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上网,为什么人会变得更暴力?

文摘   2024-11-23 17:01   湖北  


文 = 王世民

来源 = YouCore(ID:YouCore


2018年,那时我还热衷于在知乎上发帖回答问题。
 
一天,我看到自己某个回答下的一条评论,这条评论充满了火药味,对我进行了一通莫名其妙的痛骂。
 
我初看之下,感到有些惊愕,不明白这位网友为何会如此愤怒。
 
出于好奇和想要解决问题的心态,我找到了这位评论者的联系方式,给了他一个电话。
 
电话接通后,传来的声音却与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他语气唯唯诺诺,甚至有些颤抖,一直在向我道歉,说他当时心情不好,冲动之下才写下了那些过激的言论。
 
这种表现,跟他在评论里展现出来的咄咄逼人,简直判若两人。
 
我听着他的道歉,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为何在现实中这么唯唯诺诺的一个人,在网络上却会这么重拳出击呢?
 
经过深入思考,我发现主要有四个原因。

01去抑制效应
当一个人在指责或攻击另一个人时,如果是在现实中,他可能会因为考虑到各种社会规范、道德约束,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而有所收敛。
 
但是,在网络上可以通过匿名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被直接追溯到自己身上。
 
这种情况下,原本的约束似乎突然消失了,他会变得更加大胆、直接,甚至肆无忌惮地去表达自己在现实中可能不敢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这不由让我想起《纽约客》杂志上曾经刊登过的一幅经典漫画。

漫画里,一只黑狗坐在电脑椅上,爪子熟练地敲打着键盘,脸上满是兴奋的表情。


它转头对旁边另一只狗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这幅漫画,道出了网络匿名的本质:去抑制效应。

“去抑制效应”描述的是一种心理现象。


即当个体处于某种特定环境或情境下,他们可能会摆脱平时的社会约束和自我抑制,展现出更为真实、直接甚至是冲动的一面。


例如,当我们和朋友一起聚会时,随着气氛逐渐热烈,大家可能会开始讲一些平时不会说的玩笑话,或是做出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举动。

这就是“去抑制效应”在起作用。
 
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下,社交压力和自我约束减少了,我们更容易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网络暴力的问题,其实也是“去抑制效应”的一个典型体现。
 
在现实中,我们会受到法律、规范、道德,以及旁人的目光的约束,从而会抑制自己内心深处的暴力冲动。
 
但在网络上,因为其他人不知道我们是谁,许多人会更轻易地发表攻击性的言论,甚至组织起大规模的“网暴”行为,而不用担心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社会的谴责。

那么,如何破解这一局面呢?
 
关键在于要让那些网络暴力的施暴者认识到:他人可能会知道我的真实身份。
 
所以,各大网络平台可以考虑对运营规则做个调整:允许匿名,但如果有人对别人网暴,就取消其匿名特权,呈现真实信息。

一旦有了匿名可以被取消的这把“利剑”悬浮在头上,那么个体的自我约束能力就都回来了。


02同理心缺失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看到对方受伤的眼神、听到对方颤抖的声音,你的心是不是会跟着揪起来,想要给予对方一些安慰?
 
这就是同理心的作用。
 
但在网络上,看似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多、更方便了,但其实因为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是在不断被拉大的。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文字或图片,听到的,也只是电脑或手机里传出的机械声音。

这种互动方式下,我们很容易将屏幕另一端的人视作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自然也就难以产生共情了。
 
缺乏共情,施暴者就更难感受到受害者的痛苦,对受害者产生同情和恻隐之心。
 
同理心缺失,也是现代的无人机战争所遇到的伦理问题。

由于无人机操作员与实际攻击地点相距甚远,这些无人机操作员与传统现场作战的士兵相比,难以感受到作战现场的血腥与残酷,同理心会大大降低。


这就会导致他们对杀戮更容易无动于衷,甚至产生更冷酷的作战行为。


那么,如何破解同理心缺失的这个难题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受害者可以更主动地站出来,通过视频展示自己受害后的痛苦
 
有了视频的呈现,施暴者就会被激发同情和恻隐之心,从而减少进一步的施暴行为,甚至会对自己之前的网暴行为产生内疚心理。
 
2、也需要网络平台做及时干预
 
当发现恶意言论和攻击行为时,主动给其私信推送过往被网暴者不幸遭遇的视频或录音,激发施暴者的同理心。
 


03非对抗性
网络施暴者往往并不需要直接面对受害者的即时反应。
 
这些施暴者躲在屏幕后面,手指轻轻一动,就可以在别人的社交平台或者评论区里,留下那些刻薄、恶毒的言论。
 
然后呢?

