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杂记】从功率启蒙到数据宗教

文摘   2024-07-19 03:44   西班牙  

相信有些“资历”,或者那些比较“硬核”的自行车爱好者都知道,自2010年前后,中国大陆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商业赛”;相应地,很多“职业车手”、“职业车队”便如春笋般大量涌现。站在2024年回望,纵观十数年的发展,赛场上的明星车手、车队换了一茬又一茬,自行车热潮去潮来。但是,大陆地区的业余赛事,甚至职业赛事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在西班牙,老人们常讲(当然不是一般的老人了,大多年轻时都是车手,面包店的售货员大爷有甚至可能参加过喝红酒当能量饮料的环法),一个好的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需要三个“C”:Carrera, comida, cama。也就是高质量的比赛/训练、合适的饮食、充足的休息,三者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可以说,目前中国大陆地区,有条件进行自行车训练的大部分自行车爱好者都能获得充足的补给(不一定健康,但至少不会饿肚子),也能得到足够的休息(所谓穷文富武,负担得起一辆公路自行车以及相关开销的家庭,至少是不会出现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情况的)。虽然目前功率计、心率计、gps码表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普及,但是训练质量、训练思路,以及最重要的比赛实战仍然是阻碍车手们进步的障碍。


训练的核心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功率、心率本应当是辅助训练的数据,让所谓形式理性有用武之地。但是在中国大陆,纯粹的数据大有成为一种宗教般的迷信的趋势。当我们向后看时会发现,功率计传入中国的时间点与其在国际上,包括职业车群内的开始盛行的时刻近乎是重合的,也就是本世纪初。但是,广义上的功率训练真正在大陆地区“抬头”则是2016年前后的事情了——一方面,《训练圣经》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功率等等的知识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另一方面,功率计的价格开始下降,逐渐进入了车友们可以负担的范围内;再一方面,可能也是让功率被更多人知道的最重要的因素,国产功率骑行台用较低的价格成功让功率“入户”。因此,在过去的8年中,广义上的功率训练在中国大陆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普及:如果骑车却不知道FTP为何物,那么就像不会用锁鞋一样,并不能算是真的“入坑”。


在功率的基本概念得到(并不完全的)普及之后,多个职业车队联合成立的Velo媒体、自行车社交平台strava则让Pro们的数据变得唾手可得。于是,将自己的数据与Pro们作比较成了许多爱好者的新焦点。正是因此,对功率、心率等等数据的误解,也就在“我上我也行”的思维中首先开始发酵了。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将自己的20分钟最佳功率,和一个已经骑了3周高强度比赛,并且已经“打卡下班”,开始“休闲骑”的Pro的某一段爬坡中的功率作比较。从而得出,在20分钟内能骑到5w/kg完全有机会在比赛中跟住Pro的结论。此外,也有很多冲刺爱好者会将自己“满血”状态的峰值功率和Pro们在比赛最后阶段的峰值功率作比较,从而得出“赢得香街冲刺不过尔尔”的结论。抛开得出数据的条件不谈,从绝对的数值上来看,爱好者确实能在某些时候达到“职业水平”。但是,我想所有有过参赛经验的,尤其是在比赛中完成过某些战术布置的“车手”都可以告诉他,比赛和训练完全是两个东西。


为了更严谨地论证以上的论点,笔者将简单叙述Maximal muscular power: lessons from sprint cycling(Jamie Douglas, Angus Ross, James C. Martin, 2021)中的论点:

在自行车运动中,最大肌肉力量的产生受力-速特性、激活-松弛动力学和肌肉协调性的交互制约,这些因素贯穿于各种可能的运动频率中。并且,疲劳会改变力量-频率关系,运动频率越高,力量损失越大。通过适当的力量和功率训练,最大功率的产生很容易得到提高。

