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洋:楚官文書簡中的“受”與西漢官文書簡中的“授”——秦、漢初律令“受”字用法特殊性補論

学术   2024-11-04 23:56   四川  

楚官文書簡中的“受”與西漢官文書簡中的“授”

——秦、漢初律令“受”字用法特殊性補論


“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

協同攻關創新平臺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  石洋

内容提要:從出土及傳世先秦兩漢資料看,“受”字施受同辭,既可以表示給予,也能表示接受。但該認識祗適用於書籍類文本,在秦及漢初的律令、行政往來文書和賬簿中,“受”僅用作接受,約束嚴格,未見明確例外。藉此考察楚官文書簡,幾乎所有的授受之“受”亦皆指接受,與秦、漢官文書有相似性。這一現象應理解爲各自文書實踐積累起來的共識。到漢初,“授”字出現,率先用於典籍,賓語多屬抽象的、或帶有神聖性的事物。“授”在武帝時期逐步進入官文書,基本繼承了漢初典籍的用法,并未結構性改變自秦、漢初延續下來的施受用詞格局。


關 鍵 詞:官文書  楚簡  漢簡  受    授

一  引言

從出土及傳世先秦兩漢文獻看,“受”字施受同辭,既可以表示給予,也能表示接受。不過,據筆者近來考察,該認識祗適用於書籍類文本,在秦及漢初的律令、行政往來文書和賬簿中,“受”僅用作接受,約束嚴格,未見明確例外。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四點:(1)這類文本用“拜”“除”“賜”“賦”“行”“付”“予”“輸”“移”“屬”等動詞表達給予,與“受”對言,能涵蓋絶大多數授受情境,有較明顯規避“受”用作給予的意圖,防止方向混亂。(2)官民間物資讓渡中,廣泛使用“受+某物”格式,如“受+茅土/印/爵/列/田/杖/米/衣”,“受”具有開啓責任或權利,并持續地標識相應責、權的制度功能,不易被給予動詞替代。(3)秦漢律及兵器銘文中有幾個“受”字素來被學界讀作“授”,如睡虎地《秦律十八種·金布律》“受衣者,夏衣以四月盡六月稟之”(90)、里耶秦簡更名方“受命曰制”(8-461,BXIII)、《二年律令·置吏律》“受爵及除人關於尉”(215)、秦兵器銘“武庫受屬邦”(丗年詔吏戈、十三年少府矛等),經考辨“受”皆應按原字讀,作接受解。(4)“付—受”“予—受”“輸—受”“賦—受”等高頻對言詞組延續性甚强,到西漢後期乃至東漢中期仍然常見。[1]簡言之,在秦漢官文書中,“受”因牽涉物資、信息、權力等流向,用法有其特殊性。


撰寫當時限於篇幅,割捨了兩個延伸的問題。第一,如果説在睡虎地秦律形成時期“受”單用作接受就已定型,那末該框架究竟是秦系官文書所特有,還是别具淵源?第二,漢初“授”字出現後,對官文書既有的“給予—接受”用詞格局産生了何種影響?今擬圍繞這兩個議題略加闡發,補前之闕,并乞讀者匡正。


二  戰國楚官文書簡中“受”的使用

目下,秦文字的有關材料很難上溯到昭襄王中期,無法直接討源。幸好時代更早的兩批楚簡可提供另一個參照系。即下限在前316年的荆門包山M2出土司法文書,以及下限在前4世紀初的新蔡葛陵M1出土簿書。[2]


(一)包山楚簡


包山M2楚簡的信息稍復雜。如所周知,戰國楚地的書籍類簡中“受”用作授予、贈與的例子頗多;[3]包山遣册賵書即有此用法。[4]但在文書簡裏,則呈現了别樣面貌:


[例1]  八月己巳之日,司豐司敗鄝顀(幾),辛未之日不將集獸黄辱、黄䖦以廷,阩門又(有)敗。   正旦塙戠之。(21)


[例2]  夏之月癸卯之日,戠言市以至,既涉於喬與、喬差(佐),僕之。[5]其(察),戠言市既以郢。(案卷128背)


