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大团队介绍
中山大学生态学科肇始于1924年建校之初的生物学系,以蒲蛰龙院士和张宏达教授等为代表的前辈学者,奠定了中大生态与进化研究的基础。依托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进化与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广东黑石顶地带与非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广东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共建)、生物多样性演化与保护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在生物多样性形成、演化、维持、保护等领域引领学科发展,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和学科在教育部多轮学科评估中,生态学科均为全国并列第一或A+,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强基计划”。
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团队围绕生物多样性的分类、进化、维持、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通过创新团队组织实施,形成了以吴仲义、施苏华、彭少麟、余世孝、贺雄雷等资深教授,范朋飞、张鹏、谢强、张健、刘徐兵、何子文等青年骨干为主体的研究队伍。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3人,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7人。
广州南校区的达尔文广场
广州南校区新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生命科学楼群
二.博士后招聘方向
生态与进化大团队拟在以下方向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4-6名:
范朋飞课题组(野生动物行为与保护):结合人工智能研究灵长类动物的移动和通讯行为。结合传统的行为观察、卫星定位项圈、手动和自动录音,课题组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动物移动和鸣声数据,希望结合AI进一步探索行为的机制,并为濒危灵长类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张健课题组(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学、生态信息学):结合大尺度生物多样性大数据,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丧失机制;以亚热带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为基础,开展海拔梯度、纬度梯度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研究;借助无人机、航空遥感等手段,结合长期地面监测数据,开展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工作。
刘徐兵课题组(生物多样性、群落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植物-土壤反馈驱动的森林群落物种共存。依托广东黑石顶教育部野外站,通过野外原位及温室内控制性幼苗盆栽实验,结合同位素示踪、菌根纯培养等技术,开展植物-菌根真菌互利共生如何调节森林群落物种共存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实验研究。
张鹏课题组(动物拟态的基因组机制):本项目将紧密围绕动物拟态现象产生的遗传机制这一核心科学问题,通过对拟态动物类群代表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群体基因组学分析、功能实验验证等手段,寻找与其拟态适应性演化相关的基因组区域、表达调控元件、调控通路与基因网络,阐明目标动物类群拟态多样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三.课题组简介
范朋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灵长类学分会副理事长,兽类学会理事,动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保护生物学会委员。长期从事我国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主要是各种长臂猿的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命名了白颊猕猴和天行长臂猿两个新物种。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灵长类动物的觅食、鸣叫和移动等行为,试图通过AI更好地理解动物行为的内在机制。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One Earth, Current Biology, Conservation Biology, Proceedings B等相关领域的旗舰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担任Zoological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等6个期刊的副主编或者编委,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组部青年拔尖计划,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2021年获得中国动物学会长隆奖。
张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2013 年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2016 年分别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丹麦奥胡思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宏生态学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Ecology Letters、Journal of Ec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他合作文章50余篇。现任《生物多样性》副主编,Ecography、Remote Sensing i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应用生态学报》编委、《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英文版青年编委。更多信息请见:https://ecoinfor.github.io。
刘徐兵,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中山大学生态学系主任、生科院院长助理,生物多样性演化与保护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PI。2008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并于2013年分别获得中山大学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群落生态学研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群落学调查和控制性幼苗盆栽实验,从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构建和多样性维持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Ecology Letters, Ecology, Journal of Ec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权威杂志,现任《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期刊编委。
张鹏,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生物地理学分会副理事长。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中组部青年拔尖计划、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计划资助。多年来一直从事动物进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分子进化、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实验室主要基于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研究物种间、种群间、个体间、基因间的进化历史,揭示动物适应性性状产生的遗传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Systematic Biology、MBE、MPE等进化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杂志。
四.博士后基本要求
1.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具有生态学、生物学、遥感科学、林学、自然地理学等博士学位;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生态与进化相关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一篇及以上;
3.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水平。
五.岗位待遇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岗位薪酬及福利待遇,薪酬待遇不低于25-30万元/年(含五险二金);特别优秀者可申请我校“逸仙博士后”项目(详见:https://rcb.sysu.edu.cn/article/547),薪酬待遇不低于50万元/年(含五险二金)。
2. 工作地点为中山大学南校区(广州海珠区),学校提供校内博士后公寓,居住条件良好;
3. 为子女就读中山大学附属学校提供便利;
4. 工作期限2-3年,期限届满后,研究成果突出者可申请应聘中山大学教师职务。
六、联系方式
感兴趣的申请人请将详细简历(含教育背景、研究兴趣、论文发表等)通过邮件发送至:
范朋飞:fanpf@mail.sysu.edu.cn
张健:zhangjian6@mail.sysu.edu.cn
刘徐兵:liuxubing@mail.sysu.edu.cn
张鹏:zhangp35@mail.sysu.edu.cn
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后申请-姓名”。我们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进一步联系初审合格者以确定面试时间等事宜。初审未通过者恕不通知。申请材料严格保密。该招聘启事有效期至招到合适人员为止。
纸刊购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