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五经普向“新”而行

时事   2025-01-08 15:06   北京  

前不久,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主要数据正式对外公布。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获取了经济总量、结构、效益等关键指标信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回顾历时近两年的五经普,温州市五经普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统计局局长张银贵感慨地说:“温州普查工作可圈可点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创新。”

图为张银贵局长陪同普查员开展五经普入户登记

众所周知,温州民营经济发达、小微企业众多,查全查实经济总量的难度非常大,加上历次普查都不同程度存在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队伍力量较弱等问题,给普查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这也成了温州市统计局在五经普工作中向“新”而行的动力。


五经普正式启动后,温州各级普查机构按照“坚持于早、立足于实、力求于新”工作要求,一丝不苟地执行国家工作方案。为形成推动五经普工作的强大合力,他们打破了以往以统计系统为主的传统普查组织模式,积极推动五经普成为温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形成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做好普查的强大声势。


在五经普单位清查阶段,温州市因地制宜开展的三轮“地毯式”清查方式干净、彻底、无死角,打了一场既艰苦又漂亮的战役。


“第一轮清查时,我们提出‘奋战二十天,扫楼扫街’,开展了多时段‘地毯式’‘拉网式’扫楼、扫街行动。”温州市经普办主任、市统计局副局长包邦快介绍说,“第二轮清查要求‘奋战十五天,查疑补漏’,利用底册资料信息进行比对,实地入户查漏补缺。第三轮我们的口号是‘奋战十五天,力夺双赢’,通过发布查漏补缺公告、部门协查等方式,再次查漏补缺,确保清查对象一个不漏。”


面对海量的普查数据,温州市统计局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将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普查工作中,自主开发了系列普查应用程序,并运用创新的普查数据审核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数据质量。


“五经普工作中最亮眼的创新,应该是我们的行业智能编码技术和自主开发的台账填报系统。”包邦快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说,“我们自主研发的手机版行业智能编码采用OCR技术,可精准地识别企业营业执照中的经营范围,由普查员选择主营业务进行行业编码推荐,并将该系统链接‘温州统计’微信公众号,成为普查员清查时的‘口袋工具书’。”按行业描述、行政机关及行业名称智能推荐行业编码的创新方法,不但给温州市五经普行业编码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编码的准确率也大幅提升,并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


温州市统计局自主开发的台账填报系统,可全方位监测五经普数据采集过程。“台账填报系统在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可实时排查核实奇异值,有效提升了登记数据质量。”包邦快介绍说,“我们还创新地开发了单位清查附加指标确认程序、五经普问答指导平台等,温州普查工作质效上了新台阶。”


不仅如此,在普查工作中,温州市统计局还创新地采用了多维核实修改方法——制定数据审核工作流程及任务分工图,按照不同报表、专业、单位类型,对应落实人员名单,将审核责任压实到人,以此形成数据审核工作闭环。在五经普现场登记中,温州市统计局综合运用大数据手段和多种分析方法评估数据质量,及时梳理汇总各级普查机构反馈的审核清单,形成差错反馈“蓄水池”,让普查对象“最多改一次”,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针对民营企业财务基础薄弱,少报、漏报、不愿报数的现象比较突出等问题,温州市统计局在圆满完成两项省级专项试点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市县“同题共答”,发动12个县(市、区)共同开展规(限)下企业、个体经营户普查专项试点,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的普查难题。


创新是温州的“名片”,五经普做出了生动的诠释。正如张银贵所说,温州以创新之举破解经普之困,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成功打法,将更好地运用到其他大型普查调查工作中。




记者:魏   琳

编辑:马思蕊
审核:李   琳
终审:刘   冰

中国信息报
国家统计局主管。立足统计,面向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