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化石是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实证记录,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最好工具。我国地域辽阔,化石资源丰富,从最古老的生命,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再到中生代飞向蓝天的恐龙,一直到各个纪元的生物群,如著名的澄江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关岭生物群等星罗棋布。因此中国也被誉为古生物资源最富饶的国家。中国是古生物资源大国,更是古生物研究的强国。几代中国古生物化石研究者以及科学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他们在中国大地上从古生代一直到新生代命名了许多古生物群,本号从今天开始将以“地球生命进化史系列之古生物群”不定期的介绍在中国大地上发现的古生物群,敬请读者粉丝关注,您的关注与支持是我们坚持与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
自贡概况
自贡是中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有丰富的盐卤资源及近两千年的井盐生产历史而闻名于世,素有“千年盐都”的美称,同时又享有“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的盛名。这里有记录这“自贡三绝”的“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这三座博物馆鼎立辉映出了自贡灿烂的文化和自然历史景观。
图1 自贡地区侏罗纪中期生态环境图
自贡的地貌特征总体上与中国的地貌趋于一致,西北高、东南低,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图2),区内的山峰一般在海拔200~500 m之间,超过海拔800 m的山峰有32座。其中最高的山峰是荣县西北方向的丁家山,海拔高度901 m。区内有各种丘陵地貌和丘陵高地,无完整的平原,只有一些浅丘平坝和阶地平坝。丘间沟谷纵横,冲沟短小,分布密集。区内有大小河流460多条,河流主干是沱江,一级支流是釜溪河,二级支流有旭水河、威远河、中溪河及长滩河。西南隅有属于岷江水系二级支流的沙沟河上游。
自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春旱、夏热、秋短、冬暖,日照少,湿度大,云雾多,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9℃,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7.5℃,最热为7~8月,平均气温27~29℃,最高达40℃。日照时数年平均为1,150~1,200小时,降水量年平均970~1,100mm,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图1-2自贡地区的地貌
自贡距成都和重庆均约200km,有成渝高速公路、内宜铁路、内宜高速公路与内江、宜宾及成都、重庆相通,有内昆铁路与昆明相通,距最近的宜宾机场67km。另有国道和省级公路与泸州、乐山相连,交通十分便利。自贡市区与各县、区、乡、镇之间均有公路干线或支线连接,构成密集的公路网,公共汽车、出租车可随时通达市内各地,区内交通也很方便。
自贡的矿产资源主要为岩盐、卤水和天然气,具有分布广、层位多及开采历史悠久的特点,其它矿产有煤、石灰石、油页岩、铸型砂矿、石膏、耐火粘土、胶岭石(膨润土)、黄铁矿、铜、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自贡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新兴的旅游业的发展也方兴未艾。历史悠久的千年盐都,闻名中外的恐龙之乡,光彩夺目的国际恐龙灯会,美丽宜人的市容风貌,独具一格的工艺美术(如扎染、剪纸、龚扇等)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也带来第三产业的繁荣。
自贡侏罗系地层划分
