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大学和江西省博物馆合作研究的一件来自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晚白垩世(大约8400万年至7200万年前)的甲龙类标本,被认定为一个新的甲龙类属种,命名为“兽纹华夏胄龙”。
1986年5月4日,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甘竹镇龙溪村的村民在进行农活时发现了一具甲龙类化石,当地有关部门随即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由于化石的体型巨大且保存十分完整,当时便被誉为“中华之最——广昌甲龙”,随后标本被送去上海修复,之后转送至江西省博物馆。2023年,江西省博物馆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演化研究团队进行合作研究。
研究显示,华夏胄龙的体长超过6米,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体型最大的甲龙类。华夏胄龙身体粗壮、四肢有力,体表布满密密麻麻的甲片,还有甲龙科恐龙标志性的用于保护自己的尾锤。相比于其他甲龙,华夏胄龙也有一些独有特征,比如它的坐骨中段和远端扩张,等等。
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华夏胄龙属于甲龙科的基干成员,它具有许多基干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其他的甲龙类中则不存在。华夏胄龙是继达泰龙之后,江西省第二个被正式命名的甲龙类,其生存年代晚于达泰龙(约1.13亿—1亿年前),且二者位于不同的演化位置。华夏胄龙的发现进一步增加了晚白垩世中国江西地区甲龙类的物种多样性。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演化研究中心的朱子恒和江西省博物馆的吴洁是共同第一作者,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演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院士为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还包括江西省博物馆游越、郏颖丽、陈楚娇、云南大学姚熙和浙江自然博物馆郑文杰。
该研究得到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通讯员 朱子恒
相关历史回顾:
1986年4月5日清明节晌午时分,广昌县甘竹镇陈姓村民陈细毛侬在路过龙溪村一片不毛之地时,对他的侄子陈金龙说:“这里有块怪石。”陈金龙阅读过科普书籍,认定这块石头不是怪石而是化石,并把此事当作奇闻,在亲友中趣谈。
同年5月初,陈金龙的好友魏生盛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告诉了甘竹镇文化站干事魏叶国,魏叶国马上登门请陈金龙带路前往现场察看,并将拍摄的裸露化石照片和采集的化石标本送给镇领导观看,提请县博物馆来人确定,镇长黄英贤表示同意。
县博物馆接到电话报告后,馆长姚澄清带领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核实情况,写下《关于发现古动物化石的调查报告》,分别上报有关部门。中共广昌县委,县人民政府极为重视,指示甘竹镇党委、政府落实化石保护措施。公安部门及时介入,化石现场得到有效保护。
▲发掘现场
江西省文化厅接到报告后,当即委派省文物工作队余家栋副队长等人来广昌鉴定化石,确认属恐龙化石。同时,向上海自然博物馆求助技术指导。5月29日至6月13日,由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上海自然博物馆、广昌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出土完整骨骼化石103件。
▲出土的恐龙化石
经专家研究、排列,
显示出它是一具比较完整的恐龙。
经复原装架,恐龙骨架
全长6米,宽1.4米,高1.4米。
1989年5月7日《光明日报》头版报道称,江西广昌发掘出珍贵罕见的恐龙化石,是我国古生物发展史研究又一重大发现,为我国填补了中生代白垩纪晚期至新生代第三纪之间生物发展史的空白,证实了珍贵罕见的“坦克”类恐龙活动范围已由北向南扩展到我国江西广昌一带,解开了广东南雄、江西南康、大余、新干等地出土的恐龙、恐龙蛋化石之谜,为研究我国南方古地质演变,古生物分类及其演化和矿藏分布提供了新的实物标本。
▲1989年5月7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江西发发掘出珍贵罕见的恐龙化石
1989年国庆四十周年之际,
广昌恐龙化石在江西省博物馆首次对外展出。
▲广昌恐龙化石首次对外展出现场
▲1990年2月9日《中国日报》英文版报道:恐龙化石的新发现
1990年9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了一则重磅消息——《广昌恐龙,中华之最》。随后,江西电视台赴现场制作专题片《广昌恐龙,中华之最》在“大千世界”栏目中播放,其他省级电视台争相转播,一时间,“广昌恐龙”在国内外引起热议。
据介绍,广昌恐龙化石被列为中华之最,并不是因为它具有巍巍可观的躯体,而是因其品种新、国内出土最为完整而受到特别的青睐。过去,江西境内曾多次发现过恐龙、恐龙蛋化石,但出土整具恐龙化石尚属首次,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江西发现甲龙相关阅读:
中国江西会昌县发现恐龙新属种被命名“达泰龙”
2024年2月29日,记者从来自中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团队获悉,此前在江西省会昌县发现的两件甲龙亚科标本为甲龙类新属种。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达泰龙”,意为“通达、安泰”之意。达泰龙的发现是对晚白垩世早期甲龙亚科化石记录的重要补充。
甲龙是一类草食性恐龙,生活在晚白垩世的北美洲和亚洲。其最大特点是周身覆盖有大量骨板,好似身着“铠甲”,因而常被称为“坦克龙”。其中的甲龙亚科成员尺寸较大、头身较宽,尾巴末端有发达的尾锤。
图为达泰龙的3D复原重建模型。(受访者提供)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联合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学者共同完成,并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脊椎动物解剖学·形态学·古生物学》上发表。
据悉,2016年会昌进行道路开挖施工时,有村民注意到散落的紫红色碎石块中隐约可见白色骨质物体,但因其过于破碎、难以辨别,被捡拾保留于当地。直至2018年,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将碎石块收集至馆内并对其进行修复保护与研究。
图为经过清理修复后的达泰龙化石标本。(受访者提供)
经过长期拼合修复,两只叠压在一起的甲龙标本逐渐呈现。研究发现,两件标本均是亚成年个体,体长约3.5至4米,其前颌骨突出,有与其他大部分甲龙亚科相似的、标志性的颅部突起,独有特征是脸颊两侧各有一对小型向外伸展的角。
图为两只叠压保存的达泰龙复原图。(受访者提供)
邢立达介绍,达泰龙处于亚洲甲龙亚科的衍生类群,或与发现于中国北部和蒙古国的绘龙构成一个姊妹类群。而其叠压的埋藏姿态也曾在绘龙身上出现过,当时被解释为风沙沉积的快速掩埋,间接说明了绘龙的群居行为。“达泰龙标本是沉积在河流或湖泊中,是否原地埋藏,还不得而知,但很可能与甲龙类的群居行为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