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已经告诉我们学中医简单有效的方法,我们没有用

文摘   2025-01-14 11:59   山东  

       解放初期,我老家的舅舅是当地的名中医,我不明白他小学都没有毕业,怎么学会了看病呢?过去农村这种名中医很多。现在我家第三代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了,学了八年中医,我问他会看病了吧,他说不会,我说能在诊所里坐诊吧,他说不能。现代人的感觉是学中医很难,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博士,也是在济南小有名气的民间中医王伟描述学中医的历程是疯三年,癫三年,疯疯癫癫又三年,也就是说到九年的时候也还不行,以我的经验,把推拿搞好也得十年,因为搞推拿也得辨证,不是学几个穴位,学几个手法就行的事。

       这两天的经历使我改变了学中医难的看法,以前我没有读过《伤寒论》原著,因为认为没有处方权,学那个没用,后人解释的伤寒论气化学说专题读过。近一段时间,我在搞伤寒钤法,伤寒钤法推算出的六经病与伤寒论条文是一对应的,需要熟知伤寒论,我想《伤寒论》398条,一万多字,不算长,把它背诵下来吧,就买了个很薄的背诵版,随身带着,不时背两条。

        《伤寒论》是一个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理解了《伤寒论》就会诊病开方了,刚开始背时,条与条之间常混淆,因为它们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别,甚至是一字之差,例如太阳病第一条是太阳病的总纲,脉症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汗出,不恶寒了,变成恶风,脉不浮了,变成脉缓,就是中风了,此即伤寒论第二条,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就是伤寒了,也即《伤寒论》第三条,辨证的非常细了,照这样看病就是辨证水平很高的大夫了。在背诵过程中,我发现死记硬背不行,分不清档,便划出逻辑地图,就很好背了,如果我能划出逻辑地图,就说明我在诸条之间能分清档了,能分清档就说明我的辨证已经很细了,辨证很细了,当然就能看病了,前两天我还说,搞了这么多年中医,我还是没有能力诊病开方,现在我突然感觉到能坐在诊所里诊病开方了,读懂伤寒论就是这么神奇。

       古人早告诉我们学中医的简便方法了,古人说“自古医家出经典”,方法就是读经典,古人还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伤寒论》背下来的效果更好,不是中医难,是我们没有照古人的方法做,还不读经典,再学十年中医学院教材,也还是不会看病。

       我是因为使用伤寒钤法,引发了读伤寒论,我现在的感觉是不学伤寒钤法,把伤寒论读好,也是会用辨证论治方法诊病开方的,但学了伤寒钤法会更快,我还是把两者结合起来。

以指代针点穴疗法
以指代针点穴优于针灸,优于推拿,调百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