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教师的孩子,为什么都抑郁了?

健康   2025-01-19 18:02   浙江  

作者:南小希  编辑:厘米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前几天看到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做的一项关于大学生自杀的小范围调查。


令人震惊的是,这项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子女的自杀率排在榜首,高达29%,是第二名的4倍之多。

 

图源:网络

这项调查结果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也在某种程度上击碎了教师的光环。

 
无独有偶,这让人想到演员陶昕然在综艺节目《是妈妈是女儿》中谈到母女的相处模式。

 
陶昕然称,她的妈妈是老师,从小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如果没有考进前三名,就免不了要挨顿打,所以挨打挨骂对她是家常便饭。

 
这样打压式的教育也对陶昕然成年后的性格、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相处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何在很多教师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反而更加突出?
01

父母是教师
好还是不好?

谈到这个问题,很多人本能的反应是:老师怎么会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在大众的印象中,教师家庭的孩子真是占尽优势,令人倾羡不已。

 
身为老师的家长拥有现成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育儿更科学也更有效率;

 
每年还有寒暑假可以陪伴孩子,亲子关系也该比其他家庭好很多。

 
但现实是,很大程度上,“成也萧何,败成萧何”。


图源:pexels
 
最大的原因,或许是做老师的父母往往会对孩子会产生过高的期待。

 
女生小A的父亲是个优秀的中学语文老师,所以他总是用培养尖子生的方式培养女儿。

 
她记得小时候,每次和父母去了什么地方玩,回来一定得写作文。

 
所以她不但不盼望和父母出门,反而非常害怕。

 
不仅如此,一到周末,她不是学才艺就是补课,被书海和题海填满的童年,让她在很多年后想起都感觉一片灰暗。

 
小A的问题也是很多教师家庭的问题:很多教师父母会过度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忽视了孩子的个人价值和兴趣,剥夺了他们的其他发展路径。

 
第二,教师更容易对子女情感忽略。

 
一方面,教师是个受尊重的职业,正如很多耳熟能详的歌颂:教师是春蚕,是照亮别人、燃烧自己的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书育人的工作生来就自带光环和使命,可这样的光环本身也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可能因过度敬业而忽略对子女的陪伴。

 
曾看见这样一则扎心的故事:一位负责毕业班的班主任,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扑在了班级工作上,却疏忽照顾自己家的孩子,年幼的孩子因发高烧而没有及时送医,落下了耳聋的毛病。


图源:pexels
 
再则,老师自身承担的精神压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教育的内卷和家长的期待,不合理的教学能力标准,过重的工作负担,都是产生职业倦怠的外因。

 
加上需要周旋于调皮难管的学生间处理各种矛盾,也会让负面情绪和压力与日俱增。

 
有数据显示,教师目前已经成为心理疾患高发人群之一,有半数以上的一线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而近些年,教师焦虑、抑郁、失眠、自杀、暴力管教学生等事件也屡见不鲜。

 
但对于孩子来说,抑郁焦虑的父母就等于“坏掉了的客体”,很难再提供精神的滋养和正面有效的陪伴。

 
图源:pexels

第三,在教师家庭,反而有很多被强化的错误教育理念和方式。

 
不可否认的是,现有的教育环境呈现着很多应试教育的弊病。

而身在其中的老师,受影响之深可能远大于其他家长,被禁锢的思路和被局限的方法,可能会把孩子捆绑得更深。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教师出身的英子母亲就呈现出单一而控制的教育理念:

我最清楚你应该考什么大学,你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我在以对你最好的方式培养你、一心为你付出。

这样的期待和控制,让英子感受到窒息,以至于她最终崩溃地喊出了这样的话:“我要考外地的学校,就是为了远离你!”

图源:电视剧《小欢喜》
02

为什么教师
做不好父母?


为什么一些教师反而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这背后的原因,也发人深省。

首先,是对权威感的执着,让一些教师父母戴上了假面具。

小A回忆,小的时候,她想要出去玩,想交朋友,想和其他孩子一样追逐快乐。

但父亲不止一次和她辩论:“人应不应该有快乐的童年?”

