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聞】王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

学术   2024-11-03 23:11   中国台湾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


“好古敏求”名家讲坛第一场


主讲人:王巍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


主持人:刘钊 教授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


讲座时间:2024年11月5日(周二) 15:00—17:00


讲座地点: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104


主讲人简介

王巍,汉族。1954年5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著名考古学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日本双博士。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兼考古学科评议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考古专家组组长。中宣部、中国文联和央广总台特聘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前和夏商周考古、东亚地区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等。从事考古发掘研究超过42年,曾主持了河南偃师商城宫城内宫殿区、殷墟铸铜遗址和陕西周原西周宫殿基址等考古发掘项目,是迄今为止唯一曾三次获得田野考古奖的中国考古学家。发表论著十余部,论文一百数十篇。


担任国家“十五至十三五”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率领二十多个学科、六十多个单位的400多位专家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以坚实的考古材料和综合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辉煌成就,并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022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王巍讲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


2012年起,任总领队先后带队赴乌兹别克斯坦、洪都拉斯和埃及发掘丝绸之路沿线古代城址、玛雅文明贵族墓地及古埃及神庙遗址。


内容提要

2002年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探源工程”)开始了预备性研究,2004年春,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一项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级研究,从正式启动算起,到今年整整20周年。这20年间,探源工程在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参加工程的近20个学科(几乎涵盖了所有自然科学大的学科)的近400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秉持“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围绕公元前3500到公元前1500年期间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并对这些遗址周边的聚落群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对各个区域的文明化进程、环境背景、生业形态、社会分化、相互交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模式与机制、道路与特点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工程冲破“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根据中国的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以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按照这一标准,工程提出,在距今5100年到4300年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阶段;提出了在距今55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已经出现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权贵阶层垄断了祭神的权力和军事指挥权。与此同时,的社会上层之间,形成密切交流,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持有者尊贵身份的礼制。各个区域文明之间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距今4500年前,通过与域外其他文明之间交流互动,从西亚地区接受了小麦、黄牛、绵羊、冶金术等先进的文化因素,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距今4300年至4100年前,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夏王朝建立后,经过约200年的发展,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建造了同时期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都邑,形成择中建都的都城选址,择中立宫和中轴线的宫室布局理念、以范铸法铸造青铜容器的工艺技术和由青铜器和玉器以及铃和磬构成的礼乐器,形成一整套礼仪制度。这些礼器及其蕴含的礼仪观念向四方辐射,形成范围广大的中华文化影响圈。至此,中华文明从距今5000到4000年期间的各区域古国文明各自起源发展,交流共进,转变为以中原王朝为引领王国文明新阶段。



本讲座为线下讲座,无法提供直播服务,欢迎到会场听讲。

 本文转载自“古文字微刊”微信公众号,特此致谢!

先秦秦汉史
先秦秦汉史研究,先秦秦汉史讨论,学术与随笔,讨论与共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