简单来说,在比赛中所能使用的最大功率和踏频、耐疲劳度、绝对肌肉力量、肌肉量、肌肉类型等等因素有关。其中,除了“老天爷赏饭”的肌肉类型以外,全部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改善、提升的。同时,显而易见的是,功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个指标,是衡量各个不同情况下运动表现的可选用的基准。因此,将数据绝对化是坚决不可取的(也就是说,即便爱好者“满血”状态的功率很高,但是很可能会因为耐力不足而掉队,或因此而完全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正能力”。同样需要考虑的还有,相同功率在不同踏频的情况下,起脚速度也有显著区别。并且,卡位、冲刺姿势、踩踏技巧等等都会让运动表现变得不一样)。


而造成功率宗教化这一局面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比赛了。就像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虽然自行车已经发展了多年,但是中国大陆地区的赛事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第一,业余赛事奖金过高。笔者并不是想说,自行车运动员就不应该挣钱,就不应该获得更高的收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业余赛事之所以是业余赛事,正是因为运动员在参赛时,并不是以职业运动员的身份参加的。从而,业余赛的目的也就在于:让人民群众强身健体,参与体育运动;亦或是让青年车手获得锻炼机会,展现自己,从业余走向职业。可是反观大陆地区的业余赛事,现实情况是:大量的运动员先“退役”再“打业余”,“因为业余赛挣钱啊”;同时,大量的业余爱好者因为想要挣得奖金,而在骑行台上先“练功率”再“比赛”,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摔车事故。因而,业余赛事便不再业余,成了争名夺利的修罗场。而大量“有能力”、“有功率”的爱好者则是让比赛变得极其危险的因素之一。


第二,业余赛缺乏合理的分级制度。既然业余赛应该承担起从业余到职业的上升通道之责任,那么就不应该限制在第一点中提到的“有能力”的爱好者的参赛。但是,就像社会、国家一样,完全彻底的自由就是最危险、最坚决的野蛮。因此,业余赛在更开放的同时,也应当做更多、更有效的限制,例如有无线下参赛经验,参赛经验多寡等等。在大陆地区现行的,或者说,在延续多年至今仍未变化的规则下,只会让更多的“数据党”盲目自信(总的来说,只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即便不使用功率计云云,仍然可以在地区性赛事中取得“好成绩”),让许多潜在的“天才少年”陷入不必要的危险当中(当然了,许多“天才”自己拐弯也拐不明白)。


第三,业余赛甚至是职业赛的赛道设置过于单一。考虑到封路等等困难因素,大部分的平路业余赛多为100km以内的绕圈赛,而爬坡赛则为30km以下的纯爬坡赛段(职业赛同样存在赛道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因而会出现king of the bridge穿圆点衫的情况;和业余赛相反,这无疑弱化了功体比以及功率训练的重要性)。如此,各位“高手”完全不需要考虑如何在下坡中保住在爬坡时建立的优势的问题,只消一心向上,在5-6人的小集团中尽力争先即可。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骑行技巧几乎为零的“有能力”者,完全可以获得较高的排名。因此,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功率的迷信。


最后,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骑行台让功率“入户”,也让迷信功率的孩子慢慢毁掉自己。相较于外出路骑来说,骑行台看似可以节省许多“垃圾里程”,让训练的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之所以用“看似”二字,是因为,“垃圾里程”是对于有骑行基础的车手而言的“垃圾”。对于全然不会骑车的“小白”来说,在户外骑行每一米都是有必要的训练和学习。并且,骑行台上风靡的各种虚拟赛事仅仅涉及功体比的问题,却忽视了最重要的骑行动作,以及踩踏有效性:不需要保持低风阻的动作,也不需要踩出80%以上的有效性,只需要轰出够高的功率就有机会可以赢。意大利车手总说,要在比赛中想尽一切办法节能,每每节省一点体力,都让获胜的可能增加一分。所以,400瓦40迈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简单叙述了大陆地区在功率训练上遇到的问题后,总归是要寻找一个合理的答案,一个解决方法的。就像佛教成就了心学,马克思的思想在中国结出了不一样的果实一样;笔者认为,在自行车方面,也是要“引进来,走出去”,并在师夷长技后形成自己的东西。而关于“走出去”的主题,笔者将在后面的一篇文章中详细论述。

阵容/鸣谢:

青力的小铺:

青年力量发展车队
为有运动梦想的,早上八九点的太阳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