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积极探索符合梅河实际的治理路径。针对“吹哨报到”机制落实不深入、不到位,哨声吹不响、吹不动等问题逐个攻坚破壁,通过“四个聚焦四个强化”措施把基层治理落细落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
聚焦哨声吹不动、联动不顺畅问题,强化党建引领,理顺管理机制。坚持高度重视、高位谋划,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功能作用,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生动局面。梅河口市委主要领导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组长,带头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指导,通过现场办公会、党政碰头会、座谈交流会等方式,直接推动破解“吹哨报到”难点堵点问题,形成市级主要领导统筹协调、常委部门领导靠前指挥、责任部门“一把手”通力协作,全市“一盘棋”抓治理的工作格局,推动各级干部在“吹哨报到”工作中带头解难题、主动抓落实,确保各类哨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焦哨声吹不响、指令不集中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建强指挥中心。坚持整合基层多元共治资源,促进基层治理力量集中发力、纵深推进。以政法委综治中心为基础,把职能相近、设置零散、各自为战的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智慧城管整合起来,建设成为市级综合指挥中心,提升管理层级,增加人员编制,安排公安、司法、住建、市场等部门专业力量入驻办公。将原有的27项执法事项,向党群工作、民生服务、平安建设、城市管理、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延伸,实现“单一行政执法吹哨”向“综合统筹治理吹哨”转变,按照“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运行模式,将哨声收集、事件办理统一由指挥中心承接交办,落实“发现—报告—处置—反馈”工作闭环。
聚焦哨声吹不准、报到不及时问题,强化分级响应,完善处置流程。聚合“N方力量”,坚持“一盘棋”思维推进多元共治,确保各层级响应快速、处置规范。制定《“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情形标准》,针对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中明确的城市执法、道路安全、食品安全等事项吹“日常哨”;针对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乡村产业发展、农村“三资”清理、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拆违治乱等专项工作吹“攻坚哨”;围绕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急难愁盼问题吹“民生哨”;立足信访问题、群体事件、重大事故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事件吹“应急哨”。制定《接诉派单会商研判制度》,科学分析哨声属性,属于乡镇(街道)自己办理的,责成乡镇(街道)办理;属于相关部门办理的,派单有关部门办理;属于疑难问题无法办理的,由会商小组提出建议,呈报相关市级领导办理,确保哨声得到及时、准确、有效处置。
聚焦哨声吹不长、双方慢作为问题,强化激励问责,健全考评体系。坚持以基层满意度为衡量指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多元化、多角度监督考核,提高基层治理工作质效。制定《“接诉即办、首接首办”督办制度》,跟踪基层吹哨和群众诉求“首派负责”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基层“不吹哨、乱吹哨”及部门推诿扯皮、躺平摆烂等问题。结合高质量政绩考核,将“吹哨报到”作为必考内容,重点围绕“接单及时率、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对吹哨单位、落实部门、指挥中心三方进行考核,通过“电视问政”“赛场赛马”落实双向激励。制定《“基层吹哨、部门报到”评价办法》,每个乡镇(街道)每季度依据“吹哨数”选取20%的“吹哨人”,对部门作出季度评价,年底形成年度评价意见在全市通报。
复审:刘 慧
终审:乔振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