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丨基于DNA分子控制器的可自主装配与拆卸的分子机器人

学术   2024-06-26 18:04   浙江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近日发表在Sci Adv上的一篇文献,题名“Autonomous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of gliding molecular robots regulated by a DNA-based molecular controller”。

一、作者简介

本文的通讯作者是日本京都大学理科研究生院教授Akira Kakugo和日本东北大学工程研究生院教授Shinichiro M.Nomura,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机器、分子计算、DNA纳米结构、应用生物物理学等。

二、研究背景

由于DNA具有可编程性和高反应特异性,非常适用于分子机器的构建,现在已经开发了一些具有动态机器人功能的基于DNA的分子系统,如毫米级的机械工具、分子传感器、货物运载器。然而,目前基于DNA的分子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速度慢、驱动能力小、依赖于手动添加外部刺激。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将多种核酸酶整合至DNA链置换反应加速其驱动、利用微管蛋白聚合物放大运动,并利用DNA的级联反应设计了一个分子控制器,用以驱动DNA功能化微管的自主组装并延迟一段时间自主解离,为基于自主分子系统的纳米技术提供了思路。

三、结果与讨论

1.可自主装配与拆卸的分子系统的设计

图1 基于DNA分子控制器的滑动分子机器人

该系统包括两个关键组件:驱动蛋白驱动的微管和分子控制器。两种DNA结合的微管通过ATP水解在驱动蛋白涂覆的玻璃上滑动,而DNA和酶则作为调节微管运动的控制器(图1A),它依次产生两条DNA链,作为组装和拆卸信号(图1B)。

由于与两种微管连接的单链DNA都具有与LinkerDNA链互补的碱基序列,因此它们可以在Linker存在的情况下相互结合。当双链被新产生的入侵DNA取代时,就会发生解离(图1C)。

2.基于DNA的分子控制器的设计

分子控制器通过一系列链取代和酶促反应产生两种不同的效应DNA链。如图2所示,该系统主要由三种DNA复合物和三种酶组成。

图2 基于DNA的分子控制器

通过级联反应可自主执行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是信号链的合成,这导致了驱动微管连接的Linker的产生(图2A)。在第一步中,聚合酶将模板链延长,并由切口酶切割DNA,释放一段短单链DNA作为信号链。在完整模板存在的情况下,延伸和切割循环重复,导致信号放大。然后,信号链与携带Linker的Converter杂交,聚合酶对信号链的延伸使Converter上的Linker被取代下来。释放的Linker将结合到微管上的单链DNA连接起来,导致微管组装。

第二步是信号链与Transducer杂交(图2B)。因为其互补区域更短,信号链与Transducer的连接相较于Converter更晚。聚合酶同样进行延伸反应,释放Updater链,留下另一个副产物双链。释放的Updater随后与模板杂交,并进行toehold介导的取代反应,第一步的放大信号随即停止。

第三步是从微管中移除Linker(图2C)。模板和Updater的复合体具有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并被切割。聚合酶和切口酶进行新的延伸和切割循环,产生一种短单链称为解离链,其和Linker剩余的单链区域杂交,并经聚合酶反应将Linker取代下来。此处,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反应级联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延迟,使微管在组装一段时间后自发解离。

3.分子控制器性能评估

作者设计了微管上连接的不同受体DNA链,使用了15和16个核苷酸长的互补区域来保证与Linker形成稳定的二聚体,并添加了尾端poly-T保证链取代反应顺利进行(图3)。

图3 受体DNA和Linker的设计

作者先探索了合适的实验条件。在37℃的工作温度下,作者确定了高盐环境可更好地维持酶活性,并利用PIPES缓冲液代替了TRIS缓冲液,保证了DNA和微管-驱动蛋白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图4)。通过降低DNA浓度和增加酶浓度,终止整个反应所需的时间缩短(图5)。

图4 缓冲液成分对分子控制器动力学的影响

图5 DNA与酶对分子控制器动力学的影响

为了表征Linker的自主生成和失活,作者在没有微管的条件下进行了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孵育不同时间的样品的条带深度估计Linker浓度变化及反应情况(图6)。观察到Linker的浓度随时间增加,约15 min时达到最大,而后逐渐降低,约60分钟后可忽略不计。而与解离链结合的Linker浓度在15分钟后增加,在60分钟基本不变,表明Linker在没有任何外部控制的情况下自主产生和失活。

