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物理学和学科教学(物理)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物理学科已形成四个特色鲜明的二级学科方向: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计算物理。
理论物理方向聚焦于物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前沿交叉应用,尤其在量子多体系统、数学物理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在BES实验数据分析、QCD相图结构和高能领域的可理解性机器学习等方面有前沿性的国际合作研究。
凝聚态物理方向专注于表面界面与低维物理、非常规超导电性及拓扑凝聚态体系的研究,在量子功能材料的制备、表界面原子电子结构分析和低温输运的实验研究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光学方向涉及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的前沿理论研究,以及基于光量子的量子操控和精密测量实验。该方向在微腔耦合超导量子器件的量子态制备、原子和微纳体系的量子调控、开放系统的量子动力学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
计算物理方向聚焦复杂系统与电子材料体系中的新奇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发展先进的计算方法,在活性软物质非平衡态动力学行为、复杂网络及信息智能计算、层状材料与过渡金属电子结构计算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特色。
学院建有量子物质调控杭州市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超净实验室等实验平台。总实验室面积5000余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近6000万元,拥有一批高端实验设备,包括用于低温量子物性测量的PPMS、SQUID-VSM和固体NMR,进行表面物理实验的SEM、XRD、AFM、STM、IRRAS/LEED以及多种超高真空薄膜制备表征系统,以及量子光学实验的飞秒激光器和计算物理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等。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6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2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4人,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40人。学院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浙江省省海外引才计划人才、浙江省特殊支持计划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各类人才18人。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并在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A/B/C/D、OPTICA等知名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院与欧盟、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地区的科研单位,以及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和知名高校保持长期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欢迎广大学子踊跃报考!
物理学学科按照一级学科独立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两种。对于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者,将通过“申请-考核”方式择优录取博士研究生。
2025年,物理学一级学科计划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计算物理四个方向。正式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最终招生计划为准。普通招考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5-6年,其中研二阶段转博的学制为2年(硕士阶段)+3年(博士阶段),研三阶段转博的学制为3年(硕士阶段)+3年(博士阶段)。
各类申请者除须符合国家和《杭州师范大学2025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要求外,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外语水平
硕博连读及普通招考申请者,须符合下列(1)-(8)条件其中一项:
(1)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成绩425分及以上。
(2)托福考试(TOEFL)成绩80分及以上。
(3)雅思考试(IELTS)(A类学术类)5.5分及以上。
(4)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成绩达到310分及以上。
(5)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成绩合格。
(6)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PETS5)成绩60分及以上。
(7)在英语为官方语言国家或地区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报告。
(8)以研究生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发表或接收本专业相关SCI论文1篇。
(二)学术科研能力
1.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
硕博连读申请者在科研工作中已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攻博专业及拟从事研究课题与硕士阶段的专业及课题密切相关。同时,要求硕士专业课程成绩合格。
2.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须符合以下条件其中一项)
(1)以研究生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或共同一作发表或接收SCI论文1篇(需提供佐证材料,往届考生论文须为2022年1月1日后发表)。
(2)省级学科竞赛获奖(排名前二)。
(3)主持1项校级及以上级别课题。
(4)其他经我院认定可以体现申请人科研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
以上科研成果取得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28日。同时,要求硕士专业课程成绩合格。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2025年博士生招生(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实施“申请-考核”选拔机制。各类博士生申请程序如下:
(一)报名时间
硕博连读:2025年1月13日——2月18日
普通招考:2025年1月13日——2月28日
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申请者需登录杭州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报名阶段所选择的报考导师仅为意向导师,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原则上一名导师只招收一名博士生。
2025年1月13日开通报名系统,具体报名时间和流程详见《杭州师范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通知》。
(二)提交材料
1.申请硕博连读的考生,须提交下列材料:
(1)《杭州师范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下载附件填写);
(2)《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下载附件填写);
(3)物理学相关专业正高级专家签字出具的推荐信不少于2封(原件),其中1封推荐信为硕士导师的推荐意见,如硕士导师非教授职称,则还需另外增加1位教授出具的推荐信(下载附件填写);
(4)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正反面置于同一页;
(5)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专科或本科及研究生阶段所有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6)获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提交教育部留服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7)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8)学术科研能力证明材料(已经发表的论文需提供论文全文、收录检索证明和期刊影响因子证明,即将发表的论文提供正式录用函,已获授权的专利提供专利证书复印件,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所主持课题的立项证明或结题证明复印件,其他能体现申请人科研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提供相应佐证材料,发表或正式收录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18日);
