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狂人》:绚丽之下的丑恶

文化   文化   2024-11-18 10:21   北京  
继因出演著名电影《芭比》的男主角而颇受关注之后,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的又一部作品《特技狂人》又引起了美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不仅如此,这部影片作为20世纪80年代同名爆款剧集《特技狂人》的电影改编版,已经有了一定的受众基础,且又是极擅长拍摄动作戏与特效场景的美国导演大卫·雷奇的又一部新作,更是激发了观众观影的兴趣。在美国,《特技狂人》收获了IMDb 6.9的评分,也有着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而在中国,这部影片也收获了6.7的豆瓣评分。虽然中美对于电影的评分都不算太高,而且两国观众对于其评价也均褒贬不一,但是影片所采用的元电影的叙述方式以及高质量的特技动作场景还是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冲击和深层次的思考。


《特技狂人》剧照。


《特技狂人》作为一部将爱情元素与动作特效融合的电影,单从名字上来看似乎会给人一种缺乏深刻内涵的感觉,甚至有人会认为这部电影可能就是一部极为通俗的商业片,并不会传达出诸如反映社会现实、警醒世人等深刻社会意义。但实际上,从众多影评可以看出,不少观众在观影之后还是发现了影片中蕴含的重要内核,并且发现了其中众多致敬经典电影的台词与桥段。从上述评分来看,《特技狂人》在中美两国都收获了较为不错的评价,并且对于影片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电影的视觉效果还是核心意义,观众们的感受都较为一致。

不少观众表示: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影片中所呈现的极为丝滑的特技表演。毫无疑问这些高难度场景给人们带来了极为震撼的视觉享受,这也是不论评分高低的影评者几乎都认可的事实。而众多低分影评却不约而同地调侃了《特技狂人》的真实内核,认为其不过是披着动作片的皮的爱情片。与之相反,两国的高分影评似乎都并不在意电影是否模糊了动作片与爱情片的界限,而是更加想要通过电影采用的元电影的拍摄与讲述方式以探究出电影的内核:对于电影制造行业的深刻讽刺以及对于身处电影行业边缘地位的特技演员的深刻同情。这也侧面反映出相对于拥有更多深层次内涵的影片来说,《特技狂人》作为一部内核明显的商业片来说,并没有因为中美文化或社会现状的不同而在两国受到差异较大的评判。

上述所提到的绚丽的视觉效果、元电影的叙事手法以及讽刺电影行业的主题内核都确实值得每一位观影人的关注,但笔者却在观看《特级狂人》之后找到了影片更为宏大的立足点。这部影片在近乎极致的视觉体验之下隐藏的并不只是“为爱坚持”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爱情奇迹,而是社会残酷的现实,是边缘群体包括特技演员在内的悲哀。


撰文|刘诗雨



边缘群体的悲哀


首先,在《特技狂人》中,最为明显的边缘群体就是以男主人公科尔特·西弗斯(Colt Seavers)为代表的特技演员们。在影片一开始,科尔特就由于为演员汤姆·赖德(Tom Ryder)做特技而意外受伤,导致其生活发生巨变,而这个对于科尔特来说影响极大的事故却没有受到关注,那位炙手可热的明星也未受到任何影响。没有人会注意一个特技演员的消失,但汤姆的失手杀人却让其经纪人为其耗费心机以掩盖罪行,布下重重陷阱引诱本已置身事外的科尔特成为汤姆的替罪羊。


当科尔特回到其前女友乔迪·莫雷诺(Jody Moreno)的剧组重新成为特技演员时,他却惊讶地发现科技的进步已经能够让所谓的大明星们只凭借一张脸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演完整部电影了。而反观背后的特技演员则要冒着各种生命危险去完成电影中的惊险动作:翻车、爆炸、坠楼等等。影片还非常直观地表现出了特技演员与明星演员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状态的大相径庭。汤姆,作为著名演员,享受着豪华别墅的居住环境,时常举办狂欢派对,可谓众星捧月,而柯尔特,一名优秀的特技演员,受伤后只能蜗居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干着汇集泳池小费的活儿,受着无尽的嘲讽,无人问津。


《特技狂人》剧照。


这种对比无疑增加了《特技狂人》的讽刺意味,使得故事的内容更有张力,也暗示了二人经历与待遇的不公平。当然,电影中也不乏直接讽刺美国电影业总是忽视特技演员付出的台词:“奥斯卡会为特技演员颁奖吗?不会”。这个对话发生于男主人公落魄时在餐厅被人认出之后,这两句话略带轻蔑意味,看似在云淡风轻地讲一件大众所熟知的事实,却让导演试图赋予电影的部分内涵呈于表面。


而电影的英文名——The Fall Guy,也具有一语双关之意:既是指男主人公科尔特是一个特技演员,也是指科尔特是“坠落的人”,因为他不仅在影片中被当作谋杀事件的替罪羊,最后通过从直升机上完美坠落洗脱了嫌疑,而且坠落更是特技演员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动作。这也就意味着《特技狂人》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只有娱乐性的商业片,而且也运用了多种手法展现特技演员作为电影业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而如果再结合导演大卫·雷奇本身的经历审视电影的内容,这部作品更像是导演的自传电影,是一部很“我”的电影,但同时也是一部能够映射出大众生活状态的电影,所以《特技狂人》既展现了个体人生的独特性,又能够让许多身处边缘群体的人们在电影中找到自己。


