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材内容分析
BETTER LIFE
01
注重学科本质,在具体情境中促进对数和运算意义的理解。
与前一版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重视学生对数的意义的本质理解,和对加减法运算意义的感悟。数是运算的对象,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影响着学生对运算算理和算法的理解。而通过学习数的运算,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的认识、增强数感。教材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例 1主要教学 6~9各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教材注意通过“生活情境→相同数量的集合(具体表征)→手指表示数量(半具体半抽象表征)→方块表示数量(半具体半抽象表征)→数字符号表示数量(抽象符号表征)”这一过程,充分体现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帮助学生感悟数的基数意义。接着,教材通过“用数珠表示数→认数字→写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完整地认识这些数的顺序,体会每个自然数都是在前一个自然数的基础上加1得到的。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自然数产生的基本方法,还蕴含了加法的思想。而基于对每次加1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感知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体会数的序数意义。特别的,在用数珠拨数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体会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拨到第 6颗珠时,这里的 6既表示这是第 6 颗珠,也表示和前面的珠一起共有6颗。
例2主要教学得数是 6~9的加法。教材先通过小朋友玩轮滑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人,让他们直观地体会到“把两个数量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并且可以用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来表达,从而体会加法的含义。例3用与例2相同的情境,教学6~9减几的减法。这样的安排有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体会“从总量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算”,并且相应的图意也可以用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来表达,从而体会减法的含义。同样的情境,也有利于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进行比较,感悟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特别的,教材还注意利用直线上的点,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探索并理解相应的计算方法。例如,在计算4+2时,教材呈现了可以在4的后面接着数2个数;计算2+4时,可以在2的后面接着数4个数。像这样,借助直线将数数和运算结合起来,也是本套教材的创新之处,有助于学生初步感悟直线上数的直观位置和顺序,把握数的大小关系,体会加减法运算的本质就是一种更加高级的数数,从而培养和发展数感。
此后,例4教学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虽然情境更加复杂了,但是加减法的意义没有改变,学生可以将探讨两个数之间运算关系的经验,自主推广到两个以上的数的加减运算中,在复杂的情境中丰富和加深对加减运算意义的认识。特别的,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既有“添上”“合起来”的关系,也有“去掉”“剩下”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处在同一个问题情境中,会引发学生的比较,显示出加法和减法意义的不同,这种比较也有助于学生加强对运算本质的体会。
02
遵循认知规律,在丰富的活动中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03
重视巩固应用,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因此,提供有针对性的、应用性的配套练习就十分必要。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丰富的练习活动,增加了练习内容的弹性,有助于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在这些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的练习的基础上,教材也重视相关习题背景的现实性和人文性,以及思维过程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力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模型意识等核心素养。
例如,教材第 39 页练习三第 2 题(如下图),通过数学连环画的方式呈现数的大小比较的过程,并通过问题“你能像这样摆一摆,说一说吗”,引导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体会一一对应在确定数量多少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感受大小关系的传递性。即如,因为红色方块比蓝色方块多,蓝色方块比绿色方块多,所以红色方块比绿色方块多。进一步,因为8>6,6>3,所以8>3。
又如,教材第 41页“想想做做”第 4题是一道配有情境图的开放题(如下图),图中有 2棵树和 7只鸟。学生可以根据鸟的位置、颜色等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教材还通过“你能再讲一个用这道算式计算的故事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相关加法算式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同一道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不同情境中类似的数量关系。
而教材第 45 页练习四第 7 题(如下图)则让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基础上,先讲加减法的故事,再写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有助于他们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积累理解加减法数量关系的经验,体会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因为每一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都是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抽象表达,教材通过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得到加减法算式,再在练习中借助情境图,让算式回归到生活中去,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模型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模型意识。
几点教学建议
BETTER LIFE
01
创设基于现实的问题情境,充分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包括打乒乓、玩轮滑、跳绳、玩滑梯、唱歌、采摘果实、植树、乘公交车、堆沙堡等,期待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学中要基于这些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
02
善用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为学生理解数和运算提供支持。
03
整体把握数与运算的意义,让学生逐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初步感悟同一个数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加减算式来表示。加法和减法都是基于总量和分量之间关系的运算,用不同的加法或减法算式表示相同情境的相同或相近的数量关系(一图两式),不仅涉及对相关数量关系和加减运算意义的深度理解,而且涉及数学表达的多样性和思维方式的灵活性。这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学习,因此也是教学的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就是要帮助学生将数与运算的含义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些概念,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当一个学生运算出错的时候,其实往往是因为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有误。
04
关注练习过程的设计,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按二维码直接购买
好物推荐
一至六年级学具
长按二维码直接购买
往期推荐
点击图文 查看更多
【专家报告】王林:守正创新,育学育教——苏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主要特色
【教材介绍】郭庆松:基于一致性 致力结构化——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领域编修说明
【教材介绍】黄为良:着眼知识整体,凸显内容结构化特征——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聂艳军:“数的认识”教材内容与教学指要打开小学数学教学网,看更多精彩内容
XXSX.CN
客户端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