(9)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单;
(10)《思想品德及政治表现审查鉴定表》(下载附件填写)。
2.申请普通招考的考生,须提交下列材料:
(1)《杭州师范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下载附件填写);
(2)《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下载附件填写);
(3) 物理学相关专业正高级专家签字出具的推荐信不少于2封(原件),其中1封推荐信为硕士导师的推荐意见,如硕士导师非教授职称,则还需另外增加1位教授出具的推荐信(下载附件填写);
(4)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正反面置于同一页;
(5)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专科或本科及研究生阶段所有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6)获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提交教育部留服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7)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8)学术科研能力证明材料(已经发表的论文需提供论文全文、收录检索证明和期刊影响因子证明,即将发表的论文提供正式录用函,已获授权的专利提供专利证书复印件,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所主持课题的立项证明或结题证明复印件,其他能体现申请人科研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提供相应佐证材料,发表或正式收录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
(9)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及成绩单各1份(加盖校级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
(10)硕士学位论文(尚未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应届毕业生应提供论文摘要)及硕士学位论文特色自我评述;
(11)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下载附件填写);
(12)考生个人业绩汇总表(下载附件填写);
(13)思想品德及政治表现审查鉴定表(下载附件填写)。
3.提交材料相关注意事项
(1)申请材料需同时完成纸质版和电子版提交。纸质版提交要求:在报名结束前(硕博连续2025年2月18日,普通招考2025年2月28日)通过邮政EMS(或顺丰)寄至学院研招办公室,邮寄封面请注明“2025年物理学博士报名材料”(邮寄地址见文末),所有材料提交后不再退回。电子版提交要求:请按各类招生方式对应的材料清单顺序汇总至1个PDF文件,以“2025年物理学博士报考(硕博连读/普通招考)+考生姓名+报考方向”命名,电子版发送至物理学院研招办公室邮箱hsdwlxyyjs@hznu.edu.cn。
(2)申请材料须按材料清单顺序编号提供;如逾期提交(邮寄以邮戳日期为准)或申请材料不齐全、未按指定顺序和要求提供、不能清晰辨认、未能有效佐证等情况,将视为无效报名。
申请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在申请前应确认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不符合申请条件者将不予录取;在申请过程中、在学期间或毕业后如发现申请材料、前置学历学位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即取消资格,对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和学籍,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考生提交申请材料后,整个考核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资格审核
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主要检查材料是否齐全,并初步审查是否符合报考条件。资格预审通过者进入下一环节考核。硕博连读资格审核合格考生直接进入综合考核环节。
(二)材料审核
专家小组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学术审核,评估考生的科研能力和潜力。审核内容包括研究计划、参与各类研究实践、学习成绩、推荐信和获奖情况等,专家将给出审核评分。根据材料审核成绩(满分100分,计入总成绩),按不低于1:2的差额复试比例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入围名单(生源不足的除外),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后,在学院网站上予以公布。
(三)综合考核
硕博连读综合考核时间:2025年2月-5月
普通招考综合考核时间:2025年3月-5月
综合考核包括专业基础考核、专业外语水平考核、综合面试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心理测试等环节。综合考核成绩不及格不予录取(未达到满分值的60%为不及格)。
综合考核方案、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公布。总成绩计算办法详见《物理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实施细则》。
按照“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结合考生总成绩、身心健康状况、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等综合表现,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拟录取名单后,报研究生院复核,复核无误后由学院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研究生院提交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并在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示。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学院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察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情况。函调的现实表现材料,须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或工作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政治审查不合格者取消拟录取资格。
拟录取考生须按照学校要求完成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为激励研究生努力学习、专注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学校建立多元奖助体系,被录取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可参评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金等,还可申请各类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学校通过发放临时困难补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具体依据学校最新奖学金评定文件、资助管理文件执行。
1.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本简章由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如与学校和国家最新政策不符,以学校和国家政策为准。
3.咨询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柯老师
电话:0571-28868966
邮箱:hsdwlxyyjs@hznu.edu.cn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勤园19-209室
邮编:311121
END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本期图文 | 物理学院
本期责编 | 理学家园 王晴晴
本期初审 | 理学家园 蒋邹涵 杨欣雨
本期二审 | 柯 珂 乔文琦
本期终审 | 苏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