研究:
参与脑脊液的引流,帮助调节脑脊液的量和成分,维持大脑内环境稳定;免疫细胞运输功能,允许细胞从组织运输到引流淋巴结;参与大脑免疫调节,可能与大脑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可能参与免疫细胞和相关因子的运输与调节,影响大脑的免疫状态。
脑膜淋巴管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监视和物质引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障碍可能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包括阿尔茨海默病。


2-LVA的应用领域及成效

在国际上,LVA除了在淋巴水肿治疗领域广泛应用外,还在其他一些与淋巴循环相关的疾病治疗中进行了探索性应用。

例如:颌面头颈部淋巴水肿治疗中,对于因肿瘤放疗或手术导致淋巴循环受损的患者,LVA能够重建淋巴回流,缓解面部肿胀、改善颈部活动功能等;

在一些慢性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中,LVA也被尝试应用,通过改善淋巴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了长期稳定的控制。

在这些领域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个体差异较大、长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等问题。


3-技术原理与操作

LVA手术主要在颈部进行操作,因为大脑内的淋巴液通过脑膜淋巴管等最终引流至颈部淋巴结,进而汇入锁骨下静脉角进入体循环。

在显微外科手术过程中,患者部位先做几个约2厘米的小切口,然后借助高倍或超高倍显微镜,运用比淋巴管更细的特制手术器具,精准地找到并分离出颈深部的淋巴管与静脉。

使用极细的(11-0或12–0,常用于缝合直径极小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结构)吻合线将二者进行细致吻合,从而建立新的淋巴引流路径,一般会开通4-6个吻合口,以确保淋巴液能够更为顺畅地从淋巴管流入静脉,进而改善大脑淋巴液的循环状况。

国内据传是该术式是谢庆平教授首创,谢庆平教授从2018年起开展相关手术科研用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功能障碍症状,至今已经有两百多位患者接受该手术。

公开资料显示:

谢庆平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先后在省级医院从事显微外科临床工作数十年。曾任浙江省人民医院手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创科主任,现任杭州求是医院、杭州华宫医院院长。2018年开始将超级显微外科技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渐冻症、小脑萎缩等脑功能性疾病的改善治疗。2022年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发表文章,首次报导采用颈部深淋巴管静脉引流术治疗脑功能疾病文章,并因采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症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显微外科学的七大进展之一,获评2023年度整形医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4-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2019年,中国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为13143950例,约占全球数量的25.5%。因AD及其他痴呆导致的死亡人数,我国死亡人数为320 715例,占全球的19.8%。2019 年,全球AD及其他痴呆的疾病负担为25276989人年,其中23.6%的负担来源于中国。

目前,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战场”在中国。在国际上没有看到更多的研究和案例。

根据公开的临床治疗信息,我们梳理出了LVA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

·认知能力改善:部分患者术后回访,认知能力评分有所提高。但仍需要长期跟踪数据。

·临床症状缓解:部分手术案例证明,患者在认知功能、运动能力、情绪状态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

·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属于精细手术,术中使用的缝合线比最细的头发细十倍以上,具有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也有医生表示:术后效果因人而异,但他认为总体能看到改善。比如:认人、僵硬动作、情绪等等。医休哥这两天也咨询过十数位临床医生,均表示医院已经开展,有效果。


国际上如何看待LVA手术?

尽管有上述一些积极的研究成果,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国际主流医学界普遍关注。原因有可能是至少LVA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限制。

1. 研究局限性

·现有的研究大多样本量有限,国内在医院的临床案例,样本数量远不足以代表庞大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

·国内临床案例多为短期观察,缺乏对患者术后更长时间的持续跟踪评估,无法确定手术效果的持久性。

▪研究设计的随机性和对照性不足,很多没有设置严格的对照组,难以准确判断患者的改善是手术本身的作用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

2.长期疗效与安全性(被质疑最多的地方)

对于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长期疗效,可能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部分患者在短期内可能出现症状改善,但无法确定这种改善能否持续,是否能真正改变疾病的最终结局,比如延缓患者进入重度痴呆阶段、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等;

·LVA涉及到淋巴 - 静脉系统的重建,可能引发一系列潜在风险。例如,淋巴液异常分流,引起其他部位淋巴水肿或淋巴回流障碍加重;手术操作过程中引发出血、感觉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因为淋巴液流入静脉系统改变血流动力学,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适用群体难以界定

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适用人群缺乏清晰、统一的界定标准。不同的研究机构和医生对于患者处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何种阶段、具备哪些身体条件适合手术等问题存在较大分歧。

另外,对于LVA手术医生,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医生在 LVA 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操作规范上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国际通用的手术疗法推广要求制定标准化的临床路径与指南,明确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流程、手术操作规范、术后护理与监测要点等内容。

LVA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国际统一的临床路径和指南,不利于手术的规范开展和质量控制。

4.循证证据不足

目前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大多规模较小,样本量通常在几十例左右,且缺乏多中心的协作研究网络。在评估指标体系方面,国际通用标准要求建立一套全面、客观、标准化的评估指标体系,不仅包括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善评估,还应涵盖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而目前LVA相关研究中的评估指标相对单一,多侧重于患者的主观症状和简单的认知功能测试,缺乏对大脑内部复杂病理生理变化的全面、动态监测。




5-事缓则圆



LVA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到底有没有效?有没有潜在的副作用?以目前可检索的信息看,短期很难有个定论,但就像某个小伙伴说的:“这个病无解,很严重,所以只有有效果,哪怕很短期,也值得手术。”

有种死马当活马医的悲情,医休哥对LVA手术的观点是:谨慎且乐观。

谨慎的是希望临床医生在开展此手术的时候,尽可能地筛选合适的患者进行手术,不要为了个人利益盲目求多,并且需要积极开展术后的随访和更多的临床研究,为手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希望卫生监管部门对AD这个群体有所关注,毕竟谁都不希望成为试验品,而在医生群体中有两个持不同观点的群体,支持手术的是站在患者治疗有效就应该尝试的视角。

而反对或者说质疑手术的一群医生,他们站在医疗程序的视角:什么样的手术,是可以被推广的?

安全性得到验证(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中长期)有效、手术过程标准化、手术规范化培训、并发症的处理预案等等。

但LVA手术目前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甚至很多地点都没有手术收费项目,什么指南公司也是没有的。

所以很多临床医生对于LVA手术在2024年突然的火爆是有很多困惑的,如果说纯粹为了患者康复这种论调,显然无法说服大众。

现在已经有相关的手术培训了👇

相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关于LVA手术的争论还会继续,但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视角看,临床医学是一个及其特殊的存在:即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我们既不能靠凭空想象的假设和推论去指导临床实践,也不能简单地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去简单总结,然后就拿去推广。

从这个视角看,LVA手术的推广确实显得草率甚至是着急了,事缓则圆。如果临床医生认为LVA手术确实能给患者带来长期的获益,那就放慢速度,谨慎且乐观地参与进来。

最后放一张图,共勉之.....


【会议预告】3.19-20心血管器械大会全面启动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内容权利属于本服务或本服务权利人所有,未经本服务或本服务权利人授权,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等)或许可他人使用上述知识产权的。已经本服务或本服务权利人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标注为转载的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


加医休哥微信交流探讨,请备注“职务+姓名+区域”

加入“医休器械研究院”知识星球,超3400份高质量资料,年更新超1000份


医休神介说
医休器械——有趣、有料、有得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