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艺术》:致那些一心想要获得平静的人

文化   2024-11-16 10:05   北京  

“读书给了你什么样的平静?任何一个偶然因素的出现都会打破这个平静,不只是皇帝或者他的同僚,还有可能是一只乌鸦、一个长笛手、一场发烧,总之,成千上万种偶然事件都能打破这份平静。但平静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平静应该是无法被打破,也不会被阻碍的。”



原文作者 | [古希腊]爱比克泰德

本文出处:《生存的艺术》,作者:[古希腊]爱比克泰德,译者:周文心,版本: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年10月


你要记住,不只是对官职和财富的欲望会让人卑躬屈膝和受制于人,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安宁的、平静的生活,想要四处旅游,想要获得学术知识,他也会因此卑躬屈膝,受制于人。因为无论你想要的这个外界事物是什么,只要你重视它,你就会受制于人。那么,你想做或者不想做一个议员有什么区别呢?你想做官或者不想做官又有什么区别呢?你说:“我真不幸,我无事可做,我就像一具僵尸那样和书绑在一起。”这和你说“我真不幸,我没有闲暇去读书”又有什么区别呢?因为,无论是书本、受人尊敬的美名,还是官职爵位,它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外界的事物,都是不在我们的选择意愿之内的事物。


你读书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告诉我。如果你读书仅仅是为了娱乐,或者是为了学一点儿东西,那你不但徒劳无功,还是个懒散的家伙。如果你读书是出于一个正确的目的,那除了平静的生活之外,还能是什么目的呢?但是如果读书不能保证你生活平静,那你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不,读书能保证我生活平静,”有人说,“这就是为什么我因为自己被剥夺了读书的机会而非常不满。”


读书给了你什么样的平静?任何一个偶然因素的出现都会打破这个平静,不只是皇帝或者他的同僚,还有可能是一只乌鸦、一个长笛手、一场发烧,总之,成千上万种偶然事件都能打破这份平静。但平静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平静应该是无法被打破,也不会被阻碍的。


现在我被叫去做一些事情。首先,我要立刻去做,在这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适当的尺度,要有自尊,要有保障,要远离欲望,要免受外物的干扰;其次,我要观察周围的人,观察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的观察并非出于恶意,也不是为了指责或者嘲笑他们,而是反过来自省,看看自己是否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我如何才能不犯错呢?我曾犯过同样的错误,但现在不犯了,感谢神明。”


来吧,如果你已经这样做了,并且一直注意着这些要点,那你做的事情难道不比读一千行诗句或者写一千行诗句更有用吗?当你吃饭的时候,你会因为自己没有在读书而感到气恼吗?你难道不满足于照着书本里学到的知识来吃饭吗?那洗澡的时候呢?锻炼的时候呢?所以你为什么不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保持同样的态度,为什么不在遇到皇帝的时候表现得和遇到某某人的时候一样呢?如果你保持着沉着、淡定、平静,如果你是在观察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被人观察,如果你不嫉妒那些获得的荣誉比你多的人,如果你不让自己被物质世界扰乱,那你还缺什么呢?你缺书本吗?怎么会缺呢?读书不就是为了给生活做好准备吗?但生活并不只有读书,还有其他的东西。这就好像:一个没有在外面接受过训练的运动员走进竞技场时放声大哭;而你为了参加比赛,曾赤身裸体地训练,拿着臂力器跳远,在沙土里摔跤,和年轻的伙伴对练。现在比赛的时间到了,你却要寻找这些训练工具?这就好像:此刻我们要做出赞同或者反对的判断了,我们被各种表象包围着,有一些可以理解,另一些不能理解,这时候我们不去尽力区分它们,而是去读《论理解》这本书。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现实中我们去读书和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能够在行动中合乎自然地处理我们所遇到的表象,而是为了能够读懂某个知识点,能够把它解释给别人听,能够分析一个三段论,或者能够验证一个假言论证,做到这些,我们就觉得达到目的了。因此,我们在何处用心,就在何处受阻。你是想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得到那些在你能力控制之外的东西吗?那你只会被阻碍,受挫折,一败涂地。相反,我们读论著《论选择》,不应该是为了学习作者如何论述这一主题,而是为了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读论著《论欲求与厌恶》,是为了成功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事物,成功地避开自己厌恶的事物;读论著《论责任》,是为了能记住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不要做不理性的、 违背责任的事情。正因如此,我们不应该苦恼于被书中的内容束缚,而是因为行为符合身边人们的期望而感到满足, 我们不会像以往那样去计算“今天我读了好多行诗句,我写了好多行诗句”,而是会说“今天我按照哲学家的教诲做出了选择,我没有沉溺于欲望,我只是避开了那些在我选择意愿之内的事物,我没有被某某人吓住,我通过锻炼让自己变得耐心、节制、富有合作精神”。我们应该为这一切感谢神明,他理应被感谢。


