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炎

文摘   2024-10-16 17:21   陕西  

       一例典型的缺血性肠炎



01

病史:女性,52岁,间断腹痛1周;

02

肠镜检查



肠镜结果:可见横结肠、降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及糜烂。


03

病理活检:横结肠1块、降结肠2块


横结肠:低倍镜下见腺体萎缩、小而密集


横结肠:中倍镜下可见腺体的杯状细胞明显减少、消失


横结肠:黏膜表面糜烂,淋巴浆细胞浸润不明显


横结肠:高倍镜下黏膜间质玻璃样变性


横结肠:高倍镜下间质内可见出血


结肠:黏膜固有层间质内也有出血


横结肠:出血范围很广泛,累及整个黏膜固有层


降结肠:其中一块组织同样可以看到腺体萎缩,小而一致


降结肠:少许淋巴浆细胞浸润


降结肠:黏膜层内间质少许出血,杯状细胞明显减少


降结肠:另一块组织黏膜表面糜烂,固有层腺体明显萎缩、减少


降结肠:间质内玻璃样变性


降结肠:黏膜下层小血管增生并可见血栓形成


病理诊断:“横结肠”活检组织,小块黏膜轻度慢性炎,活动(+),可见腺体萎缩,小而密集,无杯状细胞,间质可见出血及玻璃样变性,可符合缺血性肠炎病理改变。

                   “降结肠”活检组织,小块黏膜轻度慢性炎,活动(+++),腺体萎缩,小而密集,杯状细胞明显减少,间质出血及玻璃样变性,黏膜下层小血管增生及血栓形成,可符合缺血性肠炎病理改变。

    缺血性肠炎
病因

由于结肠缺血导致结肠短暂或永久的缺血性损伤。好发于脾曲的Griffith点和直乙交界的Sudeck点。

危险因素包括了影响血液流速的因素,如潜在血管疾病形成的栓子、房颤或高凝状态导致的血栓,或因心力衰竭、应用可卡因或败血症导致血液流速降低而形成的血栓。

临床表现

常表现为腹痛和血便,轻者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或里急后重。这些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诊断起来比较困难。

诊断

内镜检查是确诊的最佳方法。临床可进行乙状结肠软镜检查或结肠镜检查,观察结肠粘膜情况。内镜下提示缺血肠管和正常肠管分界清楚。轻症可见黏膜水肿、瘀点和溃疡。粘膜单条溃疡带征(沿结肠纵轴的线性溃疡区域)是本病的特征,但是比较罕见。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看到肠腺体萎缩,小而密集,杯状细胞明显减少,间质出血及玻璃样变性,黏膜下层小血管增生及血栓形成。

治疗

保守治疗轻中度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首予以静脉补液治疗和肠道休息。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缺血性结肠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临床状况决定手术的方式。

三二〇一医院病理科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年的病理小课堂
主要分享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宝贵病例、学习一些病理的小知识以及个人在诊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也希望看到的同仁们能够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