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润物无声。永顺自古崇文尚学,尊师重教。近年来,全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涌现出一批坚持扎根溪州大地,坚守三尺讲台,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为宣传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守教育报国初心、担当筑梦育人使命,永顺县教育和体育局特此推出教师节特辑——永顺好老师系列展播。
本期,让我们走进司城若云学校向东云的杏坛故事。
嘘,“向妈妈”来了
“嘘!向妈妈来了。”上课铃声响起,永顺县灵溪镇司城若云学校向东云老师走进了她的班级。22年里,她在班主任的岗位上用无尽的爱与责任感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心田,书写着新时代教师的风采。
她,曾获县人民政府嘉奖4次,多次荣获州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教师、模范班主任、教学能手等20多项荣誉,《留个“缺口”给学生》《阳光心态,智慧管理——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等多篇论文获省级奖励。
和众多的班主任一样,向老师在教育的世界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细水长流的付出与坚持,她将自己的一颗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每一位学生,致力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她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对每一项事务都倾注极大的心血与关注,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她更是细心入微,耐心引导。她说:“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能与闪光点,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与鼓励,他们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小周是向老师印象很深刻的一位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父母离异、留守儿童,从小由奶奶抚养,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上初中后迷恋上网,成绩下滑。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向老师时常回想起“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两句话,她意识到对于小周这样的孩子来说,每一次小小的冲突或挫败都可能成为压垮他心理防线的“稻草”,因此,对于日常的小矛盾,她及时介入,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进行调解,让她感受到被重视和关心。耐心引导他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感受,逐渐培养他的同理心,对于他性格内向、迷恋网络等问题,她则采取了“寻找校园生活兴趣点”的方式。她深知,这些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解决起来也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她首先通过家访、与本人谈心等方式,深入了解小周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行为和情绪。开展班级活动时,向老师总会对他多一份关注,引导鼓励他“多说、多参与”,与同学们建立友谊,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陪他度过每一个难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逐渐开朗起来,也愈发的热爱参与集体活动,找到了归属感。更重要的是,他脸上的笑容逐渐增多,开始积极面对校园生活,不再沉迷于网络,他在日记里写到:“向老师给了我很多陪伴,就是我的好朋友.......”
面对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象,以及像小周这样因家庭环境特殊而面临心理困境的孩子,作为班主任,向老师深感责任重大,她说:“这个过程虽然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当我看到小周的转变时,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小印,是一个性格鲜明、行为不羁的孩子,打扮奇特、不完成作业、不团结同学,让很多学生避之不及,却成为了向老师的“心头宝”。面对小印种种行为,向老师没有选择简单粗暴的惩罚或忽视,而是决定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探寻他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家访、与他谈心,向老师逐渐了解到,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于是,向老师开始有意无意的对他多一点关注:“小印,你能帮老师去办公室拿只红笔吗?”“小印,刚才你在集体诵读时候,声音特别大!”“小印,我就坐你旁边吃饭!”“小印,你和小李一起去把教室垃圾倒了。”“小印”“小印”“小印”......无数声的“小印”后,他开始有了变化,2024年元旦节,小印送给向老师一张贺卡,上面写到:“向老师,是我不懂事,让您为我操心,把我视为自己的孩子,感谢您!”
早晨6点30分,是向老师到校的时间,晚上10点后,是向老师回家的时间。身为一名班主任,她是称职的,生孩子不到40天就重回岗位,陪着学生一日三餐,冬天给学生买护手霜,陪学生去医院住院打针,她与很多位学生促膝长谈,她聆听过很多位学生的心声。她把整颗心扑在了班级上,无怨无悔,却在面对妈妈这一身份时,于心有愧,她说:“我的孩子也需要妈妈,我的学生也需要我,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世界上有两个我该多好!”刚下眉头的沮丧还来不及收拾,上课铃声又响起,向老师收拾好情绪,满脸笑容的朝她的班级走去,热闹的教室随着一句“嘘!向妈妈来了!”瞬间安静。
班主任工作忙碌、辛苦,但当她看到20多年来健康成长的一届又一届学生时,觉得特别欣慰,当听到孩子们一句句“向妈妈”时,她觉得一切都值!老舍《养花》中讲到:“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需付出,又有回报”,这或许就是对她班主任工作最好诠释吧!
来源:永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