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化石揭开智人起源谜团?“龙人”与“东方人”或改写人类进化历史

时尚   2024-11-09 09:53   北京  

 11月7日,江苏籍学者、河北地质大学终身特聘教授、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常州中华恐龙园终身馆长季强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在南京召开了“智人起源”研究成果交流会,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东亚地区出土的古人类化石不仅为探索现代人类(智人)的起源提供了全新视角,也对当前西方古人类学界的主流认识“单一非洲起源”或中国古人类学家坚持的“多地区起源且连续演化”等假说提出了质疑,或将推动人类起源理论的深入思考。

本次“智人起源”学术成果交流会由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詹庚申主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原理事长沙金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原馆长孙卫国,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边立曾,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钱迈平,《地质学刊》编辑部主任侯鹏飞,江苏省原地质勘探局(现为地质局)副局长孙大亮,江苏省地质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江苏省矿物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观赏石协会矿物晶体专委会等相关单位的同志同事参与了此次交流活动。


研究背景

对于现代人类起源的研究,长期以来西方多数科学家支持“单一非洲起源”理论,即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并于大约200万年前开始迁徙,逐渐扩散至亚洲、欧洲等地。直立人这一人类演化的重要阶段曾在东亚地区广泛生存。由于这一地区的地貌、气候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宜人类生存,直立人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记录。然而,西方学界普遍认为,东亚的直立人没有留下直接后代,而非洲的海德堡人和尼安德特人则在晚期成为了现代智人的祖先。这个观点,尤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支持下,逐渐巩固了“单一非洲起源”的地位。


 World Law Day 

龙人化石:东亚直立人演化的新证据

·龙人头骨化石(A. 前面视,B. 侧面视)


近年来,季强教授研究团队在中国东北松花江畔发现了一件保存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这一化石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经过多方比对和分析后,季强团队正式将这件化石命名为“龙人”(Homo longi),并认为龙人属于东亚地区一个独特的古人类演化支系。龙人头骨具有典型的古人类特征,例如低矮的颅穹隆、粗壮的眉脊和较大的眼眶等,而下颌骨缺失。研究人员指出,龙人化石的形态显示出智人演化支系的特征,可能是现代人类的近亲。季强团队认为,龙人演化支系与智人演化支系形成了“姊妹群”关系,二者应具有一个共同祖先。


2021年,龙人化石研究成果正式在知名学术期刊《创新》(The Innovation)发表,引发了全球古人类学界的关注。龙人的发现迅速引发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报道,并被国内外多家学术机构评为2021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中国古生物学会也将其列为2021年度十大进展之一。龙人的发现重新唤起了学界对“东亚人类演化独立支系”的讨论,也让东亚地区在现代人类起源和演化中的地位再次受到重视。


郧县人与东方人:

直立人到智人的关键过渡


·  郧县人头骨化石(EV9001)

(A. 前面视,B. 左侧视,C. 底面视,D. 顶面视)


龙人化石发现后,季强团队进一步寻找东亚古人类的进化证据。他们重新深入研究了湖北省郧县学堂梁子地区发现的两件早更新世时期人类头骨化石,这两件化石(编号EV9001和EV9002)显示了从早期直立人向智人演化的重要过渡特征。研究表明,EV9001和EV9002属于具有32颗牙齿的早期古人类,但他们在头骨和牙齿的结构上与直立人有所不同,却还未完全进化为智人的状态。季强团队进一步分析了这两具头骨,发现其中一号头骨(EV9001)没有发育矢状脊,但拥有32颗完整牙齿,可能代表直立人最早的直系后代;而二号头骨(EV9002)则显示退化掉了一颗牙齿,这一细节表明其可能是智人和龙人共同的“祖先”。

·东方人头骨化石(EV9002)

(A. 前面视,B. 后面视,C. 顶面视,D. 左侧视,E. 右侧视,F. 底面视)