四川盆地是东亚地区著名的红色盆地。盆地内陆相中生代地层特别发育,分布广泛,沉积连续,层序清楚,其中蕴藏着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自贡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侏罗系地层十分发育,厚度达1,034~2,220m,层序也很清楚,在平面上侏罗系上、中、下统均有广泛分布,除产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化石外,还埋藏着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特别是恐龙化石非常丰富,是四川盆地富含恐龙化石的侏罗系陆相地层的典型地区。自1915年美国地质学家劳德伯克(GeorgeD.Louderback)在荣县首次科学地发现恐龙化石以来,已发现180余个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其中恐龙化石产出地点140余处,分布于自贡市所辖的四区两县,赋存于侏罗纪各个时期的地层之中。产出的恐龙化石不仅数量丰富,门类众多,保存完好,而且在几个地点恐龙化石集中埋藏在一起,形成规模宏大的恐龙化石埋藏群,使自贡成为世界上探索侏罗纪恐龙化石最理想的地区。自贡地区分布广泛、类群齐全、组合面貌独特的恐龙动物群,对探讨恐龙分类、演化、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划分对比地层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
自贡地区地表出露的地层有三叠系须家河组、侏罗系、白垩系及零星分布的第四系,其中以侏罗系地层分布最广,覆盖面占全区75%以上。恐龙化石及其它伴生脊椎动物化石仅分布在侏罗系地层中,其它中生代地层中目前尚未有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
自贡地区侏罗系地层的研究历史比较长,对该套地层的划分在地质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表1)。综合大多数学者的意见,从老到新可依次划分为:珍珠冲组、自流井组、新田沟组、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遂宁组和蓬莱镇组。
珍珠冲组是从原来的自流井群下部划出的一个组,包括綦江段和珍珠冲段。1979年,“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讨论会”根据自流井群下部以紫红色泥岩为主的珍珠冲段中发现的植物、孢粉和恐龙化石,以及它的岩性与其下伏和上覆地层的岩性存在明显差异,而提出将珍珠冲段划出,与綦江段共同建立组一级地层单元,为了不增加新的地层名称,仍用“珍珠冲”一名称之,时代归早侏罗世。这一划分意见被广泛采纳。
四川盆地东北部珍珠冲组地层中含丰富的植物化石,组合特征主要为真蕨类的锥叶蕨和异叶蕨,苏铁类的耳羽叶、毛羽叶和焦羽叶,松柏类的松型叶等。这种组合面貌特征与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有显著不同,呈现出典型的侏罗纪色彩。所以将珍珠冲组的时代归于早侏罗世。四川盆地西南部及南缘珍珠冲组产有禄丰蜥龙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原蜥脚类(prosauropods)骨架和禄丰龙(Lufengosaurussp.)爪骨等。禄丰蜥龙动物群在我国最典型的产地是云南禄丰盆地,产出的地层时代存在一些争议,早年被认为属于三叠纪晚期,但近年来根据古植物、古孢粉、双壳类、古脊椎动物以及地壳运动和沉积旋回等分析研究证实,其产出地层的时代为早侏罗世。因此,将珍珠冲组划归早侏罗世是合理的。
四川盆地广大地区珍珠冲组与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整合接触,侏罗系底界的确定,主要依据植物和孢粉化石。袁昌明(1979)认为侏罗系底界应划定在须家河组第六段长石砂岩之顶与珍珠冲组底部石英砂岩之底,在盆地东北部可划在一套产锥叶蕨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之底,而盆地南部则可划在须家河组顶部一层具球状风化的灰黄色含长石石英砂岩之顶。1979年“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讨论会”纪要综合各家意见,提出盆地南部、中部及东部大部分地区可见綦江段底部田坝煤系,因此侏罗系底界可置于田坝煤系底部石英砂岩之底,在盆地西南部威远一带可以“须家河组第六段”长石砂岩之顶为界,万县及其以东地区未见綦江段地层,则以Coniopteris等化石的出现来确定。自贡地区也缺失区域上的綦江段,珍珠冲组假整合于须家河组之上,侏罗系的底界一般确定在“须家河组第六段”的青杠岭砂岩之顶。