在身为语文老师、能言善辩的父亲面前,她总是败下阵来。

不仅如此,他还非常地“端着”,言行举止都散发着一股“为人师表”的味。

小A谈到,成年后,有一次她看到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在河边玩,打捞掉到水里的玩具,弄湿了鞋袜,他却温柔地笑着,拍拍孩子的头。

她看到这一幕,在岸边哭了好久,这再正常不过的天伦之乐,在她自己的生命中却捕捉不到任何记忆:原来她的父亲从不曾真正以父亲的姿态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图源:pexels

在她心里,父亲是老师、将军、领导,但从来就不是父亲。

将职业角色带入家庭教育,以权威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成了很多老师无意识的习惯。

这不仅剥夺了孩子独立意志和想法,禁锢了孩子的发展,也杀死了亲子间的温暖。

同时,很多人不够健康的人格水平,在教师的职业背景中被突出和放大。

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承担着育人的使命。这必然意味着老师的人格水平需要走在很多人的前面。

但是,当下的价值系统,却更注重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教师自身的人格特质和心理发展水平却是一个隐秘的暗角,不易察觉和评估。

而老师是否有健康的自恋,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工作状态和亲子教育状态:
它既决定了老师可以不被光环和外在评价束缚、不在工作成就中过度获取自恋满足,而可以有正常的生活,充分陪伴自己的孩子;

它也可以帮助老师承受压力、减少因无意义感和受挫感而带来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危机。

图源:pexels

曾在某学校的家长群看到这样的事:一些上学迟到的孩子在教室门口排排站,这个场景被老师拍照发到家长群,以此告诫家长约束自己的孩子。

而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觉得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就像让“坏孩子”丢脸是他们应得的惩戒一样。

而很多的学校教育,似乎一直在做着这样的事,泾渭分明地区分着“好孩子”和“坏孩子”,却严重忽略了孩子的尊严和感受:

孩子成绩好、守规矩、乖,就做什么都是对的,什么瑕疵都可以被忽略,总受到表扬和瞩目。

孩子成绩差、调皮捣蛋,就如同坏了到根上,在哪里都能遭遇到恶意,就应该被点名、被公开,接受各种不合理的对待。

这种“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分裂,也容易衍生到教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

最明显的表现,就像是英子母亲对待她的方式:
我是正确的,所以你就是错误的,你必须要听我的。

好孩子必须要按我要求和期待的方式做事,否则你就是坏的。
在生病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也容易“生病”,从而把不健康的教育方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图源:pexels
03

好的教育
取决于父母的人格水平

到底怎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其实,无论父母从事什么职业,好的父母都能给孩子很珍贵的东西:被回应、被接纳。

正确而恰当的回应对孩子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对自我的感受取决于对外部好客体的内化。

这就意味着,情感的“在场”和“看见”非常重要。

比如说,孩子不想上不喜欢的网课,你需要关注他具体的感受和想法、耐心问问想放弃的理由,而不应该单刀直入地给他扣一顶“半途而废”的帽子、并强制他学完。
孩子的想法和决定与你不一样,你可以怀着好奇和尊重去探寻、讨论,并努力放弃自己想要控制的想法。

一个回应性的好客体,才能让孩子有好的自我感受和自尊水平,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水平。

图源:pexels

另外,接纳的力量远远大于“付出”。

很多父母是接不住孩子“坏”的那个部分的。一旦孩子表现不佳,他们自己的愤怒和攻击性会以迅猛而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

父母接不住孩子投射出的“坏”的部分,孩子就只能将攻击性回撤,向自己攻击。
这样的后果非常糟糕,也造就了很多抑郁、低自尊的孩子。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含辛茹苦,但即便做得再多,孩子的状态依旧不如人意、甚至很糟糕。

而接纳,就意味着需要少关注孩子的外在表现和课业成绩,而多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
平视孩子,放下自己的执着和傲慢,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长。

同时,清楚孩子的生命是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喜好、优势和困难,放手让他走自己想走的路。

人格水平越高的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控制越少、对孩子的接纳越多。

除此之外,每个教师父母要看到自己的压力,适当调节自己,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多给自己松绑。
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是一切教育的开始。
最后,无论你是父母还是孩子,如果你想修复亲子关系,或是治愈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创伤,那么可以考虑心理咨询的方式。
在咨询室里,咨询师绝不会采取评判的态度,而是会以接纳、包容的方式,去看见每一个人,并帮助你们察觉到自己在关系中的困惑来自于哪里,陪伴你们直面创伤,找到适合你们的、修复的方式
好的亲子关系,能够让彼此获得成长,并成为漫长生命中的力量源泉,支撑我们度过那些痛苦、难熬的时刻。
愿我们都能拥有它。
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成为好父母、好孩子吧。
如果你想试试心理咨询,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我们的顾问会为你匹配合适的咨询师,开启疗愈之旅: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END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

壹点灵心理
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平台,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提供在线/门店咨询,已入驻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累计向4500万名用户提供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婚姻情感咨询、心理倾诉、心理测试、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培训等心理健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