[例3]  亘(亟)思少司馬登言胃(謂):甘(歲),左司馬迪以王命命亘(亟)思舍枼(葉)王之青義(犧)之賫足金六匀(鈞)。(歲)也,亘(亟)思少司馬屈以足金六匀(鈞)聖(聽)命於枼(葉),枼(葉)大夫左司馬越虩弗(歲),亘(亟)思少司馬勝或(又)以足金六匀(鈞)舍葉,葉大夫集昜(陽)公蔡逯(弗)。(案卷129—130[6])


[例4]  陳、宋獻爲王煮(鹽)於(海),屯二儋之飤、金。將以成收。(案卷147)


[例5]  九月戊午之日,宣王之坉州人苛矍、登公之州人苛疽、苛㼵以宣王之市之客苛适。執事人早暮救适,三不以出,阩門又(有)敗。(受58)


[例6]  九月癸亥之日,鄵之市里人(殷)受其(兄)(殷)朔。執事人早暮求朔,不以朔廷,阩門又(有)敗。(受63)


[例7]  (荆)之月辛巳之日,缶公德訟宋、宋庚、差令愆、……沈敢,以其缶人而逃。 疋吉戠之,秀渒爲李(疋獄85)


諸例可按“受”攜帶賓語的性質分成三組。第一組包括例1、2;第二組是例3、4;第三組是例5、6、7。


先談第一組。例1的“受”,用於官署向被告責任人或被告本人下達命令時,表示接受期會(來自官署的時間約定或傳喚);“受”的賓語,應指文書。全簡大意説:八月己巳之日,司豐司敗鄝顀接受了左尹(包山M2墓主)官署下達的期會文書,要求在隔天後的辛未之日帶集獸黄辱、黄䖦出庭受審,違命者將予以懲罰。記録人正旦塙。[7]“受”二字被用作該組簡的篇題(見簡33背),同時有近60個詞例,頻度高且義項穩定。與這種用法類似的是例2,該例和簡126、128所叙爲同一案件,據陳偉、廣瀨薰雄考察,是説夏之月癸卯之日,戠言市送來了左尹的命令書,經由喬與、喬差而移交到僕(漾陵之大夫自稱)手中。[8]“受”,也指接受文書。另外,陳偉還推測,包山簡《疋獄》所見“發(發出針對被告的文書)”之“發”和“受”之“受”對應;例2之“涉”字訓渡,疑指移交文書。[9]若然,則“發”“涉”與“受”的關係,就很接近秦漢時期公文的“移—受”了。


次談第二組。例3記載,甘這一年,左司馬迪按楚王命令,要求亘思縣給葉地負責人以價值純金六鈞的祭祀犧牲,當年,亘思縣少司馬屈就撥出純金六鈞聽用,而葉大夫左司馬越虩没有接受;次年,亘思縣少司馬勝又給葉地純金六鈞,葉大夫集昜公蔡逯亦未接受。[10]該例中,用“舍”表示給予,用“受”表示接收,“舍—受”對言。在包山文書簡中,用“舍”表示給予還有幾處,尤值得提及的是《案卷》簡154“王所舍新大以啻苴之田”,施動者是楚王,撥給新大(官署名)田地。又,時代幾乎相同的鄂君啓節車節、舟節云“見其金節(則)母(毋)(徵),母(毋)(舍)(槫)飤”(初編19178、19181),[11]楚王命令地方官府不準向持有金節者徵稅,但不要給他們傳食。[12]可見楚國官文書上對下的物資讓渡也會用“舍”。藉此認識,再來看例4。陳、宋獻爲楚王煮鹽於海,“受屯二儋之飤、金”,即每人能獲得若干糧食和黄金。[13]“受”,李家浩讀作“授”,[14]恐不妥。楚系銘文中,如上引鄂君啓節,用“舍”表示發放傳食;又如傳賃龍節云“王命,命(傳)賃(任),一(檐)飤之”(初編19162),用“飤”表示給食。都未出現“受”({授})字。而且例4係案卷記録,并非楚王下達的命令,主語是陳、宋獻二人,自然也是“受”的施動者。“受”仍是接受。其實,“受飤”“受金”的稱法不是孤立現象,如包山楚簡另見“左馭番戌飤田於䢵(國)噬邑城田”(《案卷》151),“飤田”相當於“受田”。[15]此外,《左傳·哀公二年》載晋國范、中行氏之亂時趙簡子誓師曰:“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16]“受”田之上還有“受”郡、縣。把這些材料同秦漢時代“受+茅土/印/爵/列/田/杖/米/衣”聯繫起來,便能看出“受+某物”的變化和發展。


