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该由谁定?
为了寻找答案,一些人不惜重金走进整形机构,为护理类、注射类、激光类、手术类等“眼花缭乱”的项目付费,一年花费数十万元甚至更多。这些“求美者”和“妈生”博弈,也催生了审美焦虑和医美行业技术滥用的问题。
事实上,关于变美的标准,博弈从未停止。有人从社交媒体找模板,有人听医生的,有人相信“美学设计师”……
“变美从在社交媒体找模板开始。”
20岁的鑫鑫(化名)刚做完下颌线提升项目,她相信,瘦脸是变美的开始。这是她过去两个月,翻了数万篇社交媒体经验帖之后总结出来的结论。
“我不相信整容医院的人给的外观设计建议,总觉得他们是为了让我多花钱。根据我的总结,我的下巴不是很突出,所以脸显得很宽。注射肉毒素能让我的下颌线变清晰。”
鑫鑫代表一类求美者,通过社交媒体获知信息并在脑海中想象出了自己改变后的美。在整容机构的医生看来,这类求美者的特点是有主见且固执,对“怎么变美”有自己的规划,很难被说服。但是,这类求美者面临的“失败风险”可能也更高。
跨国医美企业艾尔建美学2023年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72%的求美者受到社交媒体上所见所闻的影响,社交媒体鼓励他们展现更多自我个性,敢于尝试变美。
△在社交媒体上,“模板脸”随处可见(图为社交媒体截图)
这场关于“美”的心理拉锯战在求美者和医生之间展开。
北京米扬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业务院长巫文云在鼻整形上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近几年他发现,带着互联网博主分享的整容经验来找他的求美者越来越多。
巫文云认为:“这些求美者所掌握的医美知识通常是碎片化的,甚至存在不少误区,这就使得医生不得不先花费大量精力去纠正他们的认知误区。遗憾的是,目前医美行业整体在科普性传播方面做得远远不够,社交媒体上的部分信息,不仅容易误导求美者,还会加重他们对私营医美机构、整个医美行业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对于整个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求美者自身的求美之路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希望改变这种局面,让求美者能获得更科学、更准确的医美信息。”
△为了强化审美,部分医生会培养摄影、绘画、泥塑等爱好。巫文云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图为巫文云的摄影集。
不可否认的是,求美者越来越多,几乎和使用互联网的主流用户重合。根据医美互联网平台新氧发布的数据,国内超六成人对医美持正面态度。在每100位国内医美消费者中,有64位是90后、19位是00后。90后已成为整容整形的绝对主力。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社会态度越来越开放,00后开启医美消费的势头比90后更强。
“医生说服了我,经过他的调整后,我的五官确实比过去更好看了,大家都这么说。再加上,医生推荐的项目的费用都在我的预算之内。我的焦虑是,我总觉得,即使为这么多项目付费,我还是能看到自己在变老。”悦悦说。
鹅蛋脸、丹凤眼、柳叶眉,流畅柔和具有“妈生感”的面部轮廓,是悦悦最初追求的美。
但是,流行学数据中的“美”是变化的,对于求美者来说,美也是可以改变的。资料显示,2010年,“V”字脸在医美界走红。这种脸型的特点是面部的下颌角更小更薄。自2013年起,网红经济兴起,为了和普通人区分开来,鼻综合、眼综合、自体脂肪全脸这“三件套”成为“网红脸”的特征。自2016年至今,医美需求越来越定制化。
“我现在对‘美’的认知确实有点模糊。”悦悦坦言,“但是我知道,做完项目后,我是快乐的。尤其是在周围人的赞美声中,我能收获满足感。”
需要注意的是,在医美行业,从业者的审美是有客观数据调查的,但是医生个人的审美是建立在客观数据上因人而异的。
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美学从业者更喜欢心形、倒三角的脸型。在五官的细节调整上,美学从业者和外行人对审美的判断是有偏差的,如审美从业者更喜欢有棱角的下巴,外行人则喜欢有棱角、钝角这两种下巴。提供美容手术的临床医生应该了解求美者的审美理想、文化背景、特定偏好。
在向求美者描述美时,因为“美”太主观,医生也会遇到难题。钱琳翰表示,行业内确实有一些捏脸的工具,能够让消费者看到术后的效果,但是捏脸工具呈现出来的仍是理想化的“美”。在临床上,注射的材料和用量、医生的技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最终效果出现偏差,故这种用于向求美者描述“美”的捏脸工具在行业内的应用率也不高。
对于求美者来说,如何判断哪种“美”是自己需要的呢?钱琳翰的建议是“多去几家不同的医院面诊,跟不同的医生聊天”。
“无论是美学设计师还是医生,我都是在‘复制’别人眼里的美。”悦悦说,“通过医疗手段变美,会给我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但也会加重我对衰老的恐惧。人都会衰老,一些演员也经常做医美项目,不过衰老后,跟普通人还是有区别的。想到这儿,我想自己还是会坚持做医美项目的。”
在这场关于“美”的博弈中,医生、求美者、社会舆论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