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控碳水、控脂肪,没想到现在连鸡蛋牛奶也不能吃了?”
查出脂肪肝后,李仁(化名,38岁)天天运动健身、控制饮食,近日却被一条新闻整破防了——科学家发现,造成脂肪肝的主要营养风险因素是蛋白质,不是碳水化合物或脂肪。
这项看似打破“常识”的研究,却被国际权威期刊《细胞·代谢》收录。对此李仁很疑惑,脂肪来源不都是肉类、糖类和精米精面么?为什么现在蛋白质也要背锅?这究竟怎么回事?
01.蛋白质,真的会“悄悄”变成肝脏脂肪吗?
来自广州国家实验室、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中科中山药物研究院的科学家,首次基于小鼠模型试验发现,降低蛋白质摄入,能减少肝脏脂肪积累,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
研究者进一步观察到,蛋白质的消耗产物氨基酸,促进肝脏脂肪合成的能力更强,效率是葡萄糖的2倍,大部分肝脏脂肪从头合成(约75%)的来源也是氨基酸。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长期保持低碳水、高蛋白饮食结构,更容易合成肝脏脂肪。看完研究,李仁心想:那要改善脂肪肝,是不是就不该吃鸡蛋牛奶,光吃肉和蔬菜呢?
别急!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结论只是给出了一个治疗脂肪肝的新方向,在人体临床研究仍有一段距离。况且不管脂肪、糖类或蛋白质,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贸然进行极端化改变,势必对身体造成适得其反的伤害。
图注:蛋白质与肝脏脂肪转化路径
02.肠道菌群,竟然蜕变成为“去油神器”?
近年来,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下简称,代谢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一项调查显示,全球成年人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高达40%,健康焦虑在更多的李仁们身上日渐蔓延。
而当吃什么、怎么吃的各种干预方法,被研究反复推翻之际,一种“肠道菌群调节疗法”受到医学界高度重视,并在以下方面被视为解决脂肪肝全民化难题的可靠对策。
-临床研究扎实可靠
权威期刊《Gut Microbes》的一项菌群移植研究显示,仅2个周期后,42.9%的肝脏脂肪患者恢复至正常水平。而由比利时Patrice D Cani团队主持的人体临床试验发现,32名肥胖/超重的代谢紊乱志愿者,口服AKK菌(一类天然肠道菌)12周后,平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分别下调了8.7%、15.7%、7.5%。
《Nature》:AKK菌是“下一代益生菌”
-攻克原料量产技术
2023年,我国知名生科平台时光派TIMECURE搜集上百份百岁老人肠道菌群样本,与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科学家联合展开上千次实验,培育注册10株AKK专利菌株,并在年底召开“全球首次商业量产”发布会,宣布攻克原料规模生产技术。
-民用成果发展迅速
2022年,欧盟委员会批准AKK菌作为新型功能食品投放市场。国内方面,知名港企TimeShop在时光派原料支持下,率先以诺奖科学家Jeffery C.Hall带领的研发团队,将AKK菌每日补充配方提升至300亿水平,落地口服科技成果AKKBOOM(中译,肠倍轻)。
据悉,TimeShop研发的AKK菌民用成果,受到京东健康、Lazada等海内外平台高度关注,上市半年累计惠及10万+用户。而在第三方机构收集到的“体检指标改善”“啤酒肚减轻”等千余条用户反馈数据验证下,其商业价值也被业内高度认可。
03.“不堪重负”的肝脏,面临更大风险挑战?
《临床肝胆杂志》研究表明,脂肪肝不仅仅是肝脏堆积过量脂肪,长期忽视还会加速造成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损伤。健康专家表示,减少脂肪摄入、控制基础体重,对于干预多因素造成的脂肪肝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此外,随着学界对肝脏脂肪合成机制抽丝剥茧,除了上述“肠道菌调节疗法”外,控制氨基酸代谢或也有望成为未来逆转脂肪肝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