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的疑难症用中医药膳调理效果最好

文摘   2024-12-14 09:21   山东  

        这是本人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结论。

       阴阳五行失衡到一定程度即是病态,年轻人、老年人都会阴阳五行失衡,年轻人身体自纠偏的能力强,用西药或采用不治疗的方法,病也会好,老年人就不同了,身体自纠偏能力很弱了,不调理好不了,上哪调理呢?有些病不能找西医,虽然你难受,但西医大夫会说你没病,耳鸣症就是典型之一,在医疗界耳鸣已经被列为不用去医院的二十种病症之一,不是说耳鸣症不用调,是西医大夫调不了,去医院没用,所以不用去。

       老年人的一些疑难症西医调不了,那咋办呢?瞧中医,中医可以调,眩晕是典型病症,西医也可以缓解昡晕症状,但除不了根,不如中草药调理眩晕的效果好。

        看中医,是用外治法推拿针灸方法好,还是用内治法喝汤药好呢?虽然本人做手法十几年了,但本人的体会是喝汤药效果更好,例如眩晕,按涌泉穴引火归元,按揉太冲穴降肝火,按揉足三里穴降胃气并带动全身之气下降,都可缓解昡晕症,但不如喝汤药的效果明显,多数眩晕症的病机是脾失健运,痰湿阻窍,喝去湿的汤药,效果很明显。

        喝汤药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老年人胃功能下降了,一些中草药又是寒凉药,喝它胃受不了,汤药调理效果再好,也不能喝它了,咋办?本人的方法就是把中草药做成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这叫寓药于食,把草药做成食物,这个药膳又有治疗作用,这叫寓食于医,也即通过饮食来治病,问题就解决了,而且效果好,只是效果慢一些,需要调理较长时间,适合调理慢性病。例如茯苓、薏苡仁是典型的化湿药,把其与米一起熬粥即可健脾调眩晕,这是食疗方中的君药,眩晕还与肝气上冲有关,在粥中还要加上天麻以平肝息风,加上芡实(其也去湿)把气降下来,作为臣药,佐药。

       穴位和中草药都有四性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特性,调理眩晕时,喝草药的升降沉浮作用比针灸推拿使用穴位的升降沉浮作用更直接,所以对某些症来说喝汤药的效果优于针灸推拿。

以指代针点穴疗法
以指代针点穴优于针灸,优于推拿,调百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