现在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变得与大多数人一模一样,只是方式不同罢了。别人害怕自己没有官职,你也害怕自己有官职。不要这样,朋友!就像你嘲笑那些害怕自己没有官职的人那样,你也嘲笑你自己吧。一个人因为发烧而渴望水和一个人因为狂犬病而害怕水,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就你这样,怎么能够像苏格拉底那样说出“如果神喜欢这样,那就这样吧”?你设想一下,如果苏格拉底期待在亚里士多德或者柏拉图的学园里安度时光,期待每天和年轻人交谈,那他还会像现实中那样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各种军事远征吗?他难道不会又哭泣又呻吟,说“我真可怜啊!在这种地方受苦,我本来可以在吕克昂学园里晒太阳”?晒晒太阳,这难道就是你一生的事务吗?你一生的事务不应该是追求平静,不被打扰,不被阻碍吗?如果他像这样哭喊,他还能成为苏格拉底吗?他还能继续在监狱里为阿波罗写赞歌吗?


总之,记住这一点:如果你看重的是自己选择意愿之外的东西,那你就毁了自己的选择意愿。选择意愿之外的事物不只是想做官,还有不想做官,不只是忙碌,还有闲适。


“那么,现在我要在这样的喧闹中度过一生吗?”


你说的“喧闹”是什么意思?是指在人群之中吗?这 有什么可困扰的呢?想象你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把这种喧闹当成庆典吧。在运动会上也是这样,人们的喊声此起彼伏,人们做着这样那样的事,一个推搡着一个。就连运动会的澡堂子里也挤满了人。但是我们中有谁不喜欢奥林匹克庆典,有谁会丧气地离开呢?不要对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如此苛刻,如此挑剔。“这醋真酸,一定是变质了。”“这蜂蜜让我胃不舒服,一定是坏了。”“我不喜欢吃蔬菜。”你同样也会说:“我不喜欢闲暇,这太孤单了。”“我不喜欢人群,这太喧闹了。”不要再这样说了,如果现实状况是你要独自一人,或者与寥寥几人过完一生,那就好好利用这种孤单的状态,达到应有的目的;你可以和自己交谈,练习你运用表象的能力,发展你的先天认知。如果你落入人群,那就当它是一场游戏、一个庆典、一个节日,你要尽量和人们共度佳节。因为对于一个热爱人群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看到许多人更快乐的事情呢?我们看到马群和牛群时很开心,我们看到很多船只时也很开心,那一个人看到人群的时候又怎么会烦恼呢?


“可是他们发出的噪声要吵聋我了。”


这么说来,就是你的听觉受到了干扰!但这对你来说算得了什么呢?受到干扰的又不是你运用表象的能力,对不对?有谁阻碍你根据自己的自然本性去追求你喜爱的东西和逃避厌恶的东西,去选择行动或者拒绝行动了?什么样的喧闹能对你做出这样的阻碍呢?


你只需要记住这些普遍性的准则: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什么是神给予我的?神现在希望我做什么,以及不希望我做什么?


不久之前,神希望你生活在闲适中,希望你与自己交谈,并把内容写下来,还要读读书,听听演讲,为自己做好准备;你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些事。现在神又对你说:“你已经来到了竞赛之中,让我们看看你学到了什么,你把自己训练成什么样了。你独自锻炼有多久了?现在是时候检验你了,你是一个能够取得胜利的运动员,还是一个走到哪里都吃败仗的家伙?”


