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个童生通过院试成为生员(秀才)后,理论上是要进入各省的府、州、县学进行深造,以备来年的乡试。秀才要想在乡试中脱颖而出,靠自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在名师的指导下,尤其是需要有丰富科举经历的老师予以教导,通过系统的训练才有机会成为举人。清乾隆年间,顺昌学子求学热情高涨,彼时顺昌城内仅有一个二贤书院,学位有限。面对这一矛盾,新建书院和增加现有书院学位数就是唯一的解决途径。从事实来说,顺昌也是这么做的:清乾隆十四年(1749),时任署令张元芝建华阳书院于县治右(即今县政府北面);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陈锳扩建了二贤书院。
新建的华阳书院实行官学管理模式,是清代顺昌县内规模最大的书院。“华阳”主要取义华阳山,华阳山地处双溪街道下沙村黄坑畲族自然村,距顺昌县城仅6公里。历史上华阳山被顺昌人尊为“祖山”,乃落入“仙源”(仙源都)之地的神山。宋代山脚下设有驿站名高沙铺,故华阳山也早为人们所熟知,并成为当地官员文人登临玩赏之地,留下数十首咏颂华阳山的诗词。将书院与祖山并列,可见当时官府对华阳书院建设的重视,书院一经建成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顺昌的最高学府。在书院院长人选上,重金聘请乾隆六年举人考试第4名的萧文光为山长。从县志中“扩修华阳书院,甚著力。”的描述可以看出是一位爱岗、敬业、有为、有才的好校长。
在书院的选址上,筹建班子也进行了集思广益,经综合比选,大家一致同意选址于原六贤书院旧址上(即今文博苑小区)。从历史传承上来说,明正德十五年(1520),知县马性鲁迁六贤书院于县治西资胜寺旧基,并易名为二贤书院,原六贤书院则辟为乡贤祠,该地自古就是书院用地,因而能得到广大学子的认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书院南面为县衙所在地(即今县政府),书院紧贴县衙,官学地位一目了然;东面为儒学所在地(即今县实验小学),顺昌儒学自北宋元丰元年(1078)一直在此,系古时教育主管部门,左为孔子庙,右为儒学,教谕、训导等教学之官皆在此办公,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直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眼皮底下,因而教风正、学风浓。书院北面为顺昌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两个寺庙东岳宫、正识寺,方便学子择清幽处刻苦攻读或与若干同学研讨交流。
基于上述因素,华阳书院一经建成,就成了当之无愧的顺昌最高学府。从清乾隆《顺昌县志》附的华阳书院手绘图(见图①②)来看,书院四周筑以围墙,自书院大门入,正对着的就是书院主体建筑,主体建筑呈“回”字形结构,教室主要分布于主体建筑北面,有三进连廊式。校园环境优美,主体建筑四周建有若干凉亭供师生交流思想、研讨学术。空地上遍植花草、名木,还建有观赏鱼池,供师生课余时间休闲、游玩。
图①
图②
书院一流的硬件环境、严谨的治学方针、优秀的师资团队、浓厚的学习氛围、较高的中举几率吸引各地学子纷至沓来,书院学位很快一位难求。面对供需矛盾,新建书院或增加现有书院学位数又成了摆在当政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时任知县陈锳“予与多士谋”,决定扩建书院。书院建成14年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陈锳对书院进行扩建。“适太学张君正源肩诸兴作,因请并任其事”,由监生张正源担任负责人,张正源在书院左侧独资捐建了涵清阁。在知县陈锳作的《重修华阳书院记》和《涵清阁碑》文中。说起扩建原因“邑故有华阳书院,湫隘不足以萃学子,且年久渐即倾圮,丹艧剥落”。在书院主体建筑完善上,前部萃英堂主要为老师授课之地,沿东西侧石阶而上在华阳书院中堂设六贤祠,左右翼两侧厢房则全部改为学员宿舍。在基础设施改善上,新建了步云亭、鉴亭、涵清阁,加固了与县衙紧邻的围墙。陈锳《涵清阁碑》还说明了“涵清”名字由来:望前山飞瀑,澄净若练,与阁之虚明,其气遥相吐纳,因颜曰“涵清”。道光十年(1830),因书院年久失修,知县陆嗣渊带头捐款倡议对华阳书院进行扩建翻新,在知县的带领下,顺昌城内的名士乡绅纷纷出钱出力,历时3月完成华阳书院扩建翻新工程,改涵清阁为魁星楼,“学舍倍增,藏修有地,见之者莫不怡然兴睪然望矣”,书院学位数翻倍,满足了学子求学之需。知县陆嗣渊作《重建华阳书院记》,说起翻修原因“顺邑华阳书院向本湫隘,久复倾圯。乾隆初年,太学生张君正源独任修之,焕然一新,视前轩敞。迄今六十余载,风雨飘摇,十不存一,岌岌乎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矣”。说起扩建设想“余览其制,前为讲习之地,后为祀贤之堂,左有亭池,足以游憇。式虽由旧,而建悉从新。”
作为官办的顺昌最高学府,华阳书院既有财政资金支持,还有民间乡绅捐助,因此书院的办学经费总体是充足的,学生不存在为学费、生活费发愁的情况。在这志书里也是多有记述的。知县陈锳《书院膏火学田记》载“良马之在廐也,适其闲圉,丰其刍粟,乃可一日千里,否则不窃辔而奔直庸驽等耳。”,说明官府对书院经费工作的重视。在民间捐资助学上,乾隆二十九年(1764),邑监李尔荣捐学田四十六亩九分五厘一毛三丝入华阳书院为膏火。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陈锳查明泮池有张正源在负责修葺,因此乾隆十五年(1750)购置的专用于泮池维护的学田(年收谷一十六石)田租归入华阳书院,以为诸生膏火。乾隆三十年(1765),顺阳乡张廷根捐田米四十石,年收谷四十担。乾隆五十七年(1792),何德应捐膏火田谷九石七斗三升。乾隆五十八年(1793),杨声明捐膏火田谷十九石二斗。嘉庆五年(1800),监生李思贻捐膏火田谷一石三斗。清道光版《顺昌县志》载“书院现有公项银一百三十六两,输息为膏火”,也证明了华阳书院的办学经费是有保障的。
光绪三十年(1904)八月,高登鲤、卢榕材、游德仁、高世恩、吴绍贤等知道科举制度即将废除,开展新式教育才能顺应潮流,于是与县知事刘念慈商议,将华阳书院改为县立兴文完全小学校,推选高登鲤任校长。据统计,自乾隆十四年(1749)至光绪三十年(1904),顺昌共考中举人23人、恩贡33人、拔贡25人、副贡8人、岁贡150人、优贡3人、例贡284人。至此,华阳书院完成为封建科举制度培养人才的使命,转为国家培养全方位发展人才。
“走进闽北古书院”系列
未完待续……
责编:张旭东
编审:罗勇安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