作者进一步评估了Linker和受体DNA之间的连接(图7),观察到大约在20min形成最多复合体,相较Linker的产生略有延迟。

图6 Linker的自主生成与失活


图7 Linker与受体DNA的连接

作者还利用信号链和解离链分别互补的不同信标DNA证实了信号链的即时产生和解离链的延迟产生(图8)。

图8 信号链与解离链的生成

4.由分子控制器控制的微管可逆装配与拆卸

作者用叠氮化物修饰的微管蛋白单体聚合为微管束,并将其与两种受体DNA通过无铜点击反应偶联。两种DNA链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FAM:绿色,TAMRA:洋红色),确保荧光显微镜下可观测到。

图9 DNA连接的微管设计

为了评估分子控制器是否可以驱动微管的自主装配与拆卸,作者首先将两种DNA偶联的微管以相同的比例放置在驱动蛋白包被的玻璃上。DNA连接的微管由驱动蛋白推动,ATP水解提供动力。与通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吸附相比,直接附着的驱动蛋白对盐的稳定性更高(图10)。然而,长时间观察发现由于玻璃表面的吸附作用,固定的微管数量增加(图10),且没有DNA和酶的情况下微管密度随时间减少(图11),说明反应时间不能过长。

图10 DNA连接的微管设计

图11 无DNA和酶存在时表面微管数量的变化

图12展示了微管组装和解离的全过程。最初,受体DNA1(绿色)和受体DNA2(洋红色)结合的微管随机移动。10分钟后开始聚集连接(合并为图像中的白色)。30分钟后,微管聚集体开始分离, 50分钟后,大多数微管分离并回到离散状态。

图12 分子控制器存在下微管运动的荧光显微镜图像

在整个观察过程中,离散微管的速度几乎恒定,这表明分子控制器不会干扰微管的滑动活动(图13)。作者还能够通过调节限制性内切酶的浓度来改变解离的时间,这证明了系统的可编程性(图14)。

图13 离散微管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

图14 限制性内切酶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为了量化微管的组装/解离性能,作者计算了每个时间点图像中绿色和洋红色的像素点共定位比例(图15)。这一比例从13%左右开始,到观察20min升到最高,达到50%。20 min后,比例开始下降,50 min时达到21%(图15右黑色曲线),定量证实了在分子控制器存在下微管的短时组装。这种时间变化与凝胶电泳测定的Linker-受体DNA1-受体DNA2 的浓度变化(图15右红色曲线)很好地吻合。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强烈表明,观察到的组装和解离是由于酶促反应产生Linker和解离DNA。

图15 离散微管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

为了描述微管群体的动态特征,作者使用差分动态显微镜(DDM)测量微管在时间上的动态结构及运动变化,反映分子系统的动力学改变(图16)。

作者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观测波长(分别对应单个微管和微管聚集体)。他们发现,微管单体的弛豫时间几乎随时间单调增加,表明微管的移动性逐渐降低。而微管聚集体的弛豫时间大约观测后20min开始增加,在30min开始下降,最终回到初始状态,这表明了动态结构的形成和消失,与系统设计相吻合。

图16 微管单体和聚集体的DDM分析

四、总结

本研究表明,一个DNA化学反应系统可以自发先后生成两种类型的DNA链,并驱动DNA功能化的微管在没有外部控制的情况下自发实现组装和解离。并且通过DDM分析可量化该种转化,证实了两种微管的共定位并聚合形成大的可活动结构,可持续存在大约20分钟。

该分子系统提供了一个自主控制材料的新概念,通过拓宽反应条件、增加DNA系统的指令种类、人为控制延时时间、响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可能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场景,创造更智能的分子机器。

微信号:HanDa-Lab
课题组网站:https://www.hanlab.net/

撰稿:沈心怡

校对:张朝

编辑:侯佳宁

∨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文献

韩达课题组
韩达课题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