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美体   2024-06-01 20:48   河南  
3月18日,我有幸聆听了蔺秀云教授所作的专题讲座《家校社协作 共促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蔺教授用详实的数据分析当今的育人挑战,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模式,并充满感情地分享了优秀案例。这个讲座戳中我们教育的痛点,为我们扫除工作中的盲点、解决实践中的难点给出了路径,让我触动之余更觉豁然开朗。

讲座引用《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的数据:17.5%的儿童青少年有心理和精神障碍。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患者总人数的30%,其中50%为在校学生。这就是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已经或者将要出现心理疾病的孩子,就真实存在于我们周围,他们不会因为我们视而不见就不存在。我们不能再自欺欺人,放任这种现象继续蔓延。而要改变这个现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自身必须先作出改变。

首先,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教育目标的认知偏差,还有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都是把孩子推向深渊的罪魁祸首。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我们不能只宏大叙事,更要说到做到。只有彻底摒弃唯升学、唯分数的功利思想,我们才可能真正考虑孩子的真实需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真正面向全体,关注全面,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认同,愉快成长。我们要除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抵制丛林法则,静心去做本真的教育,还孩子一个健康、温馨的外部环境。这几年,得益于 “双减”,我们学校取消了小学低年级的书面考试,减少了学情检测的次数,不再公布学生的原始成绩和排名,变革了教师业绩的考评办法。强化体育、美育教学,增加劳动课程,坚持办好兴趣班、特长班和运动队,不断丰富学生的文体活动。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效果明显。

其次,我们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走进他们的内心。

许多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起初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只关注孩子的衣食和学习,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感受和精神需求。不要总是拿别人的孩子来对比,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可以复制别人的道路,不要一味抱怨过度说教,更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为孩子指定成功路线。其实,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有规律可循。如果我们及早预防,从源头干预,严控这些有害因素,那孩子们大概率都能成为一个性格完善、心理健康的人。倘若孩子频繁出现焦虑、烦躁、恐惧、沮丧、悲伤等负面情绪,甚至有脾气暴躁、行为极端等抑郁倾向,我们更要果断介入,用爱和陪伴,帮孩子走出困境。现在我们学校,定期给学生做心理问卷测试,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反映,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状态,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为的就是给下一步的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学校要配置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

倘若身边已经出现罹患心理疾病的孩子,尤其是中度以上的抑郁儿童,那我们就必须慎重对待了。一个个因为抑郁而酿成的悲剧,都在告诫我们:老师不能发现、不会疏导抑郁学生,实在难辞其咎。专业的事情必须由专业的人来做。现实中,很多不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和学生不能共情,做辅导没有方法,违背规律,往往适得其反。网络上有一个反面案例。某女生因父母离异本就内向孤僻,因为学习压力大又产生厌学,情绪悲观。可是该校的心理疏导,反而是从寻找学习动力、查摆自身原因切入,这种火上浇油,最终导致该女生跳楼身亡。因此,我们希望上级能提供经费和培训支持,让每个学校都有数量上匹配、质量上达标的心理辅导教师,以备不时之需。当然,这样的老师,不必是专职的。

最后就是,我们都应掌握基本的心理疏导技能。

身处预防心理疾病的最前沿,我们要会用多种方式方法,去处理孩子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更要采用观察与倾听、交流与沟通、尊重与理解、引导与启发、关爱与支持等各种教育路径,把心理健康教育前移到将发未发之际,变治为防。实践证明,这些做法非常有效。十几年前,我们学校的一个品学兼优的六年级男生,因为一年之内先后经历母亲出走、父亲病故的重大变故,长时间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心理出现问题。他的爷爷就每天亲自送他上学,接他回家,几年不间断。而在学校,班主任怕他孤单,就要求其他同学每天都陪他说话、玩耍。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呵护下,该男生终于走出阴霾。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成长路上,我们唯有用“心”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好引路人和保护者,才能无愧教育良心,不负时代重托。

西村中学
靓丽西中,美丽西中,魅力西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