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送天书|川楚教乱(1)​

文摘   文学   2024-06-22 18:54   四川  
这是文学作品,与任何现实事件无关
故事中地点、人物、事件都系作者杜撰
文中言论因情节需要而虚构,不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1
乾隆五十五年,这一年是公元1790年。这一年帝国看上去仍然四海升平,乾隆帝还可以用“十全武功”来自我麻痹。但无论如何,中国的封建王朝总逃不过“治乱循环”的周期率。统治者自诩的“太平盛世”毕竟不能当饭吃,在社会底层,有人在酝酿“川楚教乱”巨大风暴,也有人为了生存努力寻求新的机会。

华亭新伟观,胜地得高雄。

凭栏徙倚要眇,万里景无穷。

好是江流萦绕,那更云天舒阔,叠嶂倚晴空。

眼界无尽藏,怀抱有清风。

主人贤,开绮席,泛金钟。

放怀一笑,许我满酌醉颜红。

祗恐玺书即下,促起飞凫东去,行作黑头公。

还记今朝客,曾待一杯同。

这首《水调歌头》是宋朝人卢炳所作,说了湖北省武昌府蒲圻县的风景形胜。蒲圻历来是长江上的重镇,西至巴蜀、东下吴越,北上襄阳入中原,南经洞庭达湘桂。此地历来兵家必争,当年曹孟德的八十万大军正折戟于此。“无生老母”、“川楚教乱”的大篇目,也从蒲圻县的一个小渔村说起。

在蒲圻县城西面,有个靠近长江的渔村,村里世代多住着范氏族人,地名就叫“范家洲”。

村里二十年前搬来一户李姓人家,户主李方寿本是本县洪山团人,他和范家洲的女子结婚后不久就举家迁来。李方寿虽客居于此,却并不是赘婿,三个儿子还是随父姓李。

李方寿为何选择来范家洲安家?一来洪山团李氏家族人口过繁,资源匮乏,而范家洲靠近长江,土地肥沃,并且有舟楫之利,可以靠水吃水。二是李方寿懂得风水青乌之术,早年就在范家洲秘密寻得一块虎踞龙盘、钟灵毓秀的阴地,这可是后世子孙发达的重要保障。

虽然李方寿一家在范家洲算是“外来户”,但他们并没有被人欺负。李方寿从祖上继承了阴阳端公之法,少年时期又在大洪山的道观里研习多年,学成后道号“法印”。他有这门手艺,周围人都会请他去作法事、看墓地,平时也做些看相、算命的事,故范家洲的人对他尊重有加,不敢有丝毫怠慢。

李方寿与妻子范氏育有三子,分别叫李宜斌、李宜全、李宜朋。李宜斌是长子,继承祖传阴阳端公手艺,虽不能独自行走江湖,却已是父亲的得力助手。可惜他虽已年近二十,却并未婚配。媒人时常登门介绍,却一直姻缘未到。二儿子李宜全今年十七岁,生得忠厚鲁钝,主要在家陪母亲做些农活,捕鱼网虾。小儿子李宜朋十四岁,最为聪颖可爱,虽有些轻浮好动,还是瑕不掩瑜,最受父母喜爱。李宜朋在范氏宗祠的学堂里念书,最近刚学到“子不语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一年八月天气特别闷热,午后李方寿正在堂屋休息,手里拿着一本邹巴巴的《玉髓真经》。屋外传来一整狗叫,听到着妻子与来人说话:“刘师兄?我老眼昏花,没看错吧?快请进。”

对方把妻子称为“弟妹”,李方寿听出是师兄刘新道来了,刘新道是李方寿在大洪山的同门师兄,道号“法显”。同门研习期间,李方寿与刘新道关系最为亲密,不过因为师兄住武昌府。虽路程不远,但刘新道时常云游四海,居无定所。二人已有两年多未见面了。

“师兄,快请进!”李方寿到堂屋门口迎住刘新道,拉住师兄的手,喜不自胜,忙着上下大量,见师兄气色良好,已有仙风道骨的样子。刘新道拿出一大袋礼物,是一包“通山茶”和一罐烧酒。二人不免客气一番,李方寿才接住礼物,招呼师兄在堂屋坐定。

师兄弟二人寒暄一番,又边喝茶边谈近年修行悟道的心得,也谈些江湖上的传闻。李方寿还打听了其他师兄弟的近况,刘新道消息灵通,总能一一作答。说到已有师兄第离开人世,不免让李方寿悲从中来。

吃过晚饭,俩人又在长江边上把酒凌风,看着长江来去千帆竞逐,感叹江山如画。

刘新道叹到:“师弟,我虽在江湖上有名有姓,但却有一件憾事。”

“师兄但讲无妨。”李方寿关切的说。

“我和你嫂子多年,只育有一女,并无传宗接代的儿子。你嫂子让我另觅一妾生儿子,我又不忍伤她的心。哎!”

李方寿听刘新道说另觅一妾的事,差点哑然失笑,他知道这位师兄是出名的怕老婆。他安慰师兄说:“师兄尚且年轻,不必过忧。”李方寿暗想为何师兄说出此言,莫不是让自己把儿子入赘刘家?

俩人回屋里,李方寿让二儿子李宜全、三儿子李宜朋见过刘新道。李宜朋显摆着滚瓜烂熟的背诵《论语》、《大学》中的好几段文章。刘新道喜爱的抱着李宜朋到自己怀里,“贤侄,比你爹还聪明!”

师兄弟继续谈到深夜,把该聊的话题都快聊完了。李方寿忍不住问:“师兄今日为何有兴致到寒舍?”

刘新道是性情中人,他今日却不急着回答,慢慢站起身,看了看屋外,外面一片寂静,并无异常。刘新道低声道:“我是来给师弟送天书的。”

“天书?”

刘新道小心翼翼的从包袱里拿出一个木匣,木匣里有一本破书,封面上面绘着一朵莲花。

“无生母,产阴阳,婴儿姹女。起乳名,叫伏羲,女娲其身。”刘新道低声吟诵。


奈飞
人微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