你为什么会烦恼呢?没有哪场比赛是不喧闹的。比赛中一定会有很多训练伙伴、很多鼓掌喝彩的人、很多工作人员、很多看客。


“但是我希望过一种宁静的生活。”


那就哭泣吧,呻吟吧,你活该如此。因为对于这些不听从神的教诲、不服从神的命令的人来说,最大的惩罚就是哀叹、悲伤、嫉妒,总而言之,就是没有好运,只有不幸。难道你不想把自己从这一切中解放出来吗?


“那么,我如何解放自己呢?”


这些话你已经听过很多遍了:你应该完全摒弃你想要得到什么的欲望,只有在选择意愿之内的东西你才可以去躲避,除此之外,你应该放弃一切,放弃你的身体、你的财产、你的名声、你的书籍,还有喧闹、官职以及对官职的逃避。因为一旦你偏离了这条道路,你就是个奴隶了,你就要屈从别人,受到束缚和强迫,完全处于别人的控制之下。


克里安提斯的诗句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宙斯啊,命运啊,请你们指引我吧。”


你想要我去罗马吗?那我就去罗马。你想要我去基亚拉吗?那我就去基亚拉。你想要我去雅典?那我就去雅典。你想要我去坐牢?那我就去坐牢。你一旦问“什么时候才可以去雅典呢”,那你就完了。去雅典的这个愿望如果不能被满足,它就一定会让你沮丧;如果被满足了,你就会在这些不值当的事物上虚荣自大;如果你被阻碍了,那你就遭遇了不幸,因为你落入了自己不期望的境地。那么,就放弃这一切吧。


“可是雅典很美好。”你说。


幸福、宁静、远离喧嚣、自己的事务免于受到别人的控制,这些可比雅典美好多了。


“罗马充满了喧闹,人们总是会打招呼。”


但是宁静的价值能抵得过一切烦恼。如果你现在要面对这些东西,你为什么还不抛弃那种想要躲避它们的意愿呢?为什么你非得像一头被鞭打的驴那样背着沉重的负担呢?要是你不这么做,走着瞧吧,你会变成那个有能力释放你的人的奴隶,变成那个有能力在所有事情上束缚你的人的奴隶,你将会像服侍一个恶灵那样服侍他。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得到安宁,无论是早上、白天还是 夜晚,你都要记住这个方法,并时刻准备运用它,那就是不要再期待一切在你选择意愿之外的东西,不要把它们当作自己的东西,要把一切交给神明和命运,以及那些宙斯安排的管理这一切的人;你自己只需要专注于一件事,即你自己的事务,让自己免于受阻碍,你读书的时候,要以此为目的去读书,你写文章和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也要以此为目的。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仅仅听说一个人读书写文的时候,哪怕他彻夜不眠地坐着,我也不会说他是勤奋的,除非让我知道他这么做是出于什么目的。你不会说一个为了情妇而彻夜不眠的人是勤奋的,我也不这么认为。那么, 如果一个人彻夜不眠是为了好名声,那我就称他为“爱名誉的”;如果他这么做是为了钱,那我就称他为“爱钱的”,而不是勤奋的。如果他辛劳的目的是自己的指导原则,是为了让它合乎自然本性,并且依照它来生活,只有这种人,我才能称他是勤奋的。永远不要去支持或者反对一切人和事,你们应该支持和反对的是自己的观念。因为只有这些观念属于每个人,是这些观念让他们的行为变得低贱或者高贵。


把这些方法铭记在心,享受你自己拥有的,满足于此刻你得到的。如果你发现你学过的或者仔细研究过的知识在你的行动中得以实现,就为这些知识欢欣吧。如果你已经祛除或者缓解了一些恶劣的品行,比如心浮气躁、污言秽语、鲁莽轻率、粗心大意;如果你对曾经向往的事物已不为所动,或者至少不像曾经那样热切,那每一天对你来说都是值得庆祝的,今天为自己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当而庆祝,明天为在那件事上表现得当而庆祝。这比做了执政官或者地方总督更值得向神献祭!因为这些东西从你自身而来,从神明而来。记住谁是给予者,谁是被给予者,以及他出于什么目的。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你一直用这套逻辑来衡量各种事物,那你还会问出“我在哪里才能获得幸福,我在哪里才能取悦神明”这种问题吗?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和神的距离难道不是一样的吗?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看到的发生的事情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刊发。作者:爱比克泰德;摘编:张进;编辑:张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广告。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

即刻购买《写童书的人》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五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