就像影片中的所有幕后制作人员一样,除了导演之外,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边缘群体待遇。实际上,从《特技狂人》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到作为导演的乔迪也并没有多大的话语权,这些真正为电影倾注心血的人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代表资本的制作人的操控。所以,这个看似很独特的科尔特就获得了一定的普遍性,让观众感受到了更多电影幕后制作人员的辛酸与悲哀,也让大众有了关注到电影业中更多边缘群体遭遇的可能。乔迪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摄影师成为导演,但却往往不能够依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拍摄;丹·塔克(Dan Tucker)作为特技组的负责人似乎手握权力,但实际上却只不过是传达导演与制片人指令的中间人,是资本用来管理特技演员的工具;阿尔玛·米兰(Alma Milan)作为大明星汤姆的助理,看似光鲜亮丽,能够与其近距离接触,但却在下定决心揭露真相时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与资本的力量抗争。这些在电影中的小人物都具有自己的闪光点,也都受到了与男主人公一样的压迫与束缚。


《特技狂人》剧照。



绚丽特技表演的背后,

是资本操纵的丑恶


在讲述电影业边缘群体的困境与不公正待遇的同时,《特级狂人》也传达出了对于电影行业未来发展的担忧。在科尔特因意外事故退出电影行业之后,人工智能科技迅猛发展。等到科尔特回归之时,已经使毫无破绽的换脸技术成为现实。这不仅解决了替身穿帮的风险,而且也不会使得换脸之后所呈现的画面过于违和。这种技术的产生与不断精进使得乔迪在汤姆连续多天失踪的情况下想出了让科尔特出演全剧之后再替换上汤姆的脸的办法,以求能够及时推进电影的拍摄进度。


这种想法的出现不禁让人细思极恐:是否未来所有娱乐行业的明星只需要提供自身外貌的使用权就可以在家里舒舒服服地演完整部电影呢?其实,以现有的技术实现这个愿望已经是有可能的了,只不过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观众能从中看出很大的破绽,影响观感,但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笔者相信《特技狂人》中所呈现的完美换脸方式终会出现。到那时,电影行业中的边缘群体就只能干着最累的活儿拿着最少的钱,被隐藏在虚伪明星与资本背后的黑暗之中。故而,《特技狂人》中所呈现的利用换脸技术偷梁换柱、栽赃陷害的情节何尝不是对社会与大众的一种警醒呢?


最后,从《特技狂人》中对于边缘群体——特技演员的关注,众多观众只要再向更深层次探究一下,就会发现这部影片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其实也呼吁世界对于所有领域的边缘群体给予足够的关注,渴望更加公平的付出与回报相匹配的未来。在影片中,有很多黑人演员与亚裔演员的参演,这让很多观众关注到了种族的多元化,有机会发现边缘群体的独特闪光点。而在男女演员的选择与呈现方面,资本势力是由汤姆的女经纪人来代表的,女主人公乔迪作为导演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汤姆作为男明星高高在上,但所处电影业边缘地带的特技演员们也大多都是男性,同时包括成为导演之前的乔迪在内,影片中更不乏女性角色处于边缘位置。这样相对于平衡的人员配置不仅让人们注意到了不论男女都处在资本的控制之下的残酷现实,也巧妙地将男女平等的概念暗藏其中。


除此之外,《特技狂人》中镜头的切换以及分镜的运用都很巧妙。在展现科尔特与对手争夺汤姆的手机的时候,高难度、极惊险的动作镜头与乔迪在歌厅唱歌的画面不断切换。很多影评人认为像这样频繁的画面转换会让高质量的动作戏变得支离破碎,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实际上这种快节奏与慢节奏、激烈与忧伤的交织恰如其分地营造了紧迫感,使得观众的注意力一直被电影的内容所吸引。而如此巧妙地切换彼此之间存在张力的画面,也更凸显了科尔特对于乔迪无条件的付出与爱,流露出了极致打戏与震撼视觉效果之下的柔情。不仅如此,电影还借助元电影的方式,通过科尔特与乔迪的对话将电影制作时使用分镜技巧的目的传达给观众,从而使其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此时电影使用分镜的原因。这些镜头语言的运用都很好地成了发掘电影深层次内涵的工具。


《特技狂人》剧照。


总而言之,《特技狂人》并不像其中文标题所展现出来的一样,它不是一个落于俗套的商业片,一个只能凭借着惊险刺激的动作戏和特效成为大众饭后的消遣。在影片表面的欢愉之后,观众只要细细想想还是能发现其中蕴藏的深意,能够意识到绚丽的特技表演背后资本操纵的丑恶,也能够体会到众多边缘群体的悲哀。作为一部商业片,《特技狂人》当然希望能够得到足够的利润回报。但众多观众若只用内涵丰富与否的单一标准来评判是否太过于苛刻?与此同时,中美两国平台不俗的评分也启发电影人思考:《特技狂人》何尝不是在商业片中巧妙注入深刻内涵,使其兼具娱乐与教育意义的范例之一呢?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刘诗雨;编辑:李永博 朱天元;校对:卢茜。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写童书的人》本广告。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

即刻购买《写童书的人》~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五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