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运动员留洋问题的思考

文摘   2024-09-07 20:16   西班牙  
在成立青力的初期,我便想,把欧洲的可学习的训练方式、组织形式引进来;让国内的年轻人带着问题走出去。因此,我和西班牙的一支头部的发展车队,Team Cycling Galicia达成了合作协议。并且在2024年,成功带着一位来自上海的小选手参与到了对方车队的训练、生活中。在这期间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于是便做了以下的总结。
1 究竟为什么要出国?
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出国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有必要从组织和个人,两种不同的视角上,分别来看。
站在组织的角度上来说,送运动员出国当然是为了让有希望的运动员得到去主流赛场发展的机会,从而让我们的运动员有朝一日也能站在高级别赛事的赛场上。但是,作为组织来讲,应当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甚至可以说,送人去旅欧是必定会成功的。但不是这一个或者那一个具体的人必定成功,而是在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跨度上来说,旅欧的运动员中的某一个人必定会成功。可以说这是一个从宏观上来看,概率很高的事件。因此,组织需要扩大选材的基数,也要尽量扩大旅欧运动员的基数。
站在运动员的角度来看,如果成功进入高级别车队,那么他的成功率就是百分之百;如果没能进入高级别车队,那么他的成功率便是零。因此,一方面来说,对于旅欧运动员的教育是有必要的(做好准备迎接挫折);另一方面来讲,旅欧运动员对于整个社会、自行车的发展也是有积极作用的:把欧洲的经验带给更多的人。因此,作为个人的运动员有必要重视自己的训练,珍惜出国的机会;但同样需要对自己的发展有足够的预期,并保持学习的态度。
所以,组织出国是为了自然而然的发展,个人出国是为了尝试和学习。
此外,从赛道的设置上来说,出国参赛对于中国自行车运动,以及运动员自身来说,都非常有必要。但是从什么时候,国内外就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呢?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2 何时出国?
在15-22岁期间出国比较合适。
首先,国内外的赛事,尤其是青年比赛的赛道设置有很大的差别。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U系列锦标赛为例。国内的青年赛事距离普遍偏短,在35km-80km之间(业余赛也有同样的问题,赛程太短)。但是,反观欧洲,15-16岁时,许多比赛就在80-100km左右了;17-18岁则在100-130km之间;而最关键的u23阶段,也就是19-22岁时,大部分比赛的距离都和职业赛非常接近了,在130-200km之间。因此,在赛事的距离上,中外的差别巨大。
其次,国内外赛事的赛道设计同样存在巨大差别。一方面,国内的赛事多为平路绕圈赛,或铺装路面的比赛;而欧洲赛事则有多种类型的赛道,u23的赛事的爬升甚至要远高于国内的职业比赛(普遍在1500m到3500m之间)。另一方面,国内的赛事很少会设置动态发车,也很少会设置meta volante(途中终点,多为突围车手设计)、sprint especial(冲刺点)、montaña especial(爬坡点),而欧洲则完全相反;这就让国内车手的比赛策略、智商被赛道所桎梏,同时,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技术应对复杂的路段。
再次,国内的赛事安排过于稀疏,青年运动员每年的比赛日可能不足20天,甚至更少。但是欧洲的赛事非常密集,在2月份公路车赛季开始后,每周都会有大量的比赛可供车手参与。不可忽视的一点就在于,比赛技巧也好,比赛智商也罢,甚至是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只靠训练,是不可能得到锻炼的。在封路的情况下,单人高速下坡很容易,但是在集团中高速下坡很难;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单人匀速完成爬坡很容易,在集团中卡位、变速完成爬坡很难;在没有经过足够的比赛的洗礼时,很难思考自己的人生,在看到明日之星没有犯任何错,却因为观众而断送生涯,则一定会想到点什么。
最后,国内外赛事的烈度也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国内的赛道距离短、设置简单,并且运动员基数小,缺乏足够多的高水平车手。反观欧洲,赛道、赛程更难、更密,同时,在15-16岁年龄段,许多优秀的美洲、非洲车手都会参与到比赛当中。因此,国内的大部分职业赛事的骑行烈度,甚至要小于某些欧洲17-18岁年龄段的骑行烈度(不考虑身体对抗强度,也不考虑身体对抗是否合法、合规)。
综上,如果有可能的话,应当让车手尽早出国,感受欧洲的比赛。
3 全华班还是“插班”?
