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是共产党人
的灵魂所在
何为党员?就是做到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
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在宁夏能化公司
有这样一群党员
他们
在安全生产中勇担当
在降本增效中挑重担
在优化挖潜中勤动脑
在科技创新中不止步
现开设“我身边的党员”微信专栏
让我们
走进身边党员
倾听他们的故事
本期主题
降本增效,挑重担
“节”尽所能
“作为一名党员,更要想方设法降成本。”BDO运行部副主任师姬学刚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BDO 装置的 BYD 炔化单元工艺复杂,过滤器切换频繁,物料常被送去焚烧,成本居高不下。姬学刚面对单耗偏高的问题,揪心不已,他决心改变现状,提出“回收粗 BYD 提产增效”项目。他深入研究装置,发现第一排放槽的废液未接触空气且质量合格,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说干就干,他凭借丰富经验,巧妙利用原装置管线,带领团队精心铺设新管线。施工过程中,他亲自检查每一处焊接、每一个阀门,确保万无一失。管线投运后,效果显著。单套装置月回收粗 BYD 溶液约 30t,三套装置共约 90t/月,全年共可回收约 1080t,成功节能创效 367 万元。
精打细算
“降本增效,就要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吨蒸汽……开始”聚乙烯醇运行部聚乙烯醇装置的交接班会上,工艺管理成方超又开始念起“节约经”。作为一名党员,成方超带头过上了“紧日子”,一点一滴降本,一分一厘增效。脱盐水用量稍大了些,他要去查找原因;气温变化,他会联系班组随时调整冷冻水机组运行负荷;回收六塔开车周期长,他组织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缩短开车时间降低蒸汽消耗……包装单元的过渡料包装采用外覆膜优质包装袋,因为不能进行二次使用,只能作为低值废品处理,消耗费用高达22万元。成方超积极牵头组织,将过渡料、缺点料的优质包装袋“降级”,替换为普通白板包装袋,每只包装袋可节省1元,每年节约费用10余万元。
“紧”上发力
电气仪表中心仪表一班班长毛志强在班里是出了名的“抠门”,他经常埋头在废旧零部件中“寻宝”,拆卸修复故障设备。班组人员反映甲醇煤称重给料机控制器故障,需要进行更换。“如果能修复控制器,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故障,还可以解决无法找到原厂备件的难题。”毛志强把故障机备件“大卸八块”,先用酒精将粘附在电路板上的煤灰进行了清洗,再用万用表查看印刷电路板的通断,逐一排除故障,并解决了控制器按键失灵的问题。毛志强说:“‘过日子’就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党员班长的带动影响下,班组人员都在“紧”上发力,积极参与各项修旧利废活动,今年以来班组累计修复设备24项,节约成本21.2万元。
带头攻关
公用工程运行部运行四班值班长范登锋带领所在班组积极践行公司过“紧日子”号召,利用夜班小课堂、班会等,将相关文件进行解读,提升班员节能降耗意识。范登锋作为班里唯一的党员技师,他积极组织班组骨干成立小组,带头攻关。通过分析回用水机加池、高盐水高密池排泥情况、生化污泥进入离心机固含量等,确定影响能耗、物耗的关键指标及平衡点,并将任务分配到具体人员,对污水污泥处理装置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根据运行情况制定详细的调整方案。在他的组织引领下,通过在日常操作中分析总结,班组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优化方法,助力实现污泥含水率从去年的80%降至目前的75%,在四个运行班组中操作最佳,为有效降低污泥处理能耗物耗作出应有贡献。
勇当先锋
作为宋新庄煤矿采煤技术管理人员,陈红利将提高原煤产量和商品煤产率作为效益增长点。在煤质管理上,他从不敢大意,每月他多次深入采煤工作面现场进行取样化验原煤参数,精准下达原煤灰分考核指标,严格对承托方天地华泰原煤灰分超标考核,有力地形成煤质提升倒逼机制。他充分发挥技术指导生产作用,组织在工作面停采线位置进行三角煤回采,110303工作面多采出5000余吨原煤,110402工作面多回采2万吨原煤。为了延长设备使用周期,他积极参与采煤机党员示范机创建,通过加强采煤机司机教育培训、对采煤机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措施,使采煤机完好率保持98%以上,为全年超计划完成原煤产量任务提供了保障。扎根煤海,勇当降本增效先锋,陈红利一直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
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
不断加强党性休养
在工作中敢于站排头、当先锋
带动身边群众凝心聚力、振奋精神
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时刻以饱满的姿态和高昂的斗志
投入安全生产中
学习进行时
中国石化企业使命
为美好生活加油
以“为美好生活加油”为企业使命,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企业不懈追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更为充足、更为优质、更为绿色的能源化工产品和服务,坚持不懈为增进人民福让、促进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油助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紧扣党和国家所需 、人民群众所盼,把企业发展和奉献社会、造福人民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强大战略支撑力、强大民生保障力、强大精神感召力的中国石化。
策划丨党群工作部
素材丨韩海江、包振婉、梁晓静、孙家琪、梁燕
编辑|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