再談第三組。例5、6格式接近。例5大意説:九月戊午這天官署通告,宣王之坉州人苛矍等三人“受”的宣王之市之客苛适牽涉獄訟,辦事官吏隨時要找苛适,[17]如果三個“受”的人不把他交出來,將予處罰。例6略同,唯“受”字前的祗有一人,被“受”的是其兄朔。例7格式雖異,内容類似:缶地區長官狀告宋、宋庚等24個人(引文省略人名),原因是他們所“受”的缶人逃亡了。關於這幾處“受”,陳偉認爲是一種擔保制度,并以此疏通了諸案的文意,[18]妥當。應與該組一并觀察的,還有以下三例:


[例8]  蔡遺鑄劍之官宋强。宋强法(廢)其官事,命正以出之。中酴(許)适内(納)之。   路公角戠之,義得。(集箸言18)


[例9]  八月辛巳之日,鄦昜(陽)大主尹宋(范)慶、屈貉、……陳杲,以鄦昜(陽)之櫏官陽逿逿逃之古(故)。   宵逆,㞷慪。(疋獄87)


[例10]  司豐之夷邑人桯甲昜(陽)之酷官黄齊、黄。黄齊、黄皆以甘(歲)(爨)月死於(國)東敔卲戊之邑。(案卷124)


例8“鑄劍之官”的身份,屬於庶人在官者,具體而言,可能是工坊工匠。[19]“受”,李零徑讀作“授”,認爲是授予職事;陳偉認爲有“受”“授”兩種可能,但也從授官角度理解;周鳳五認爲是收留、窩藏。[20]恐皆不妥,仍是前述那種“擔保制度”。在楚官文書簡中,并没有以“受”({授})帶職官的其他例子;若參考書籍類簡,表達授官會用“任”字,如郭店M1《六德》“以(任)此【六職】”(10)、“(任)者(諸)子弟”(13)等。[21]與此對照,例8“蔡遺受鑄劍之官宋强”和例9“慶、屈貉、……陳杲受鄦昜之櫏官陽逿”、例10“司豐之夷邑人桯甲受昜(陽)之酷官黄齊、黄”結構一致;且例8蔡遺的身份,與例9、10的慶、桯甲等相比也未見特異之處。後兩例“受”字都應理解爲擔保,例8自當相近。然則例8是説,蔡遺擔保的鑄劍之官宋强没有履行好職事,長官命令管理擔保事務的正解除其擔保關係,轉由中酴官署的适收納。[22]楚國這種“受”,可以藉助秦漢的保任制度來理解。一方面,如西北漢簡所見通關、借貸等場合,擔保人要保證被保者身份清白、不會逃亡。[23]前揭包山簡例7、9即是因逃亡産生的連帶罪責。另一方面,如嶽麓秦簡肆顯示,秦代地方官府除吏時,必須有符合條件的“任者”。[24]尤其《置吏律》規定:“縣及都官嗇夫其免徙而欲解其所任者,許之。新嗇夫弗能任,免之。……任者免徙,令其新嗇夫任,弗任,免”(嶽麓肆208—209),[25]“任”與官吏身份相始終,即便身已爲吏,一旦失去“任者”,就要免職。前揭例8中,宋强先被解除了保任關係,再移交中酴,似也緣於他失去擔保便無“鑄劍之官”資格之故。總之,例5以下諸例的“受”皆表示接受,即接受連帶責任。


(二)葛陵楚簡


接下來觀察新蔡葛陵M1簿書。内容相對單一,但殘損嚴重。僅擇有代表性的幾例:


[例11]  王(徙)於鄩郢之(歲)八月庚(辰)之日,所受於〼(甲三221)


[例12]  一,其鉒(重)一匀(鈞)。宋良志,又一赤。爲宋木,又〼(甲三220+零343)


[例13]  以(害)、酄回二人受二攻婁連爲攻人(甲三294、零334)


[例14]  〼吴殹無一赤,又,又弇,又(雁)首。吴憙,二赤,弇〼(甲三203)


[例15]  〼某(榗)、冬(終)御釮受十,又二赤;或受三,二赤〼(甲三224)


