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校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美体
2024-05-01 11:02
河南
《大教学论》是世界教育学上的开山之作,其作者夸美纽斯也被称为“教育学的鼻祖”。他提出的“泛智教育”“教育适应自然”等重要教育思想,对西方乃至中国教育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研读《大教学论》,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改革,恰逢其时。“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这是夸美纽斯关于教育作用和目的的最朴素的总结。他认为,只用通过教育,人才可能掌握知识,具备德行和虔敬。并且,德行和虔敬有着比知识更加重要的地位。现在,我们大力开展德育,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出发点和夸美纽斯是一致的。长期以来,在“一考定终身”的大环境下,“唯分数论”大行其道,由此带来的学生身体衰弱、能力低下、道德下滑等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偏远农村学校,我们必须摒弃名利,以长远眼光和负责的态度,静心办学,始终把“成人”放在“成才”的前面。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才能无愧于良心。“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这是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很显然,“一切事物”绝不只是中、高考的科目,还应包括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包括学习、工作和生存的技能,以及爱和信仰等等。一个只学习必考科目的学生,必定成不了全面的人。“一切人类”这一概念的提出,真正体现了夸美纽斯思想的伟大。所有人,不分阶层、年龄、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等任何因素,均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今天,教育平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常识,正是“泛智教育”思想的胜利。但是在我们身边,直到现在,囿于贫困、认知等原因,尤其是农村,辍学仍时有发生。学校里,那些被边缘化的留守、单亲、残疾、贫困儿童,往往又是构成后进学生和问题学生的主要群体。人人都有平等受教的权利,人人都有全面发展、不断进步的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务必一视同仁,不以分数论英雄,既要顾及全体,彰显大爱情怀,又要因材施教,发挥教育智慧。这些年,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德育工作,始终把对于学生兴趣、习惯的培养和品格、德行的塑造放在首位。我们在延时服务中引入活动课和劳动课,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担当意识。举办运动会、联欢会、庆国庆等一系列德育、文体和公益活动。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落实帮扶、关爱措施,关注后进学生和问题学生。接收从外校转来或城区返流的“难管”“难教”的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怠慢、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大教学论》视教学为一种“艺术”,指的是基于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它促使我们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很显然,我们一直以来对学生不加区分、同样对待的做法是违背自然的。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是真正的“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践行教育平等价值观。2021年,我们开始尝试在学校推行“分层教学”,决心为偏远农村学校办学蹚出新路。我们在备、讲、批、辅、考、评的每一个环节实施分层,因时制宜,不断完善“分层教学”的指导意见。坚持采取“分层教学”专题会、教研组讨论会、师生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各学科、各班级情况分析讨论,制定符合学情的分层方案,并及时阶段性小结。我们还通过观摩课、赛课等活动,打造“分层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模板,让“分层教学”在学校可操作、入人心、有回响。3年来,坚持不懈。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很多年来,我们被应试教育捆绑,超前教育、过度训练、不断延长学习时间、随意提高考题难度,早已违背教育规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既然学生的差异性普遍存在,既然评价体系必须多元,那么我们就必须敢于不随波逐流,勇于担当,果断采取实际行动,把学生和教师解放出来,让教育适应自然,回归本源。教育有它的规律。作为校长,我们一定要以谦虚、包容的态度去学习和管理。我们不是全能全知的,所以千万不要站在门外指手画脚,不要干违背规律、折腾师生的坏事。只有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我们才可能实实在在地干出点成绩。在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偏远农村学校将何去何从?这个现实,拷问着我们的良心。我们就是逆行者,这逆行不是和城镇化对抗,而是和世俗、功利、浮躁的教育心态决裂。我想,只要学生还在,学校还在,我们都应该坚守到最后,也将学校教育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