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后“破”里的改革温度——辽宁国家调查队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纪事
时事
2025-01-15 07:02
北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系统部署,明确提出“健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核算体系,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对统计现代化改革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深化统计改革中用好“先立后破”方法论,以笃行实干姿态、担当作为常态、奋进破冰心态,努力练好提升统计调查效能水平真功夫,为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提供扎实可靠的信息支撑。“鼎,取新也;革,去故也。”“立”和“破”二者共同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向好、向新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催生动力。强化思想引领,向改革要动力,深思细悟“先立后破”丰富而深刻的方法论意蕴,辽宁总队在近年来的改革实践中不断脱胎换骨、蝶变更新。提高理论素养,凝聚精神力量,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系统政治建设向纵深发展。转变思维方式,强化理论转化。坚持走好“四下基层”实践之路,以党组“第一议题”、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青年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为契机,通过理论课堂、民生课堂、实践课堂,开展“领导讲政策、专家讲理论、党员讲奉献、青年讲传承”活动,深入基层宣讲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把“基本原理”转化为“常识道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为提升统计调查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确保源头数据质量,辽宁总队充分发挥法治对统计现代化改革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多措并举、多方发力,构筑坚实的法治观念基石,各专业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作为培训的第一课,切实增强辅助调查员的统计法治观念与法律素养。探索完善“执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等新模式,推动统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持续强化统计监督能力,严肃查处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积极营造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统计氛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辽宁总队坚持立与破的系统谋划,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制约束缚、善于突破原有模式的路径依赖,紧跟统计现代化改革的步伐,立足以统计现代化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抓住统计信息化发展机遇,推进统计工作全面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统计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全力推进智慧统计、统计云业务上线等工作;强化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在农业调查中的应用;推进大型养殖场(户)“上图入库”工作;继续推广电子记账和电子问卷调查,加大网络采价制度、扫描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力度,探索二手住宅交易数据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大数据在价格调查中的应用研究;持续规范陪访工作,组织现场指导,帮助辅助调查员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提升辅调员业务水平,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压实网络和数据安全责任,守住网络和数据安全“底线”。转变统计法治宣传方式,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统计人员和统计调查对象等重点人群,采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借助微信、抖音等政务新媒体,不断扩大统计舆论宣传影响力。“大道至简,政简而易从。”加快统计现代化改革发展,就是要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激活统计发展活力。2024年,辽宁总队对制度建设做到“常捋常新”,把制度建设作为提高统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结合工作实际,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对制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坚持用好“辽调制度大讲堂”平台,抓好制度学习,确保入脑入心;对制度落实做到“执行到位”,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制度、依规办事,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现象,不断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辅助调查员是统计数据的直接采集者,是确保统计调查数据真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辽宁总队坚持以制度建设持续夯实基层统计调查基础,在保障基层力量、强化统计服务效能、严守数据质量方面狠下功夫,连续两年开展辅助调查员业务能力提升项目,筑基固本,优化管理,持续加强基层辅助调查员队伍建设。一方面,提高辅助调查员工作保障水平,为全省2000余名住户调查、劳动力调查和居民消费价格调查辅助调查员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减轻辅助调查员后顾之忧,提高辅助调查员工作积极性;利用IMS平台提高管理效能,搭建辅助调查员管理系统,便于各专业按需、及时更新辅助调查员信息,精简辅助调查员报表定期收集、汇总、报送等工作。另一方面,精进技能,强化培训,提高源头调查水平。辽宁总队连续两年举办了多轮次、高强度的辅助调查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旨在全方位、深层次地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全省500余名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劳动力调查辅助调查员积极参与。通过培训,辅调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持续提高,在获取准确信息、服务决策方面发挥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