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河北地质大学建校70周年
纪念中华龙鸟发现27周年
纪念热河生物群正式命名61周年
季强,博士,1951 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苴镇街,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联邦德国洪堡学者;现为河北地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常州中华恐龙园终身馆长,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第一届总理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青年科学家,国家“百千万跨世纪人才”入选者,第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自1995 年以来,季强先后负责和参加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美国国家地理基金会等科研项目;首次发现以中华龙鸟为代表的长羽毛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证明鸟类是由小型肉食性恐龙演化而来,基本解决了国际科学界140 多年未能解决的鸟类起源问题;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胎盘类和有袋类哺乳动物化石——攀援始祖兽、中华侏罗兽、沙氏中国袋兽等,提出真兽类“东亚地区起源中心”的假说;发现了中华古果、始花古果等原始被子植物化石,推动了国际被子植物起源研究。2017 年,季强被河北地质大学聘为终身特聘教授、地层学与古生物学首席科学家,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龙人的发现和重要研究成果已引起国际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季强在国内外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0 余篇, 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 余篇,出版专著7 部;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 项、三等奖2 项,国土资源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 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 项,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 项。
季强刻苦钻研,学风严谨,洞察力敏锐,创新意识强,作风干练潇洒,不拘泥于学派与门户之见,敢于讲真话,被同行称为中国的“龙鸟之父”、“二代龙王”、“东方之子”、“龙人骄子” 和“跨界学者”。
中国的恐龙化石十分丰富,除少数省、自治区外,大部分地区均产出丰富的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等。中国的恐龙研究历史较为悠久,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迄今已记述恐龙化石近180个属,涵盖了恐龙中几乎所有主要类群;恐龙蛋化石约20个属40余个种;恐龙足迹化石约50多个属种,产出的地层从下侏罗统到上白垩统。目前中国命名的恐龙属、种已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正在由恐龙资源的大国变为恐龙研究的强国,在国际恐龙研究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具有很大的科学研究潜力和光明的前途。
随着新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新的研究方法的引进和科学思维的创新,中国的恐龙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国内外著名科学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论文和研究成果,在国际科学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季强和姬书安于1996年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长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其后,在中国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地层中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长羽毛的恐龙和鸟类化石,不仅引发了国际科学界对于鸟类起源与早期演化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激烈的科学争鸣,而且在短短的三年中基本解决了国际上140多年未能解决的鸟类起源问题。中国冀北-辽西地区长羽毛恐龙的发现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是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国际上最重大的科学事件之一。当今,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观点已成为国际科学界的主流学术思想。人们普遍认识到,恐龙并没有完全灭绝,现生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是活着的会飞行的长羽毛的恐龙,仍与我们人类生活在同一蓝天下。
我为祖国贡献了力所能及的微薄之力,解决了国际上140多年未能破解的鸟类起源之谜,作为一名主导这项研究的科学家,我尽力了。
目前国内有关恐龙的图书、画册等比比皆是,但佳品不多,名称谬误、分类混乱、科学性不严谨等现象颇为常见,特别是对于鸟类起源和鸟类飞行起源理论的认识多有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误导了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我早就想写一本关于鸟类起源的书,由于科研工作压力大,就一拖再拖,深感内疚。值此河北地质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我们编著了《飞向天空的恐龙》一书,专题介绍我国鸟类起源研究的新发现和新成果。我们强调了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理论,突出“龙鸟一家”的思想,主张鸟类飞行起源的“地栖假说”,提出恐龙和古鸟类“性双形”的新概念,否定了所谓“四翼恐龙”和“四翼阶段”的说法。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河北省委组织部和河北地质大学的大力支持,北京啄木鸟科学艺术小组协助绘制了图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单位提供标本并协助照相,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恐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季 强
2023年6月于石家庄
第一章 恐龙家族(The Family of Dinosaurs)
1.1 恐龙的名称来源(Etymology)
1.2 什么是恐龙?(What are dinosaurs?)
1.3 恐龙时代(The age of dinosaurs)
1.4 恐龙与鸟类的骨骼(The skeletons of dinosaurs and birds)
1.4.1 恐龙的骨骼(The skeletons of dinosaurs)
1.4.2 鸟类的骨骼(The skeletons of birds)
1.4.3 骨骼的主要演化趋势(The main evolutionary trends of the skeletons)
1.5 羽毛(Feathers)
1.5.1 羽毛的结构(The structures of feathers)
1.5.2 羽毛的发育过程(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feathers)
1.5.3 羽毛的类型(The types of feathers)
1.5.4 羽毛的起源与演化(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feathers)
第二章 恐龙的分类(The Classification of Dinosaurs)
第三章 鸟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Birds)
3.1 研究历史(The research history)
3.2 爬行纲,鸟纲或恐龙纲?(Reptilia, Aves or Dinosauria?)
3.2.1 爬行纲(Reptilia)
3.2.2 鸟纲(Aves)
3.2.3 恐龙纲(Dinosauria)
第四章 鸟类的飞行起源(The Origin of the Birds Flight)
4.1 研究历史(The research history)
4.1.1 树栖假说(The arboreal hypothesis)
4.1.2 地栖假说(The cursorial hypothesis)
4.2 性双形现象(The sexual dimorphism)
第五章 中国北方晚中生代恐龙和古鸟类(The Late Mesozoic Dinosaurs and Ancient Birds from Northern China)
5.1 非鸟型恐龙(Non-avian dinosaurs)
5.1.1 暴龙类(Tyranosurids)
5.1.2 美颌龙类 (Compsognathids)
5.1.3 镰刀龙类(Therizinosauroids)
5.1.4 窃蛋龙类(Oviraptorosaurians)
5.1.5 伤齿龙类(Troodontids)
5.1.6 奔龙类(Dromaeosaurids)
5.2 鸟型恐龙(The avian dinosaurs)
5.2.1 初鸟类(Avialae)
5.2.2 尾综骨鸟类(Pygostylia)
5.2.3 真鸟类(Euornithes)
第六章 中国北方晚中生代生物群(The Late Mesozoic Biota in Northern China)
6.1 道虎沟生物群(The Daohugou Biota)
6.2 热河生物群(The Jehol Biota)
6.3 生物群赋存地层(The stratigraphic strata yielding the two biota)
第七章 恐龙家族,你知道多少?(How Do You Know about Dinosaurs Family?)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责任编辑:田 野 王丽丽 郁秀荣
版 次:2023年10月北京第 1 版
印 次:2023年10月北京第 1 次印刷
定 价:258.00元
书 号:ISBN 978-7-116-13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