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松亭 |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文摘   2024-12-02 10:29   江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上海  叶松亭

作者叶松亭先生:1986年出生。媒体人。17岁之前,没离开过江都,但很想出去闯闯;17岁以后,因为上学、上班,很少有时间回家乡,心里又始终惦记着。目前“沪漂”。平日里,码字是工作,美食是真爱,能跑马拉松、会打太极拳,爱好广泛,但可惜“样样通,样样松”(自云)。

周末在家无事,随手乱翻杂志,畅饮“心灵鸡汤”,无意瞄到一则笑话——

“怎样才算顶级吃货?”

“不管走到哪家餐厅,都能自动连上店里WiFi。”

其实我曾有过类似经历。某次路过单位稍远处一间餐厅,似曾相识,可又没啥具体印象,遂决定进去尝尝。刚准备推门,发现手机竟已连上WiFi,纠结了几秒,转身走人。吃过却没有印象,表明不好吃也不难吃,既然平平无奇让人记不住,又何必进去浪费一顿饭的机会呢。

毕竟吃货也是有性格、懂选择的,不管好歹地逢店便进,撑死算是个有钱饭桶。反过来,倘若遇到喜欢的店,哪怕只吃一顿甚至一口,都可能惦记三五年。

十多年前刚工作那会儿,我租住在老旧的工人新村,附近小巷里有间逼仄的川菜馆,是个标准“苍蝇馆子”,环境脏乱差,排风机还不断把浓郁的油烟往店外吹,惹得过路行人纷纷掩住口鼻。胖乎乎的老板娘,手里或耳后夹着烟,裹着一件沾有油污的围裙,站在店门口用地道“川普”大声吆喝,一边招揽生意,一边与熟客谈笑,江湖气十足。

老饕都知道,这种其貌不扬的川菜馆往往藏着“神仙味道”,更何况店里生意很好,逢饭点必火爆,比什么广告都更有说服力。

于是自然而然走了进去,随便点了几个菜,并吩咐“花椒辣椒正常放”。菜很快上桌,碗底一汪淡黄色的油,上面一片鲜红嫩绿的“辣椒海”,众多焦黄的肉片、鸡块在海里“躲猫猫”。凑近猛嗅一口,混合着麻辣咸鲜多种口味的炙热香气扑面而来,给娇嫩的鼻黏膜一个下马威,同时引得口水不争气地奔涌而出。

夹了一筷子菜,顿时明白它的过人之处,不在于刀工之精妙,不在于食材之新鲜,全靠味觉上的横冲直撞。那天我存心找刺激,狠狠扒拉一大勺,只觉得由口中迸发一道惊雷,自颅顶劈下一道闪电,从舌尖冉冉升起一朵蘑菇云……让人忍不住在心里喊声“爽”。食物赋予的欣快感持续了整整一顿饭,连饭后我用被辣到肿胀的嘴唇嗦冰棍,都感觉自己在吹奏一曲“冰与火之歌”。

从此我成了小店常客,一碗米饭,一碟火爆腰花,一份回锅肉,花椒正常、辣椒减半。慢慢和老板娘熟悉起来。本以为她只是个普通生意人,就是有点“匪”气,烟酒划拳样样精通,后来见她剪雪茄的手法行云流水,才意识到“这个女人不寻常”。

原来老板娘年轻时开过厂,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可惜后来被骗,投资血本无归,工厂也被拖垮,不惑之年被迫背井离乡躲债,带上老公、表弟跑出来开饭店。表弟颠大勺,老公买菜带打杂,老板娘切墩、跑堂、收银“一条龙”,累死累活苦了几年,慢慢有了口碑开始赚钱,一家人终于不再藏头露尾,只是距离还清债务还需要些时间。

每每谈起往事,老板娘都会脱口而出一长串脏话,随后深吸一口烟,恶狠狠道,“天无绝人之路,别看老娘现在落难,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的!”

倔强的人,烧的菜都比别人上头。

过了几年,我搬家了,又过了一阵子,小巷喜迎旧改,居民们欢天喜地,川菜馆撑到最后一刻关门大吉,从此杳无音讯。但我一直惦记着,因为家附近再没找着这么量大便宜又好吃的川菜,也没遇到过这么励志有故事的老板娘。

直到前不久要去市郊办事,出发前在电子地图上查附近有啥好吃的,手指一滑,突然看到个熟悉的名字,点开往下拖,其中一条这样说,“几年前从某某巷搬过来的,口味一如既往。”

瞬间有些小激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