除例11外,其它皆是“某人+受+數字+度量單位”格式。按董珊的分析,施動者有四種情形:①一個人“受”,如例12宋良志、例14吴憙;②甲爲乙“受”,如例12“李爲宋木”、例13“攻婁連爲攻人”;③甲、乙一起“受”,如例13“、酄回二人”;④二人兩次“受”,如例15中“或”即再次。數字後的度量單位,從大到小爲:(18L)、赤(4.5L)、、弇(562.5 ml)、首(500ml),簡中以下單位皆省略了數量“一”。[26]關於“受”字,董珊讀作“授”,并將例11的“”釋爲“鹽”,認爲諸例中的“某人”(如例13“攻人”)身份是官吏,授鹽行爲即這些官員用鹽作賻贈物,類似向墓主平夜君繳納人頭稅。[27]但宋華强在參酌胡平生、邴尚白、彭浩等學者的意見後認爲:“受”,從“甲爲乙受若干”辭例看,宜理解爲接受;“”,應該就是所受之物,係顆粒狀,它與同批簿書中“〼三人之飤□〼”(甲三255)的“飤”一樣,指某種糧食,讀作“餉”;這些人“受餉”,可能因其參加了平夜君的喪事。[28]按,綜合時代背景及簡文研判,宋説合理,今作三點補充論證。其一,用鹽賻葬説無法從傳世及大量出土賵賻資料中找到佐證;[29]且大規模以鹽充當支付手段,與既有的先秦貨幣史認識不符。其二,諸例中“受”的施動者“某人”與其看作官吏,毋寧更接近“食官”的工匠。據彭浩、賈連敏及董珊考訂,例13“攻婁連爲攻人”之“攻”讀“工”或“”,前者指手工技師,後者指負責祭祀之人;簡甲三244“人”是陶人;簡甲三92“長人”爲掌管場圃者,負責“委積珍物”。[30]從職事看,這些人都有可能爲墓主送葬出過力。其三,董、宋二文都主張“受”的賓語是“”,例11云“所受於”,同時還有“甲爲乙受”、二人兩次“受”,語法上“受”祗能解成接受。


以上討論,囊括了楚官文書簡中幾乎所有的授受之“受”及其重要争議,[31]蔽言之,“受”都指接受。如果考慮到楚簡難解,更保守地評估,也能歸納如下幾項:(1)絶大部分用例指接受,其中包括制度性專用詞,高頻且明確。(2)存在“舍—受”對言,并會用到上對下情境中。(3)有“受/飤+某物”之類從獲得者立場説的格式。(4)讀“受”作“授”的觀點或止於猜測(無論證),或很難通過制度、辭例等層面的檢驗。因此至少可以斷言,前4世紀下葉的楚國官文書已經顯出將“受”偏用作接受的傾向。


結合楚簡看,秦、漢初官文書那種嚴格將“受”用作接受的現象不是特例,在近百年前已能找到模型。目下,尚未發現楚、秦之間有傳承關係,應理解爲各自文書實踐積累起來的共識。限於主客觀條件,這裏不擬進一步上溯,至於官文書如何逐步斥退“受”的授予義,祗好俟諸來日。


三  漢官文書中“授”字之出現及用法

如引言所述,秦及漢初官文書换用多個字取代了“受”的給予義,而從西漢中期以降的居延簡看,這時官文書、乃至詔書中確已出現“授”,且和“受”對言。其間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居延簡中“授—受”對言是否如後世這樣普遍?本節試作説明。


    工藤元男等曾指出,“授”字初見於漢初馬王堆帛書。[32]驗諸近年新刊秦簡,其觀點仍然有效,大約是高祖時期纔流行的。進一步的問題是“授”如何使用。[33]今輯録已刊西漢前中期的相關資料來觀察。

一望即知,最初用到“授”字的均屬書籍。“授”都表示授予,所接賓語也都比較抽象,甚至帶有神聖性。如較早的馬王堆帛書諸例,自然層面有季候序位,人事層面有權威、名分;稍晚些的銀雀山、北大漢簡,出現了政令或官職。這種抽象印象,倘若對照同批文獻中仍寫作“受”形、但用作“授”的例子,會更加深刻:

