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桥,乌鲁木齐媚眼儿

文摘   2024-07-31 10:53   广东  


  西大桥,乌鲁木齐媚眼儿  

文/ 孟 黎


我一直认为,如果以一座建筑来作为乌鲁木齐的标志,那一定是西大桥。因为在乌鲁木齐的各种建筑中,西大桥与这座城市关系最密切,最不可分割,外在气息和内在的品质最一致。十年前改扩建,老桥不在了,但名声在,雄心在,气场在。新桥更高,更宽,更昂扬,满腔轰鸣,横卧河滩路,闲云野鹤在头顶盘旋,车辆的河流在身下奔涌,抚琴端坐红山脚下,春秋打谱,冬夏临贴,拂䄂山川,阅尽今昔。西大桥,边城禅宗,乾坤独步。


年轻时,每次登红山,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西大桥丢给我的美丽而大胆,招摇而挑逗的媚眼儿,艳光四射,露浓沉香泛;秋波频闪,处处惹红尘。它目光终日如一,对着你,又不对着你。其实它的目光对着一切人,又不对着任何一个人。就这样,你被它的魔力粘住,拔不出来了,你恨自己已无力醉入花丛,只能在它面前流连徘徊,怅惘不甘。


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哟,一头是绿树碧蓝的西公园,另一头是小巧的街心花园,桥下还有体育公园 。桥罢工,城瘫软,无法动弹,魅力全失;桥鲜活,城嫣然,条条大街金流苏,缕缕小巷银丝络。

西大桥,还是通向往昔韶光的—条通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大桥简约陈旧,宁静清明,像一位“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落寞美人,藏在红山庞大的身躯下面,嘴里含满田野的芬芳,幽静地度着自己的时光。桥下的健身者,林荫下的漫步者,男女老少皆衣着简朴,面色和悦,优哉优哉,其乐融融,仿佛人人都是亲戚。桥下一侧的便道上,排满了一家挨一家的杂货店、粮店、旧书店、小人书摊、理发摊、水果摊、蔬菜摊,物品繁多,异常热闹。空间实在小,巴掌大,人挤人,但价格低,质量好。西瓜一堆堆卖,葡萄吃了再付钱,地道好吃,差不多就是乌鲁木齐人含在口里的故乡了。刚过中午就打折,一块钱十几个鸡蛋,买菜送葱蒜。那时的面条有麦香,西红柿浓郁酸甜是小时候才吃过的。想想现在的时蔬,自有几分哀叹!几分沮丧!


西大桥风姿婀娜地横卧在河滩路上一言不发,以滔滔不绝的涌动启示城市,诱导城市,引领城市。它放射出的语言符号,如一圈儿一圈儿的强力电波传导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城市投怀送抱,它就芳心大悅;城市斤斤计较,它就事事算计。它最怕桥下车辆的河流枯,桥上行人稀。


面对西大桥,我总会涌起—股怜爱,甚至心疼,我觉得这世道配不上它。在这个匆忙、流行漠不关心的世界上,我从梁柱、拱廊、扶壁这些物化的建材中读出了善心的标志,从中看到了另外那些侧面的生命,正是这些侧面促使我幸福的活着。西大桥是精雅的连接器,丈量的是生活的甜度。



后峡家园
后峡家园,既是奋斗者的家园,也是有历史传奇故事的家园。历史镜像、生活情感、奇趣旅游、人生百味、人物纪实,这既是一个文学家园,也是一个情感家园。来吧,讲述你的故事,分享你的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