他们可以迅速地点开另一个页面,继续浏览或者评论其他内容,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受害者呢?

他们的反馈、他们的痛苦,很难真实地传递给这些施暴者。
 
因为物理距离的隔断,施暴者不会立刻感受到来自现实世界的负面反馈,所以既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被指责而感到不安,也不会因为畏惧对方的报复而收敛。

这种“非对抗性”,说白了就是施暴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攻击别人,却不需要立刻承担任何后果。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网络施暴的心理门槛,使得这种行为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那么,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目前,各大网络平台普遍采用的对策是加强监管责任。

例如,几乎所有的网络平台都设立了举报和封禁机制,对违规用户做禁言或封号的处罚。


但这个其实远远还不够,因为这种施暴成本太低了,大不了,过几天再发言,或者再注册一个新号。

所以,我们可以在国家的立法层面上再进一步,将网暴行为频繁、情节严重的施暴者视同现实中的诽谤者,依据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行政或刑事处罚。
 
当施暴者发现,自己刻薄、恶毒的言论,是会遭到对抗性的惩罚的,而不是再像现在这样可以逍遥法外,网暴的行为也就会大大收敛。
 

04从众效应
互联网极易产生从众效应,尤其是容易变成负面情绪的“助推器”。
 
因为相较于传统的书信传播、口口传播,互联网的传播效率高出无数倍。
 
当某些极端的言论或者攻击性的评论在网络上出现,一旦开始有人附和或者点赞,便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氛围所吸引,纷纷加入其中。
 
特别是当整个舆论场已经形成了那种攻击性的氛围,那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即使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很克制、很有自己想法的人,在断章取义的信息歪曲和狂热的氛围营造下,也可能被带动起来,做出随手留言或转发攻击的行为。
 

例如,2023年,湖南桑植一中的高三学生符文迪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的演讲视频被人截取片段并上传网络,引发了大量讽刺和挖苦。



有人用难听的话嘲笑她的表情,还有的上升到了对她精神、人格层面的攻击。
 
 
这不是说这些人本质上就坏,而是在这种氛围中,正如《乌合之众》一书所述,个体更容易失去独立判断力,随大流而行。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1、最重要的是不要急着去站队或者跟风
 
当你看到网络上出现那种攻击性的氛围时,你可以先静下心来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事情的发展再做出判断。
 
不要随手跟着评论或转发,避免无意间成为推波助澜的网暴大军的一员。
 
2、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能力
 
你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多听听不同的声音,不要因为看到别人附和或者点赞就盲目跟风。
 
这样不仅可以让你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真相,还可以帮助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和困扰。
 
网络的匿名性、心理距离、非对抗性和从众效应,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让一些人在其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
 
认识这些现象,学会在这个复杂的网络世界里保持清醒和独立,你才能更好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好处,而不是被它裹挟或伤害。


- End -



关于作者

王世民,本文来源公众号YouCore(ID:YouCore)。湖北特别关注经授权转载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 往期推荐·


湖南一男子幼年被拐卖,40年后凭记忆回家,却发现家中还有一个“自己”

点击阅读


看了火爆朋友圈的《小巷人家》,我终于明白刘震云那句扎心忠告: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把日子过反了!

点击阅读

央视热播剧《凡人歌》大结局:揭露人生5大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点击阅读

你以为你在自律,实际是在自残

点击阅读




编发:苏卓琳  欧阳蔚  吴雯丽

审核:陈剑

出品:特别关注融媒体中心

⬇⬇更多优惠活动点击「阅读原文」,欢迎进入特别商城订阅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杂志官方公众号。激扬人生智慧,抚慰读者心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