例A’的抄寫應早於漢,不清楚那時是否已有“授”字,姑且擱置;其他幾例的賓語都是具體物品,多具實用功能。特别是北大簡《周馴》,書體係成熟漢隸,學者推斷抄寫的上限應在漢武帝太始年間(前96—前93),内容也被漢人改編過,[39]篇中類似E’的文句反復出現十餘次,皆未用“授”,而就在同篇,却兩見“授之相”(表1例G),對比鮮明。大致言之,“授”字出現後率先用於典籍,賓語多屬抽象的、或帶有神聖性的事物,[40]漢初至武帝後期的書籍簡中“受”仍承擔實用性物品的給予義。


上述認識,有助於理解官文書中“授”的使用。管見最早例子,出現在漢武帝時。據《漢書·公孫弘傳》,元朔年間公孫弘任丞相,武帝加封爲平津侯,詔書中説“蓋古者任賢而序位,量能以授官”。[41]《史記·封禪書》載武帝至郊、泰山贊饗太一時,分别也有“天始以寶鼎神策授皇帝”“天增授皇帝太元神策”之語。[42]這兩例“授”尚未看到後人改寫的迹象,如確能反映原貌,其所帶事物和表1引文接近。此外,西北漢簡官文書中“授”字更直接,今各舉典型者示例:[43]


[例16]  大皇大后詔曰:……欽順陰陽,敬民時。(懸泉月令詔條Ⅰ—Ⅱ[44])


[例17]  官先夏至一日,以除隧取火,中二=千=石=官在長安、雲陽者,其民皆,以日至易故火,庚戌寢兵、不聽事,盡甲寅五日。臣請布,臣□昧死以聞。(居延舊5.10[45])


[例18]  敦煌縣斗食令史萬乘里大夫王甲自占書功勞                                              AⅠ

           爲敦煌少内嗇夫十月               AⅡ

           爲敦煌斗食令史一歲               AⅢ

           凡爲吏一歲十月       ·應令       AⅣ

           大凡勞一歲十月                     AⅤ

           今爲敦煌縣斗食令史一歲十月    AⅥ

           ……

         某年某日以脩行書次除爲某官佐若干歲月日                                                                              CⅡ

        某月某日以功次遷爲少内嗇夫十月某年某月                                                                                CⅢ

        某日令甲以能授甲爲令史  ·産某郡某縣                                                                                    CⅣ

        列上各案                                 CⅤ

        占本始四年功勞訖十月晦某日                                                                                                CⅥ

         (懸泉貳Ⅰ91DXT0309③:49正[46])


[例19]  〼□午朔辛酉渠井隧長成敢言之:迺五鳳四年五月中,除爲殄北□□〼 Ⅰ

五年正月中爲甲渠誠北隧長,至甘露元年六月中爲殄北塞外渠隧長。成去甲渠□〼 Ⅱ (居延舊3.14)


[例20]  出麥四斗   君倩 (削衣) (懸泉壹Ⅰ90DXT0116②:37)


例16是“授”民時,居延新簡E.P.T4:16也有同類殘文。[47]對比秦始皇瑯琊臺刻石“節事以時”看,[48]漢代詔書稱“敬授民時”恐怕是尊崇儒術後的新現象。例17是著名的元康五年(前61)改火詔書,“授”的是當年新火,[49]明確出現了“授—受”對言。例18是自占功勞文書的模板,同探坑所出懸泉貳Ⅰ91DX T0309③:256内容近似,[50]亦見“〼食令史大夫王甲授”。例18“令甲以能授甲爲令史”,或許能和例19“授某隧長”呼應;反面的例子,可找到居延舊簡118.5“能不宜其官,以令换爲橐他石南亭長”。不過,像例19這樣的“授+某官”,在西北簡中爲例甚少,[51]遠遜於“除”“遷”;若從“以能授+某官”著眼,其實例在西北簡更難覓蹤迹,尹灣漢簡《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所載各種任官途徑亦未見到。[52]就基層官吏除任而言,“授”恐怕是特殊場合纔使用的。例20是一枚削衣,“出麥”按理對應“付某人”或“某人受”,“授”字容或因寫錯而刮去。歸納起來,西北漢簡官文書中的“授”仍未越出表1的範疇。


