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家族传世的
不仅是诗书,还有一股血气
开元五年(717),郾城。
剑在空中飞,光华若匹练,如雷霆在天,如江海在地,如风云瞬息万变,如急雨射人双眼……
一个男孩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着实被惊呆了。
他想写一首诗,就像祖父那样援笔立成,但他什么也没写出来。他还小,才六岁。这次,他记住了那位舞剑者的名字——公孙大娘。他无法预料,自己真正为她写诗,要等五十一年之后了。
七岁,他写了第一首诗,咏凤凰。周围人很惊奇。按说,像骆宾王那样咏鹅,才是合乎常情的。在儒家思想中,凤凰是祥瑞,预示天下太平,这似乎也是他献给自己的一个好彩头。不过,以他的家世来说,一开口就咏凤凰,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
他叫杜甫,字子美,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祖籍京兆杜陵。他的家族曾徙居襄阳,远祖杜预乃一代名将,也是经学家。他曾祖父杜依艺任巩县县令,后人也就在巩县定居下来。而他祖父是“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杜审言去世时,杜甫尚未出生,但他受祖父影响甚深,打心底里认为写诗就是家传的本事。杜甫的母亲姓崔,出身清河崔氏,在他幼年就已去世。继母姓卢,出身范阳卢氏。而抚养他长大的是二姑。从小他就跟随二姑住在洛阳仁风里。
《长安三万里》(2023)剧照。
杜甫出身官宦世家,家族传世的不仅是诗书,还有一股血气。
武曌时期,杜审言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这个老狂生一向自命不凡,连很多朝廷高官他都不放在眼里,哪看得上州县的猥琐小吏。于是,同僚很快就被他得罪尽了。吉州司马周季童受人蛊惑,将杜审言下狱,准备杀他。杜审言的次子杜并,年方十六,决心为父报仇。他趁一次宴会之机,抽出匕首将周季童刺成重伤,他自己也当场被杀。周季童非常后悔,临死前说:“吾不知审言有孝子!”
当时,私力复仇为时风所尚。杜审言因此获救,回到洛阳。杜并的事迹流传甚广,苏颋还为他写了墓志。其实,杜审言的曾祖杜叔毗也是这样一号人物,其兄杜君锡被同僚曹策所害,杜叔毗便手刃曹策于京城,然后从容面缚请戮。
杜家母系一族也有故事。杜甫外祖母的父亲是太宗之孙李琮。武曌时,李琮受叛乱牵连,被拘于河南狱,其妻被拘于司农寺。杜甫的外祖母就穿着布衣草鞋,整日往来两处送饭,世人称她“勤孝”。而李琮的儿子行远、行芳被发配边地。行远成年,将被杀,而行芳尚小,可免死。行芳抱着哥哥痛哭,请求替兄受死,未得许可,二人最终一同被处死,世人称其为“死悌”。
这些义勇与血色,笼罩在杜氏一族头上,是累累伤痕,也是节义之光。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杜甫出生那年,李隆基即位。他是与盛世同行的。由于血缘和教育等多重因素,他对大唐王朝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有条件读书,也有社交之便。十四五岁,他就有了一点名气,开始与洛阳文坛名流交往。洛阳尚善坊有岐王李范的宅邸,少年杜甫时常去凑热闹。岐王宅里开的是流水席,终日丝竹歌舞不绝,而杜甫最爱听李龟年唱歌,对他那清亮的嗓音入了迷。
十九岁,杜甫出门远游,在郇瑕(今山西临猗一带)结识了韦之晋、寇锡。二十岁,杜甫赴金陵、苏州,又到越中。肤白如玉的越女、清凉可人的鉴湖,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长安三万里》(2023)剧照。
二十四岁,杜甫在洛阳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科举考试。这年,贾至、李颀等及第,而杜甫落榜了。对于年少气盛的他来说,这是一次打击。但他还不懂得发愁,第二年便到齐赵之地漫游去了。
杜甫到齐地,属于省亲,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他完全是一副少爷派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而为了让他玩得痛快,兖州监门胄曹苏预陪他一同出游。这苏预后改名苏源明,也是个人物,他自幼家贫,刻苦攻读,终于改变命运。这番出游,断断续续花了几年时间,其间杜甫又结识了高适、张玠(jiè),二人俱为豪侠之士。
直到这一时期,杜甫的诗才流传下来。其中最出名的一首是他登泰山时所作。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身临泰山之巅,杜甫情绪高涨,把此前落第的阴影摆脱得干干净净。
三十岁,杜甫回到洛阳,在洛阳以东、偃师西北的首阳山下筑起一座庄院——陆浑庄。首阳山上埋着杜预和杜审言,他们是杜甫一生的偶像。
这年,杜甫结了婚。妻子杨氏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两家门当户对。妻子比他小十一岁,这样的年龄差在当时是正常的。
这年,伊水、洛水等河流泛滥,毁坏庄稼无数,连洛阳的天津桥也被冲毁。杜甫的弟弟杜颖正在齐州临邑做主簿,负责防汛,写信来诉说压力。杜甫忙写诗安慰他。
陆浑庄附近,有宋之问生前所建的陆浑别业。杜甫经常路过那里,还写了一首《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对于宋之问的为人,杜甫实在喜欢不起来,但其毕竟是祖父的朋友,也不好多说什么。
新婚燕尔,日子幸福而又安稳。杜甫的诗虽未完全成熟,却已有不少佳句出来:
林风纤月落,衣露静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杜甫《夜宴左氏庄》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如此安静,又如此豪兴。这样的生活,使他一生都在追忆。即便走出千里万里,念念不忘的仍是陆浑庄。
不久,父亲杜闲去世。家中的经济支柱倒掉,而杜甫又没有经济独立,未来一下子变得不确定了。
天宝元年(742),杜甫的二姑在洛阳仁风里去世。杜甫悲痛万分,到洛阳为她服丧、作墓志。
在洛阳,一晃两年。杜甫混迹于秘书监李令问、驸马郑潜曜等达官显贵的圈子。作为一个尚未及第的文人,与上层人物社交是一种刚需。然而,对于权贵们的奢靡,他有所不满,在部分诗句中会表达一点腹诽。
《长安三万里》(2023)剧照。
天宝三载(744),某次席间,杜甫遇见了李白,瞬间被其强大的气场所征服。这些年,杜甫走南闯北,对洛阳文坛也很熟悉,但从未见过如此天才。李白那双碧蓝色的眼睛里,有太多谜一样的东西。他一心要结交这位朋友,以至进退失据,一见面便向李白赠诗,却以发牢骚的方式起头:“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他觉得自己很坦诚,全没想到对方感不感兴趣。
二人约好同游梁宋,随后也恰巧遇见,杜甫还邀了高适加入。三人这番畅游,光耀史册。天宝四载(745),杜甫又邀二人同游齐州,与李邕相会,交情进一步加深。
那年,当杜甫往兖州寻访李白时,他觉得对方已经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了。
点击“阅读原文”
即刻购买《写童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