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现在还好吗徐,这个节奏爬坡他还可以接受吧?”
......
“咱们爬坡能力确实相对弱一些,但是也没有这么不堪吧,汗还没出很多呢。”
于是,在一个右弯之后,Octavio(奥)和Toby(托)站了起来,稍微加快了些速度。海风从大西洋吹向盛夏,南欧的午后远比天气预报上的数字要来得更加炎热。当天是二位车手的休息日,奥氏刚刚结束3天的vuelta a segovia,托则和浩阳一样,刚刚乘飞机抵达Vigo。就这样,一次coffee ride开启了浩阳在欧洲的冒险。
Team Cycling Galicia的经理是笔者的老朋友了,但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理和车手,亦或是喜欢自行车的老头和青年自行车爱好者的关系。今年的情况稍有些不同,现在笔者也有了一支青训车队,同时青力也和对方车队达成了正式合作,而浩阳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据浩阳自己说,此番来西班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去离家超过4小时以上车程的地方(感谢浩阳和他的家庭对我们的信任)。如果说,青春期的男孩总需要通过离家来提醒自己已经长大,那么这次的欧洲之行,也许就是浩阳不得不长大,亦或者不得不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的时候了。
到目前为止,这次旅程可以说是多灾多难。首先,就是语言问题,浩阳的英语并不足以明确表达自己想法,因此在与队员的沟通上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其次,也是相对比较严重的一点,浩阳的签证只申请了30天,因此很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获得外国人身份证号,从而失去获得赛照,并参加UCI赛事的机会。最后,也是意料之中的是,的确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职业化相对比较彻底的项目上,双方也暂时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在训练上,浩阳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不带有要评价/批评任何人的动机,纯粹从陈述事实的角度而言,浩阳目前的情况,值得所有希望出国参赛的小选手们参考。
自行车究竟是什么?也许是交友的圈子,也许是通勤的工具,也许是盈利的手段,对于不同的人群而言,它甚至可以是完全相对任何东西。但是笔者一路走来,愈发认为,自行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以解蔽本我的现象学工具。自行车很诚实,只要骑上车,踏上了赛道,那么就不得不一次一次地追问,一次一次地判断,我究竟想做什么?我如何才能做成这个什么?最终,在一次次的尝试、追问下,总归会接近并认识到真实的自我。如此自我的确是在体育的范畴内的,但是它完全可以超越体育的界限。因为体育从来都不止是野蛮体魄,终于丰富的是围绕着“我”的种种,和“我”本身。因此,所有从事体育运动的人都要成为职业运动员吗?不见得。所有运动员都要赢得世界冠军吗?也不见得。至少在笔者看来,通过体育,认识、完善自己,才是这其中最具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青力最希望传递,也是“入队测试”中最重要的一环。
行路难,行路难。人生道路上的许多种种是自己不得不面对,同时也是他人也绝无可能替代的。
共勉!
阵容、鸣谢:
车队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