從出土書籍類簡看,西漢中期以降,儒學典籍顯示了用“授”逐步替代“受({授})”的趨勢。如宣帝五鳳三年(前55)下葬的定州八角廊M40漢墓《儒家者言》第21章云“[於魯](684)……[□□]如趨,授(982)……臣敢不趨乎!君之(641)……受(授)敝卑,臣敢(642)”,[53]“授”“受(授)”并見。[54]到西漢後期的武威簡本《儀禮》,已系統地引入“授”,所帶賓語多屬實物,如甲本《特牲》:“宗人東面取巾,振之三,南面授尸。卒,執巾者受”(49)、《少牢》“祝酌授尸。賓拜受爵”(40)、《有司》“宰授几,主人受”(5)等,[55]“授”“受”頻繁往復。《儀禮》舊抄本中,應是用“受”字兼表施、受二義,這裏引入“授”以區别接受之“受”,顯然更方便閲讀。對比之下,目前已公布的同時期、乃至東漢中後期幾批官文書簡中,“授”字却仍舊罕見,像例17那種“授—受”對言也是孤例。質言之,“授”的出現,并未結構性改變官文書自秦、漢初延續下來的施受用詞格局。

二〇二二年十月初稿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補訂


【附記】

小文補訂時吸收了匿審專家的意見,謹致謝忱。


[1]拙撰:《秦、漢初律令“受”字用法的特殊性——兼論“受”的制度功能》,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編《出土文獻研究》第21輯,上海:中西書局,2022。

[2]包山M2的下葬年代,參湖北省荆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330-333頁。葛陵簡年代,參宋華强《平夜君成的世系及葛陵簡年代下限的考訂》(初刊2007),收入其著《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113-135頁。本文引包山、葛陵及曾侯乙、郭店等楚簡,除特别説明外,皆據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十四種]》,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

[3]白於藍輯録郭店、上博及清華楚簡壹至陸中“受”用作授予者12例,見《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171頁。比較典型的是清華楚簡叁《赤之集湯之屋》:“少(小)臣自堂下受(授)紝巟(羹)。紝巟受少(小)臣而嘗之……少(小)臣受亓(其)余(餘)而嘗之”(3—4),文中“受(授)”“受”相對,同時出現。引文見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上海:中西書局,2012,167頁。

[4]凡兩例,分别爲“苛郙受:一(笮)”(277)、“(舒)寅受一正車”(牘1),學界對兩處“受”讀作“授”看法基本一致。不過須指出,據已公布資料看,包山簡這種“某人+受+賻贈物”未必是戰國楚地賻贈記録的常用格式。如曾侯乙墓遣策多寫作“某人(之)++賻贈物”,“”義類似賵、贈,參裘錫圭《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文物》1979年第7期,26頁。更普遍的寫法是“某人(之)+賻贈物”,如曾侯乙墓遣策簡193、194;長沙仰天湖M25遣策簡1、2、3、27;天星觀M1遣策圖32簡1,見湖北省荆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天星觀1號楚墓》,《考古學報》1982年第1期,109頁;望山橋M1遣策簡6,見荆州博物館《湖北荆州望山橋一號楚墓發掘簡報》,《文物》2017年第2期,35頁。這些簡中都未用到“受”({授})字。

[5]此處斷句從[日]廣瀨薰雄《楚國行書制度管窺》,收入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6輯,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203、210頁。

[6]釋文據後注引單育辰文稍作調整。

[7]“受”簡文意,從陳偉《關於包山“受期”簡的讀解》,《江漢考古》1993年第1期,75-79頁;同氏《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40、49-57頁。學界對“受”一詞的認識過程,略見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十四種]》,24-25頁;朱曉雪《包山楚簡綜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27-31、141-142頁。

[8]陳偉:《包山楚簡初探》,61-62頁;[日]廣瀨薰雄:《楚國行書制度管窺》,203-204、210頁。

[9]分别見陳偉《包山楚簡初探》,38-39、52頁;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十四種]》,80頁注釋33。

[10]文脈疏通,大體據單育辰《包山簡案例研究兩則》,《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第1期,66-68頁。

[11]吴鎮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3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引文中簡稱“初編”。

[12]“”字讀作“槫”,“槫飤”即“傳食”,説詳朱德熙、李家浩《鄂君啓節考釋(八篇)》(初刊1989),收入《朱德熙文集》第5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99-200頁。然須指出,朱、李文引漢簡“舍傳舍”等詞例,將鄂君啓節“舍槫飤”之“舍”理解爲住宿,則不妥。從結構看,漢簡作“舍傳+舍”,而鄂君啓節作“舍槫+飤”,區别明顯;從詞例看,楚官文書中用“舍”表示給予,用“居”或“凥”表示臨時居住(分别見包山簡和鄂君啓節,參陳偉《包山楚簡初探》,128-129頁),未見以“舍”作住宿的情况。故“舍槫飤”之“舍”應指給予。

