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imetics|刘阳团队揭示雨燕的飞行秘密:V型翅膀结构助力稳定饮水

学术   2024-07-31 20:53   北京  

    雨燕的飞行能力非同寻常,它们能够在不间断飞行数月的情况下完成数千英里的迁徙。然而,在这样长时间的飞行中,雨燕需要定期饮水以维持其新陈代谢功能。尽管这种行为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涉及复杂的飞行动力学和平衡控制。近期,相关研究揭示了雨燕在飞行中饮水的神奇机制。雨燕以其卓越的飞行能力和长距离迁徙而闻名,但它们在飞行过程中如何保持平衡并安全地饮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研究人员通过高速摄影手段和精细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奥秘。研究结果以Swifts Form V-Shaped Wings While Dipping in Water to Fine-Tune Balance发表在BiomimeticsJCR一区,IF=3.4)上,中山大学博士生崔双伟为论文第一作者,本科生彭钟峻为共同作者,中山大学吴嘉宁副教授,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刘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 文 导 读



    通过高速度摄像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团队发现雨燕在接触水面时会采用一种独特的动态V型翅膀结构。这个V型结构能够在饮水过程中调节其角度,从而帮助雨燕保持飞行平衡。研究表明,V型翅膀的角度可以在30到60度之间

变化,有效地减少了饮水过程中产生的剩余力矩,使雨燕能够稳定地从水面获取水分。




    此次研究使用了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通过高速摄像记录雨燕的饮水过程,然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构建了精确的雨燕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详细分析了雨燕在不同翅膀角度下的受力情况,揭示了V型翅膀在维持飞行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对雨燕飞行行为的理解,还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灵感。研究团队认为,这种V型翅膀结构的动态调节机制可以应用于下一代无人飞行器的设计,使其在空中更具机动性和稳定性。



    这项研究成果在Biomimetics期刊发表,论文题为Swifts Form V-Shaped Wings While Dipping in Water to Fine-Tune Balance,由中山大学先进制造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和生态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以上工作得到了深圳市稳定支持计划的支持。

论 文 信 息

文章来源:仿生界面及智能制造实验室(公众号)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biomimetics9080457



纸刊购买方式

生物多样性期刊
及时更新我刊状态和每期目录,为读者提供便捷的论文查询平台,方便作者查询稿件状态以及专家和编委了解待办事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