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发展 向“新”而行——国家统计局青年“根在基层”调研内蒙古纪行

时事   2025-01-03 14:00   北京  
十一月的内蒙古自治区,比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更早进入严冬,在凛冽的寒风中,笔者跟随国家统计局青年“根在基层”活动内蒙古调研组一行,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
调研组此行的目的地——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有着近几年内蒙古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同时,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统计监测职能作用,服务当地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传统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调研组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呼和浩特市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便是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探索挖掘自身价值的缩影之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依托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大力培育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助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今的伊利集团已建成集多个特色产业为一体的工业旅游景点,运用AI、BIM、VR、XR、裸眼3D等交互技术手段,将物理空间与数字影像、虚拟与现实、时间与空间完美融合,成为中国乳业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而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作为伊利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奶业振兴的决策部署,整合全球资源,全力高标准打造的“乳业硅谷”,更是一个集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的研究与应用中心。


通过与工作人员交流,笔者了解到位于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是具有全球领先技术水平的现代化牧场。在这里,牧场工作人员只要通过手机 APP就能实时掌握每一头奶牛的动态,智能自动饲喂系统可以精准控制饲料的添加量,精准度能够达到98%,并且能够实现全程可追溯,保障原奶品质。




稀土产业的创新发展

稀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内蒙古贯彻党和政府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的发展要求,持续擦亮“世界稀土之都”品牌。而作为内蒙古“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目标的重要载体,位于包头市的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成为此次调研行中的重要一站。


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依托科技,依托创新。作为内蒙古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智慧源泉和创新引擎的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集聚创新资源,打造以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孵化、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创新平台。这里更是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人才,他们瞄准稀土创新、创业链上的“堵点”“卡点”,围绕稀土永磁、储氢、合金材料等开展了30余项关键技术攻关,授权专利47项,参与编制标准33项,开发新装备、新产品、新材料等20余项。


在与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后,核算司王天玥感慨地说:“通过工作人员介绍,我了解了我国目前在稀土行业取得的科研成果,每一种产品迭代升级的背后,都是科研创新成果的大力推动,我为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感到自豪。”




青春力量的激荡

在此次调研期间,调研组与内蒙古局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内蒙古新质生产力及相关统计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座谈会上,内蒙古局核算处、工业处、能源处等多个处室的青年干部,分别围绕内蒙古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新质生产力统计监测具体措施等主题,与调研组作了近距离沟通交流。


内蒙古局近年来在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测职能作用、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可圈可点。全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调研组的青年干部也在座谈会上踊跃发言,分享自己此次调研之行中的所思所想。“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既没有盲目‘喜新厌旧’抛弃传统产业,也没有跟风扎堆涌入‘风口产业’,而是立足于内蒙古的禀赋特点和战略定位,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径,在包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突破行动和晶硅光伏产业提升行动”,服务业中心宇文杰说。“我看到,鄂尔多斯市的‘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集群已初步成型,另辟蹊径为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乌兰浩特那些废弃的矿坑经过生态修复后也焕发了新的生机;文旅融合新产业方兴未艾……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补充道。


三天的调研之行转瞬即逝,对于青年干部们来说,这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刻理解,更是一场对于青春使命的深刻思考。


担任内蒙古调研组组长的能源司副司长朱春燕勉励大家:“统计青年干部是统计事业的生力军,扛起责任和担当,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更要‘身入’基层、‘心到’基层,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她希望调研组成员深入基层“沃土”汲取养分,努力向上生长、向下扎根,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和践行者。

作者:张育硕 刘英楠

编辑:马思蕊
审核:李   琳
终审:刘   冰

中国信息报
国家统计局主管。立足统计,面向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