[13]“屯”直譯爲“全”或“各”,説詳朱德熙《説“屯(純)、鎮、衠”——爲<唐蘭先生紀念論文集>作》(初刊1988),收入《朱德熙文集》第5卷,173-175、178頁;陳偉《讀新蔡簡札記》(初刊2006),收入其著《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90-92頁。

[14]李家浩:《傳賃龍節銘文考釋——戰國符節銘文研究之三》(初刊1998),《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09頁。

[15]“飤田”的闡釋,詳李學勤《包山楚簡中的土地買賣》(初刊1992),收入其著《綴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52-155頁。

[16]《春秋左傳正義》卷五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七,北京:中華書局影印,2009,4682-4683頁。

[17]“早暮”、“救”的解釋,見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十四種]》,40頁注釋74。

[18]陳偉:《包山楚簡初探》,90頁。

[19]參見陳偉《包山楚簡初探》,115-120頁;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初刊1996),收入其著《朋齋學術文集——戰國竹書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522-523、534-535頁。

[20]分别見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初刊1994),修訂收入《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136頁;陳偉《包山楚簡初探》,117-118頁;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534頁。

[21]參周波《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12,125-126頁。

[22]周鳳五認爲,宋强被從鑄劍工坊開除,轉而隸屬中酴,很可能就此成爲給事宫中的奴隸,見《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534-535頁。可作參考。

[23]關於“葆”名籍,參沈剛《西北漢簡中的“葆”》,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二〇一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124-133頁。借貸、貰買契約中的“任者”,主要功能是保證債務人不逃亡,可能不涉及債務人無力償還時的代償,説見[日]鷹取祐司《秦漢官文書の基礎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5,557頁。

[24]諸條文大致的歸納,參沈剛《簡牘所見秦代地方職官選任》,《歷史研究》2017年第4期,184-186頁。

[25]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肆)》,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

[26]董珊:《楚簡簿記與楚國量制研究》,《考古學報》2010年第2期,174、194、202-203頁。

[27]董珊:《楚簡簿記與楚國量制研究》,202-203頁。

[28]宋華强:《新蔡葛陵楚簡初探》,105-112頁。

[29]賵賻資料的梳理,可參謝雅妍《戰國遣策與楚地墓葬所見的賵賻現象新探》,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等編《古代文明》第15卷(2021年7月),123-126、149-152頁。

[30]“攻”字的理解,參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十四種]》,562頁注釋6、536頁注釋59,該部分作者係彭浩、賈連敏。“”及“長人”的解讀,見董珊《楚簡簿記與楚國量制研究》,203頁。

[31]唯一條材料未能置論,即包山簡《集箸》“其溺典,新官帀(師)瑗、新官令越……新官連囂郙趞、奔得受之”(5—6)的“受”。目前學界多認爲該“受”字表示接受文書,如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135頁;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520頁。僅陳偉懷疑讀作“授”,但無申述,見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十四種]》,9頁注釋10。因本案中有幾處關鍵文字難以確考,且“接受”説可通,姑從原字讀。

[32][日]工藤元男編:《睡虎地秦簡訳注―秦律十八種・効律・秦律雑抄―》,東京:汲古書院,2018,140頁,該部分係柿沼陽平執筆。

[33]從字體看,帛書中出現“授”的最早篇目是《九主》,裘錫圭、郭永秉推測抄寫於高祖末年以前,而字體接近睡虎地秦簡、寫成較早的《胎産書》裏還用“受”表示給予,未見“授”,可作斷代參考。裘、郭説見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肆)》,北京:中華書局,2014,1頁;《胎産書》字體及年代估測,見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出版説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3頁。

[34]資料據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壹][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010,原釋文以“……”表示斷簡處改作“〼”,下吴九龍書同;吴九龍釋《銀雀山漢簡釋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該書無圖版核對;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便宜上,除個别牽涉討論者外,皆删去原釋文中用括號括注的今字,表2同。

[35]整理小組注引《管子·明法解》云:“故人主專以其威勢予人,則必有劫殺之患。專以其法制予人,則必有亂亡之禍。如此者,亡主之道也。故《明法》曰:專授則失”,見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31頁注釋8。由此可推知《九主》“授”的賓語。