从锻炼车手,尝试让中国车手能够自立于欧洲车坛的角度来说,“插班”远好过全华班(否认全华班,不等于否认成规模、有计划地出国)。
就像青力的入队标准中提到的那样,自行车是一项团队运动。青春期的小孩需要通过离开家来提醒自己已经长大,但是长大的孩子也势必要离开父辈的庇护——究竟是自己的人生,不论各方面的先天条件好与不好,总归是要靠自己。这一点,我在最近几年和年轻选手的交流过程中感触颇深。
全华班的情况下,车队的上上下下依然是小选手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其中较大的弊端就在于,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缺乏自主能力(暂且不讨论文化冲突,和集体、个人主义的问题)。欧洲车手从小到大,从业余到职业的生活、训练模式可以概括为: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也就是说,在没有比赛的时候,自己和自己的教练沟通、完成训练;在比赛或季前训练营到车队集中时,再按照车队主管的分组,参加比赛,或统一训练、接受观察。因此,和自己的教练交流,并自主完成相关的内容,并不能被称为“职业车手的训练、生活方式”;这只是大部分中国车手、孩子欠缺的,“欧洲车手的、主流车坛车手的训练、生活方式”。
我认为,如此方式其实是欧洲体育值得我们借鉴的“长技”,也是立足欧洲车坛的基本能力。所以,全华班的效果是不如“插班”的。
4 语言交流和文化问题
如果要离开襁褓,独立生存,那么不得不面对的就是语言和文化上的问题。这也是我对体教结合如此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因。
高学历并不能代表某一个人的学识究竟有多么渊博,但是没有学历一定能表明某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或者知识储备有明显的不足。目前,由于所谓“举国体制”正在代偿高考最主要的、最功利的功能——找工作。因此,大部分体制内的运动员、体校的运动员甚至初中都没读完,并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体育当中(且不论效果到底如何)。这造成的问题就是,大部分运动员几乎不具备任何外语的基础。甚至于,某些希望通过单招上学的高中生,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作为组织来说,有必要提早对运动员们进行必要的教育。甚至有必要带运动员出国,并故意减少对他们的帮助,以此来促使有能力的选手提高知识储备。
近几年,许多欧洲车手、车迷都在抱怨功率计、对讲机让比赛变得更无聊。这就是因为,许多电子产品的出现,让比赛中的信息差变小了。车手们相互之间的配合、交流更流畅,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观测更精确。但是,不论未来是否会有对对讲机的限制,赛场内外的交流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我今天状态不好,最后我来带你冲。” “李四和王二突围了,我们前面有两个人,保持好节奏” “我快爆了,这次我下去送水,你好好跟住,爬坡帮帮张三。”我想比赛的时候是来不及,不允许用翻译软件“文字转语音”的。
综上,为了能让运动员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环境,相关的教育很有必要。
5 难以回避的种族歧视的问题
现如今,所谓的政治正确大行其道。甚至不表现出形式主义的正确,就是彻头彻尾的不正确。可以说,其本身已经偏离原有的目的、轨道,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欧洲、北美,甚至南美洲的运动员,都对亚洲,尤其是中国抱有巨大的偏见和敌意。在我们拥抱世界的同时,有时总是会被逼无奈,不得不变成一个民族主义者(我的一个传播学教授、两到三个哲学教授、Salchi和Avimosa的两个体育主管都是种族歧视)。
对此,我认为学习语言、了解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优先级:至少要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要表达什么。至于解决方法,则有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
从短期来看,作为组织来说,有必要和合作车队进行沟通,并了解对方的态度,确保中方的运动员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就像“白”和“黄”是欧洲中心主义,在文化上的界定一样。中国人在近代逐渐由“白”变“黄”,歧视、不平等的现象长期存在。这不代表这一现象具有合法性,但是短期内的确难以得到解决。因此,从短期来看,需要对合作车队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和筛选,保护运动员的权利和尊严。
从长期来看,不断地输送能够正常交流的运动员出国,就能促进外国对我们的了解,消除种种误会。此外,就像是美国可以发展出职业绕圈赛、红牛红钩赛,日本可以发展出竞轮(这运动本身和相关的产业并不好,但是的确有地区性,故举此例)一样。只要有足够多的运动员能够走出去,最终我们能引进来的什么,一定会对上文提到的如此这般的现象,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到那时候,也许中国的运动员不再需要去欧洲才能发展,而是欧洲的运动员需要来中国才能进步。
结语
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因缘际会生发出了斗战胜佛,而师徒挑回的真经在和儒道相融后形成了禅宗。我始终认为,欧洲的模式有其可取之处,中国现存的体育体制也有其现实意义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引进来,走出去。在体育方面,也有其深刻意义。


青年力量发展车队
为有运动梦想的,早上八九点的太阳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