自流井组是在原来的“自流井系”、“自流井层”、“自流井群”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1930年海姆(A.Heim)在调查自流井构造时,将四川盆地红层下部统称为“自流井系”。1933年,谭锡畴、李春昱在调查自流井盐矿时,把自贡龙井至凉高山一带出露的一套连续的陆相地层称为“自流井层”,并对这套地层按岩性自下而上分别命名为珍珠冲粘土、东岳庙石灰岩、大坟堡粘土、郭家坳砂岩、马鞍山粘土、大安寨石灰岩和凉高山砂岩。1958年,易大同在划分川东一带地层时,将四川盆地下部红层改称为“自流井群”,并将其划分为珍珠冲泥岩段、东岳庙灰岩段、马鞍山泥岩段、大安寨灰岩段和凉高山砂岩段。以后研究者逐渐增多,资料不断丰富,认识也逐步深入,但分歧意见也很大。1974年《西南地区中生代地层座谈会纪要》根据多数地质工作者意见,以“自流井组”代替以前不大统一的这套地层的名称,鉴于争议较大,对其时代暂作早~中侏罗世处理。1979年“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讨论会”又综合各家意见,对“自流井组”的含义进行了重新厘定,把下部綦江段和珍珠冲段划出另建组,同时也把上部凉高山段划出,仅保留东岳庙、马鞍山和大安寨三个岩性段。
自流井组以含有大量小个体瓣鳃类组合为特征。这个瓣鳃类组合以Pseudocardinia为主。根据中亚地区的资料和滇西地区该组合与海相瓣鳃类共生的特点,过去认为其时代为中侏罗世。20世纪70年代,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红层组发现,四川盆地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之下地层所见的大量淡水瓣鳃类标本与Pseudocardinia的齿系构造有较大差异,因此另定名为Apseudocardinia。同时认为,与之共生有珠蚌(Uniohuangbogouensis,U.lufengensis,U.ningxiaensis)和Cuneopsisjingyouensis化石,应属早侏罗世。孢粉和介形类化石组合也证明自流井组应归下侏罗统。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以前认为该组属于中侏罗统,但后来在大安寨段地层中发现有禄丰蜥龙动物群的分子(董枝明,1984),也证明该组的时代属早侏罗世。
新田沟组的标准地点和剖面在重庆合川炭坝新田沟。在四川盆地东部以黄绿色、黑灰色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为主,厚度在200~400m不等,时代属中侏罗世。该组由东向西变薄,至自贡、威远地区仅有少量残留,甚至完全缺失。原来所谓的“凉高山砂岩”,实际上与四川盆地东部新田沟组之上的“小垭口砂岩”和“关口砂岩”相当,应为下沙溪庙组底部的一层砂岩。
新田沟组出现新的瓣鳃类、叶肢介组合,介形类也较下伏自流井组的有显著差异,均呈现出中侏罗世色彩。孢粉也有不少为中侏罗世分子,如Callialasporitesdampieri和C.trilibatus见于欧洲和印度中侏罗统地层,在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产于中侏罗统下部延安组。另外,该组所见的鳞齿鱼类(Lepidoteschungkingensis),经刘宪亭等(1961)研究,认为时代属中侏罗世。
由于新田沟组与下伏自流井组为假整合接触,其间存在或多或少的沉积间断,下、中侏罗统的界线长期以来无法确定。根据上下地层所产化石组合情况,我们认为划定在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上部浅黄色泥灰岩之顶比较合适。
上沙溪庙组和下沙溪庙组是在原来的沙溪庙组基础上一分为二而来。根据多数学者意见,上、下沙溪庙组的界线置于区域性标志层叶肢介页岩之顶。时代归属意见有所分歧,四川石油普查队(1966)曾把上、下沙溪庙组均归在上侏罗统。四川省地层表(1978)、夏宗实等(1982)、邓康龄等(1985)又把上、下沙溪庙组均归入中侏罗统。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下沙溪庙组属于中侏罗世的沉积,而上沙溪庙组属于晚侏罗世的沉积。
下沙溪庙组的时代属于中侏罗世,几乎无争议。淡水瓣鳃类、叶肢介、介形类、孢粉等化石组合面貌均显示出典型的中侏罗世色彩。脊椎动物化石构成特色鲜明的蜀龙动物群,其中原蜥脚类已消失,蜥脚类代表从原始向进步的过渡阶段,鸟脚类、剑龙类和肉食龙类仍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
关于上沙溪庙组时代归属问题,地质古生物工作者们意见不一。有些地质古生物学家认为该组属于中侏罗世,如顾知微(1962,1976)根据瓣鳃类化石,斯行健和周志炎(1962)根据植物化石,潘华璋(1980)根据腹足类化石,卫民和耿玉根据介形类化石,王振等(1976)根据孢粉和藻类化石的研究均持这种观点。而恐龙学家董枝明和何信禄等认为,该组为著名的马门溪龙动物群产出层位,其主要成员——大型蜥脚类马门溪龙与北美莫里逊组所产梁龙(Diplodocus),圆顶龙(Camarasaurus)相似,而大型肉食龙类(永川龙、四川龙)与欧洲、北美晚侏罗世的巨齿龙(Megalosaurus)等相似,剑龙类的沱江龙和嘉陵龙在形态上近似于产自东非晚侏罗世坦得古拉(Tendaguru)组的肯特龙(Kentrosaurus)。此外该组产的蛇颈龟(Plesiochelys)亦为欧洲晚侏罗世常见属种。因此,从爬行动物组合看,分布于上沙溪庙组的马门溪龙动物群时代应属晚侏罗世早期。