[36]整理者云:“正,長也。一説當讀爲‘政’”,見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壹]》,70頁注釋4。

[37]該處文字連劭名連上句讀,斷作“若反景之君之勝上者,必其法失之地,觀其野以授其國,可以錯兵”(2092—2093),見《銀雀山漢簡<占書>述略》,《考古》2007年第8期,62頁。

[38]“士”下殘缺,整理小組指出,此段與《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師内御,總别列爵,論賢不肖士吏,賦秘賜賞於四境之内”相似,見《銀雀山漢墓竹簡[貳]》225頁注釋3。故本例“授”所帶賓語或許和《五行》中“賦”的相當。

[39]説詳蘇建洲《論<北大漢簡(叁)·周馴>的抄本年代、底本來源以及成篇過程》,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11輯,上海:中西書局,2017,266-294頁。

[40]宣帝時期海昏侯墓出土《保傅》中有“殷周而始君爲天子,纍世相授;秦爲天子,一世而亡”(B組,934Ⅶ區-2),“授”的賓語是君位,也屬於此類。釋文據韓巍《海昏竹書<保傅>初探》,收入朱鳳瀚主編《海昏簡牘初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112頁,書中未附圖版。

[41]《漢書》卷五八,北京:中華書局,1962,2620頁。

[42]《史記》卷二八,北京:中華書局,1982,1395、1401頁。

[43]須説明,肩水金關漢簡有“〼□授捾毋冠,習傷,大始二年六月戊辰〼”(壹73EJT9:227),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等編《肩水金關漢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1。按,“授”或許讀作“綬”,因簡殘無法確論。另,斯坦因所獲敦煌漢簡中有“〼□對,吏江涼相拊授,官雜〼”(D2415A),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敦煌漢簡》,北京:中華書局,1991。今察“授”字的圖版“”,實應改釋爲“綬”,亦排除。圖版據[日]大庭脩《大英図書館蔵敦煌漢簡》,京都:同朋舎,1990,P1.68頁,此簡在大庭脩書編號爲928A。

[44]中國文物研究所等編:《敦煌懸泉月令詔條》,北京:中華書局,2001,4頁。

[45]簡牘整理小組編:《居延漢簡(壹)(貳)》,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4、2015。

[46]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懸泉漢簡(壹)(貳)》,上海:中西書局,2019、2020。

[47]張德芳主編:《居延新簡集釋(一)》,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

[48]《史記》卷六,245頁。類似表達還見於《漢書》卷七四《魏相傳》“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時,節授民事”,3139頁。

[49]詔書册復原,詳[日]大庭脩著,徐世虹等譯《秦漢法制史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7,163-171頁。簡中所説改火習俗,詳裘錫圭《寒食與改火——介子推焚死傳説研究》(初刊1990),收入其著《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537-539頁。

[50]張俊民曾對兩簡内容做過簡潔介紹,見其著《敦煌懸泉置出土文書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5,410-414頁。

[51]大川俊隆對諸例做過簡單歸納,見[日]冨谷至編,張西艷譯《漢簡語彙考證》,上海:中西書局,2018,168-170頁。

[52]趙寵亮歸納的西北簡所見官吏除任、轉遷,無“以能”的情况,參其著《行役戍備:河西漢塞吏卒的屯戍生活》,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144-150頁。尹灣簡資料,可參廖伯源《漢代仕進制度新考》,收入其著《簡牘與制度(增訂版):尹灣漢墓簡牘官文書考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14-15、18-19、21-23、26-27、29頁。

[53]釋文見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儒家者言>釋文》,《文物》1981年第8期,18-19頁;圖版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縣40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8期,9頁,簡982、642的圖版編號分别爲81、83。劉凡超業已指出,簡982中“授”字《釋文》誤作“受”,見《定州漢簡<儒家者言>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白國紅),2012年5月,5頁,今徑改正。

[54]也須指出,同墓出土《論語·子路》有“子曰:‘誦《詩》三百,受(授)之政,不……奚以爲”(328—329),仍用“受”作“授”,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定州漢墓竹簡·論語》,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59頁。

[55]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武威漢簡》,北京:中華書局,2005。


原文刊于:《简帛研究》2023年第1期

先秦秦汉史
先秦秦汉史研究,先秦秦汉史讨论,学术与随笔,讨论与共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