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达、任鑫鑫被聘为自贡恐龙博物馆(侏罗纪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中心、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时尚   2024-11-06 08:06   北京  

自贡恐龙博物馆:柔性引进国内高水平青年专家 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王乐乐):10月28日,自贡恐龙博物馆举行柔性引进专家签约会。会上,聘请国内高水平青年专家邢立达、任鑫鑫为自贡恐龙博物馆(侏罗纪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中心、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助力博物馆科研能力提升、成果产出、人才成长,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根据协议,在学术研究方面,两名专家将参与恐龙馆科研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与恐龙馆合作开展项目申报及研究,重点围绕四川盆地及西南地区恐龙化石的研究;积极组织、参与和协调对恐龙馆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活动、国际会议、野外考察和学术交流等活动相关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科研能力特长,为恐龙馆指导培养青年科研人员4名,促使其科研学术能力有较大提升等。

      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表示,目前,自贡恐龙博物馆正在做改扩建,提升展陈设计,未来还有很多发展空间。高端人才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 ,签订协议后,希望年青一代专家团队不遗余力,引领自贡恐龙博物在科研、论文、科普方面实现全方位的提高,实现质的飞跃。今年9月,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入选“全球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未来,更要对标世界,让自贡恐龙博物馆不仅是四川的,更是世界的。


      邢立达,青年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团队固定成员,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资助探险家,台北市立大学荣誉教授。高中时期便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恐龙网站。2016年发现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龙,为当年全球最受媒体关注的科学发现之一。2017年获得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8年获得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非凡贡献人物”奖。2020年,获美国沉积地质学协会颁发的詹姆斯·李·威尔逊奖,这也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中国人。



      

邢立达

      邢立达,1982年生于广东潮州。自幼喜欢恐龙,随同国内著名恐龙学者——董枝明教授前往云南野外挖掘恐龙。邢立达前后在常州中华恐龙园担任科研科普部负责人,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层古生物系硕士进修,中国禄丰恐龙研究中心挖掘与研究化石,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并最终来到了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师从著名古生物学家Philip J. Currie,为古生物学方向研究生。

古生物学家 科普作家,供职于中国地质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CAGS)地质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logy),从事古生物研究工作。兼任中国恐龙网科学总监,中国禄丰恐龙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恐龙(Dinosauria), 翼龙类(Pterosauria),恐龙足迹(Dinosaur Footprints)等古生物化石及其功能形态学(Functional morphology)、空气动力学(Aerodynamics)的研究工作。

为中国古生物学科普领军人物。1995~2000年注重于国内外最新古生物资讯,环球考察恐龙产地。2001年始多次参加IVPP的野外考察挖掘,足迹遍布西南、西北、华北 、华南等地。2004年底开始发表相关文章,陆续任《三联生活周刊》、《Newton科学世界》、《华夏地理》、《中国科学探险》、《文明》、《博物》、《生命世界》等刊之专栏作家。2006年10月至07年8月在《新京报》开设古生物专栏。

2024年5月1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和广东省四会市博物馆、中山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宣布,将广东省三水盆地发现的一批晚白垩世的大型兽脚类恐龙牙齿归入暴龙超科,这是中国暴龙类最南端的化石记录。

已出版恐龙科普读物:《恐龙之最》(北京,2004),《与恐龙共舞》(北京,2004),《恐龙大灭绝》(北京,2005),《巨兽时代》(重庆,2005),《恐龙真相》(北京,2006;香港,2007),《古兽真相》(北京,2007;香港,2007),《化石真相——206块骨头之外的生命传奇》(新京报专栏合集)(北京,2007),《恐龙王国-肉食恐龙篇》(北京,2007),《恐龙王国-植食恐龙篇》(北京,2007),《狂野中生代三部曲》(上海,2008),《龙鸟大传》(北京,2008),《探索史前奥秘》(北京,2008),《御龙记:史前闯入者》(2018年月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其中多本登上各大书城畅销书排行榜。即将推出《海龙大传》、《飞龙大传》《中国寻龙记》、《古生物简史》等书。

--以上摘录自邢立达的主页--

补充邢老师已命名的古生物物种

*恐龙足迹:

Qijiangpus sinensis(Xing et al.,2007)新属新种

Wupus agilis(Xing et al.,2007)新属新种

Laoyingshanpus torridus(Xing et al.,2007)新属新种

Caririchnium lotus(Xing et al.,2007)新种

*翼龙:

Huaxiapterus benxiensis(Lü,Gao, Xing et al.,2007) 新种


    任鑫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恐龙系统分类学、演化学、生物地层学。曾任阿肯色大学(美国)交流学者。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新蜥脚类恐龙起源与早期演化及其古环境变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蜥脚类恐龙早期演化阶段头后中轴骨骼关键特征的转变过程,并参与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的申请、运行和结题工作,具有较强的野外与内业工作经验。2016年,获安徽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任鑫鑫简历  


2023. 12至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3.6至2023.1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20.9至2023.5,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017.9至2020.8,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4.9至2017.6,合肥工业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研究生;

2012.7至2014.8,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研究室,助理工程师;

2008.9至2012.6,合肥工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

其中,2019.9至2020.8,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美国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Arkansas),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联合培养博士。


承担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东亚泰坦巨龙类蜥脚类恐龙起源阶段系统发育学与起源区域研究,2025.1至2028.1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蜥脚类恐龙早期演化阶段头后中轴骨骼关键特征的转变过程,2022.1至2024.12,主持;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英才项目:早侏罗世晚期陆相灰岩成矿过程与蜥脚类恐龙起源驱动机制,2023.01至2024.12,主持;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四川盆地蜥脚类恐龙峨眉龙的系统演化,2022.12至2024.7,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蜥脚类恐龙起源和早期演化,2019.1至2022.12,骨干。


获奖及荣誉: 

2023.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2年度优秀职工;

2022.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1年度优秀职工;

2020.8,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奖;

2019.6,国家留学基金委赴美留学奖学金。


                 ( 以上介绍来源于公开报道)



热河生物群
化石爱好者以及研究者,介绍热河生物群化石以及国内外化石研究最新动态以及研究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