这一发现为解释人类牙齿数量从32颗向28颗演化提供了线索,显示了这一演化过程的几个重要步骤——首先是颅顶矢状脊的消失,随后牙齿数目逐渐减少。这种演化顺序体现了东亚直立人留下后代并在东亚地区演化为新型古人类的可能性。季强团队将一号头骨(EV9001)命名为“郧县人”(新种),二号头骨(EV9002)命名为“东方人”(新种),认为这两个新种的发现补充了从直立人向智人进化的“过渡链条”。


· 郧县人上颌骨(EV9001)牙齿的齿式。

(16颗牙齿:4颗门齿、2颗犬齿、4颗前臼齿和6颗臼齿)


·东方人上颌骨(EV9002)牙齿的齿式

(15颗牙齿:右侧第三臼齿消失,左侧第三臼齿变得很小,表明正处在逐渐消失的过程中)



人类迁徙的“东亚扩散”新假说

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上,季强团队提出了“走出东亚”假说,即东亚可能不仅是早期人类迁徙路线的一个重要节点,更可能在现代人类的起源和迁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传统的“走出非洲”理论不同,该假说主张东亚地区极有可能是200万年之后现代智人的起源和演化的关键区域。龙人、郧县人和东方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印证了这一观点。通过对东亚地区早期人类化石的深入研究,季强团队希望找到智人起源的进一步证据。


科学界的质疑与下一步研究

·古人类头颅形态特征对比。

(人亚属的智人:A型头颅,副人亚属的龙副人和尼安德特副人:B型头颅)


季强团队的发现引发了国际古人类学界的广泛讨论,也迎来了不少质疑声音。有学者认为,这些化石的产地和真实性仍需进一步考证;部分国际学者质疑龙人化石可能并非来自中国,而可能源于中东或欧洲。尽管质疑声不绝于耳,季强教授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东亚化石研究,通过多种科学手段来验证这些化石的年代、产地及其演化关系,以更全面地揭示智人的起源和迁徙路径。

·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外观 

  图片来源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未来,季强团队的研究重点区域将聚焦于湖北省郧县和陕西省大荔县等地。这些区域是中国古人类化石的高产地,尤其是地理位置上相邻且保存丰富的化石遗迹,使得其被认为是智人演化和起源的“发祥地”。郧县和大荔县出土的早期化石遗址,将成为其团队寻找距今96万年至66万年之间古人类化石的重要目标。团队希望通过深入挖掘这一时期的人类化石,为智人的起源和全球迁徙扩散找到更多科学证据。


拓展人类起源的复杂性

·100万年来人类演化谱系图。

(该图表明东方人是智人演化支系和龙人演化支系最亲近的共同祖先)


龙人和东方人化石的发现为人类起源的探索注入了新的可能性,拓展了传统的“单一非洲起源”或“多地区起源且独立演化”等理论的局限性。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新发现揭示了现代人类起源可能比我们已知的更加复杂。在场的多位学者嘉宾肯定了季强先生及其团队的学术成果及创新研究精神。沙金庚先生认为,化石证据是古生物学实证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根本,季教授能够从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形态特征和牙齿发育特征这一最基本的方向入手,进而推导出如此新颖的结论,不局限于前人学者的观点,其中蕴含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想是十分宝贵的。

·沙金庚(左上);孙卫国(右上);边立曾(左下);钱迈平(右下)

孙卫国先生则指出,季强教授的研究从古人类牙齿发育特征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进行逻辑推理,没有停留在西方学者划定的框框里,令人耳目一新。边立曾先生肯定了季强教授的跨界学问研究,基础的化石实证、严密的科学推理及文化自信是其能取得如此成就的重要原因。

目前,人类起源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季强团队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东亚地区在人类进化史上的独特贡献打开了新窗口。随着更多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科学家们期待未来能够更全面地解答现代智人起源的复杂路径,并揭示人类演化历史中更为多样的分支与走向。




热河生物群
化石爱好者以及研究者,介绍热河生物群化石以及国内外化石研究最新动态以及研究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