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州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后名:地质微生物与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团队固定成员。詹姆斯·李·威尔逊奖得主。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库成员,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资助探险家,台北市立大学荣誉教授, 自贡恐龙博物馆特聘研究员,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琥珀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中时期便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恐龙网站。先后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取得古生物学硕士、博士学位,硕士阶段师从权威古生物学家Philip J. Currie院士(电影侏罗纪公园主角原型)和徐星院士,博士阶段师从张建平教授和李大庆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美国国家地理科学与探索项目等项目多项。
2013年发现中国首例恐龙游泳足迹化石,2016年发现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龙,为当年全球最受媒体关注的科学发现之一。2017年获得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8年获得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非凡贡献人物”奖。2020年,获美国沉积地质学协会(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SEPM)颁发的詹姆斯·李·威尔逊奖(James Lee Wilson Award)。2021年发现福建首例恐龙记录,以及全球最完整恐龙胚胎“英良贝贝”。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与翻译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书籍,如《邢立达恐龙手记》、《邢立达给孩子的恐龙饕宴》、《美国国家地理儿童恐龙终极百科》、《普林斯顿恐龙大图鉴》等,并多次接受CCTV等国内外媒体频道 采访,并在《开讲啦》等节目为公众介绍古生物知识。
任鑫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恐龙系统分类学、演化学、生物地层学。曾任阿肯色大学(美国)交流学者。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新蜥脚类恐龙起源与早期演化及其古环境变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蜥脚类恐龙早期演化阶段头后中轴骨骼关键特征的转变过程,并参与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的申请、运行和结题工作,具有较强的野外与内业工作经验。2016年,获安徽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任鑫鑫简历
2023. 12至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3.6至2023.1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20.9至2023.5,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017.9至2020.8,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4.9至2017.6,合肥工业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研究生;
2012.7至2014.8,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研究室,助理工程师;
2008.9至2012.6,合肥工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
其中,2019.9至2020.8,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美国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Arkansas),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联合培养博士。
承担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东亚泰坦巨龙类蜥脚类恐龙起源阶段系统发育学与起源区域研究,2025.1至2028.1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蜥脚类恐龙早期演化阶段头后中轴骨骼关键特征的转变过程,2022.1至2024.12,主持;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英才项目:早侏罗世晚期陆相灰岩成矿过程与蜥脚类恐龙起源驱动机制,2023.01至2024.12,主持;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四川盆地蜥脚类恐龙峨眉龙的系统演化,2022.12至2024.7,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蜥脚类恐龙起源和早期演化,2019.1至2022.12,骨干。
获奖及荣誉:
2023.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2年度优秀职工;
2022.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1年度优秀职工;
2020.8,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奖;
2019.6,国家留学基金委赴美留学奖学金。
( 以上介绍来源于公开报道)
(免责声明: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