自贡地区的遂宁组和蓬莱镇组沿用四川盆地东部的地层名称。根据1979年“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讨论会”纪要,遂宁组底界目前划分在一层砖红色粉砂岩之底,砂岩不发育的地区以棕红色泥岩的大量出现为标志。蓬莱镇组底界置于大套棕红色泥岩结束后的一层灰绿色、浅灰色长石砂岩之底。
自贡侏罗纪地质背景
自贡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其地质发展与四川盆地紧密相关。四川盆地在大地构造上称为“四川地台”。震旦纪~三叠纪中期四川地台一直位于古特提斯海(Tethys)东侧滨海地区,地台西边为龙门山岛链。由于在三叠纪晚期发生的一次强烈地壳运动——印支运动,使西边的龙门山岛链逐渐隆起成山地,四川地台也整体台升,海水逐渐退却,中央为地势低平的内陆湖泊,这就是所谓的“古巴蜀湖”(夏宗实等,1982),从此四川盆地轮廓基本形成,同时也结束了海相沉积的历史。
侏罗纪时,四川盆地范围比现在大得多。北方大致以大巴山地为界,西北方以龙门山地为界,南方延伸到黔中一带,西南方与滇中盆地相连,东南方延伸到鄂西,构成一个巨大内陆沉积盆地。早侏罗世早期,盆地内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大致以江油-梓橦-盐亭-蓬安-渠县-梁平为界,北部地区为温湿的滨湖、沼泽环境(图5A),沉积一套河流冲积砾岩、滨湖砂岩和煤系,而包括自贡在内的广大南部地区则为较干燥的浅湖环境,沉积一套厚度不大的紫红色泥岩和细粒砂岩,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龙门山地和大巴山地。
经过早侏罗世早期的堆积、填平作用,至早侏罗世中~晚期,盆地内地势更加趋于平坦,盆地整体有所升降变化,但沉积环境的总体格局没有大的改变,盆地北部地区仍以滨湖沼泽相为主,南方地区为浅湖相,沉积物为粉砂岩、介壳灰岩、泥岩交替堆积。
从中侏罗世早期开始,四川盆地的地势变得比较复杂,湖水面积有所缩小,湖盆西南部较浅,自贡、威远一带处于滨湖环境,沿岸并有河流注入,湖水由西北向东南变深,整个盆地为河流三角洲、滨湖、浅湖环境。沉积物以砂岩、砾岩为主,交错层理发育。
中侏罗世早期之后,四川盆地整体有不同程度的抬升,致使许多地方中侏罗世早期的沉积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中侏罗世晚期沉积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原来的大湖泊分解为若干小湖泊,许多河流将这些小湖泊串联起来,在洪水泛滥时将这些小湖泊变成洪泛湖,沉积物来源以西缘龙门山地为主(图5B),沉积一套河流相与湖泊相交替的砂岩和泥岩。气候由干旱转变为炎热湿润,植被非常繁茂,为恐龙及其他动物提供了广袤的生活场所和丰盛的食物来源。它们在这里生栖繁衍,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四川侏罗纪恐龙的第一个繁盛期。
晚侏罗世早期,盆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仍与中侏罗世晚期相似(图5C),沉积物源也主要来源于西缘的龙门山地,沉积物仍以河流和湖泊相的砂岩和泥岩交替堆积。随着沉积物的增加,盆地整体不断下沉,以补充沉积物的堆积空间。恐龙及其它伴生脊椎动物继续繁盛,但动物群组成分子发生了极大更替。
晚侏罗世中期,由于盆地整体下沉速度过快,致使四川盆地再次发展成为一大型浅水湖泊。这一时期气候变得异常干燥,沉积一套比较稳定的红色泥岩,植被不发育,恐龙及其伴生脊椎动物锐减。
晚侏罗世晚期,盆地又开始抬升,形成类似中侏罗世晚期和晚侏罗世早期那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一套河流和湖泊相的砂岩、泥岩交替的堆积。但气候相对来说仍然比较干燥,植被不很发育,脊椎动物没能得到再次发展。到侏罗纪末期,四川盆地的古地理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盆地南部、中部及东部抬升为高地,成为剥蚀区,沉积盆地向西北方向不断收缩,气候日趋干燥,由此进入白垩纪时代。
图2-3四川盆地侏罗纪古地理图,A.早侏罗世;B.中侏罗世;C.晚侏罗世。(据夏宗实等,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