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梧桐树 引得凤来栖
——义煤耿村煤矿人才培养成长掠影
在满载希望和期待的8月份,义煤耿村煤矿迎来了9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面孔——新入职职工。为了让新职工融入团队、快速成长,该矿依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青年人才自身特点,将岗位需求与个人需求相结合,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开展新入职职工人才培养工程,充分发挥业务骨干、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
镜头一:新蕾初绽
王宁在研究井下运输系统图纸
新入职职工王宁毕业于西安思源学院工程造价专业,8月份,他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进了耿村煤矿的大门,被分配到运输队,当了一名见习技术员。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他一度感到迷茫,但一想起在大学入党时的誓言,他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念。此时,该矿为新职工精心准备的入职培训如一场及时雨,为他指明了工作的方向。经验丰富的授课教师倾囊相授,从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到先进采掘技术,从设备操作要领到紧急情况处置,全方位的知识体系让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在培训课堂上,他生怕错过了课程内容,总是坐在前排,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知识点,积极与老师互动,遇到不懂的地方,一下课就追着老师问。经过二十余天的学习,他顺利通过了考核,正式踏上了工作岗位。
镜头二:磨砺成长
王晨(左)入井前通过师傅的介绍,了解12250下巷掘进工作面生产情况
王晨是一名00后新职工,毕业于吕梁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来到耿村煤矿后,他被分配到综掘一队。“他是一个不怕吃苦、善于钻研的好苗子,在这一批新入职的大学生中,他下井最早、每月下井达十余班。”该矿人力资源科副科长郭景伟这样介绍王晨。跟着师傅董晓瑜学习了一段理论知识后,8月16日,王晨身着崭新的工装,头戴安全帽,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开启人生中的第一次下井之旅。在井口,他认真聆听师傅讲解的下井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坐着像景区一样的“同心缆车”,他正式踏入了井下世界。伴随着昏暗的灯光和轰鸣的机器声,他紧紧跟随着师傅的脚步,勇敢地向前探索。在综掘工作面,他目睹了现代化的采掘设备,看着师傅的现场示范,聚精会神地学习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还不时地提出问题。第一次下井体验,让他对煤矿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井下工作的日子里,他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他不气馁,而是在师傅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在综掘工作的最前沿。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他对井下采掘工作有了一定的掌握。“这小伙子不仅工作踏实,还非常勤快,别看他是个书生,只要看到职工们在干活,就前去帮上一把。”董晓瑜评价道。
镜头三:蓄力待发
张斌(左)跟着师傅学习创新成果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张斌来到耿村煤矿后,被分配到通风队。刚到队里他就听说,技术员李奇峰是矿劳动模范,其师傅平江伟还是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张斌怀着崇拜的心找到李奇峰,并拜他为师。“刚到队里比较茫然,也不懂各种设备的操作,空有一腔想要学习的热情,多亏我的老师李奇峰不厌其烦地教我。”张斌说,从安全技术措施、通风系统工作原理及工作面环境检查、各类机器操作及安全确认,师傅一直悉心、细致地教导,帮助他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当他得知矿上有个“平江伟创新工作室”,他就在闲暇时间拉着师傅去参观学习。在那里,李奇峰给他介绍着一个个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创新项目。虽然有些他听不太懂,但是他听得很认真,因为他知道每一个项目都彰显着职工的创新精神和对企业发展的不懈追求,他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创新达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为使新职工得到全面锻炼,一年内我们安排他们到四个单位进行见习期工作,进入11月份,他们已经轮岗到第二个单位了。我们将持续健全完善引才、育才、留才培养机制,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切实为新职工打造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该矿党委书记李国强说道。
(杨静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