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学角度看中西医差别及对手法的理解

文摘   2025-02-01 10:01   山东  

       《黄帝内经》距今两千多年了,中医可以说是古代医学,它认为人体包含精气神三个方面,而且认为神最重要,说“心为君主之官”,认为气很重要,说气是维持脏腑功能的。

        西方古典医学以古希腊医学为代表,距今也几千年了,认为人有四个层次,即物质身,以太身,星辰身,和“吾”,物质身就是肉体,与中医的“精”类似,以太身与中医的“气”、“血”类似,星辰身与中医的神类似,“吾”与佛家的“我”类似。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古希腊医学中,不再把人体只看成是“吾”的躯壳,而逐渐把人与这个躯壳划等号了,也就是说以太身、星辰身、吾的概念消失了,只剩下了物质身,与此相对应,医学的主体就成为解剖学了,在解剖学中只剩下了物质身,神的概念没有了。

       古希腊医学发展为现代医学,在物质身层次是大大进步了,在这个层面是科学发展了,但原来的四位一体只剩下物质身了,变得片面了。

       在中国,中医还是精气神三位一体,但中国引进了西医,后来又出现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的西医化,气和神也弱化了,强化了精的层面,也就是物质身层面,中医大夫看病先让病人拍片子、验血,就是强化物质身的表现,西医化的中医也不那么全面了,中医就没有以前的疗效了。


        从人类学角度看中医,看上去是扯得太远了,不远,没有人类学角度的理解就无法知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手法,如果你认为人就是这么一个物质身(肉体),那理所当然的就该用蛮力推拿手法,如果你认为人还有以太身(相当于中医气和血的层面),你的推拿主要是引导气血的运行,那就应该用轻手法,用柔力,用内功,用内气,细分下去还有很多手法,限于篇幅就不细说了。

以指代针点穴疗法
以指代针点穴优于针灸,优于推拿,调百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