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安宁五校战略联盟”:构建区域院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开创甘肃高校融合集群发展先河

教育   2024-10-26 22:13   甘肃  

编者按: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积极践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方针,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保障体系建设。为全面展示学校自评自建工作成效,立体展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专题报道,集中宣传展示学校立德树人、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以教育强国、农业强国战略目标为牵引,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2012年以来,甘肃农业大学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需要,联合区域高校,建立了以安宁区5所高校为核心,10余所省属院校深度参与的“5+N”甘肃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简称“安宁五校战略联盟”。联盟高校由起初的安宁五校,扩展到“5+N”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现已覆盖全部省属院校,规模效应日益突显,为地方院校建立了“政府+高校”领导、“高校+高校”协同的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育人新范式。联盟充分发挥各高校优势特色,共享优质资源,创新合作机制,以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资源互享、教学互评”为抓手,历经十多年磨砺,构建出“五互”融通的本科教育教学协同育人新体系。通过整合各校资源建成了集86个特色专业、513门高质量课程、83个高水平教学团队、35个联合实践教学基地于一体的甘肃地方高校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平台。2023年依托“安宁五校战略联盟”申报的《“五互”融通、十年磨砺:甘肃地方高校协同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项目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实践基地共建共享

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合力




学校积极落实甘肃省教育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教学互评、资源互享、学位互授”实施办法,将联盟高校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各高校自主推荐的特色课程,全部纳入到校际课程互选范围。依托甘肃省智慧教育平台开放国家级、省级线上一流课程52门,组织学生跨校选课,累计选课人次达到5300余人。由甘肃农业大学牵头,联合联盟高校签订了《实践基地共享实施方案》,遴选出包括甘肃农业大学天祝高山草原生态系统试验站、现代温室综合生产实习基地、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司法系统实践基地等35个稳定且独具特色的联合实践教学基地,以专业实践、技能竞赛、学习交流为主要形式,打造出植物生产、环境保护、农业教育、食品科学、人文素养、创新创业、丝路文化认知、社会工作、交通与地质、法治教育等10类特色精品实践教学模块,为联盟高校师生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依托联合实践基地,持续开展耕读教育、劳动教育,累计开展各类联合实践活动100余次,参与学生1.2万余人,有效提升了学生劳动技能、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交通与地质联合实践

丝路文化认知实践




依托联盟平台资源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涉农专业实践性、应用性、生产性强的特点,学校依托联盟平台资源,从实践课程、教材、过程、质量4个纬度,拓宽、延展2个方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创新性的构建出“四体系双链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1+2+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年级侧重通识教育及农业知识理论课,二、三年级侧重专业教育及耕读教育实践课,四年级侧重个性化发展的素质与能力拓展实践课程。“3+2”实践教学教材体系——涉农专业实践教学教材选用要体现大国三农的思想性、知识构架的系统性、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要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面向农业生产主战场。“3+1”实践教学质量体系——涉农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刚性要求实验、实习、耕读三达标,加分要求创新创业有突破。多层次过程性考核体系——分不同学力和培养层次,确定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将学习过程表现和效果纳入综合考评,要求学习过程和考试结果“双合格”。“四模块”第二课堂培养链——农业知识获取、农业技能培养、强农兴农素养提升和服务三农精神历练四大模块为主的第二课堂培养链,并明确了大学生四年需要掌握、提升或历练的20种能力、8种素养和4种精神及其实现途径和测量方式。中高职本科研究生贯通培养链——在省内率先试点,依托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园林工程学院,依托临洮农业学校成立应用技术学院,打通了中/高职、本科到研究生的贯通培养链,探索建立了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一体化培养新模式。该“四体系双链条”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联盟的典型案例被重点推介。

天祝草原站野外调查联合实践

葡萄酒生产联合实践




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

促进专业交叉融合发展




为适应联盟发展,学校不断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构建突出校本特色、培养质量优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制定了“十个一流”的专业建设高标准,推进农、工、文、理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促进传统农科专业提档升级,新增交叉融合新型专业,解决了专业建设与现代化农业结合不够紧密,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的问题。学校聚焦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优化专业设置,科学编制专业建设规划和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方案。面向新农业增设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增设生物制药、兽医公共卫生、食品营养与健康等专业,进一步凸显特色,优化结构布局。联盟开展期间,学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进入甘肃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进入全国50强,草学更是入选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

染缬艺术认知实践

人文素养提升联合实践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

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甘肃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特色,依托天祝高山草原生态系统试验站,连续多年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主题联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胡自治与任继周院士共同创立位居世界领先水平的草原和人工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先进事迹,组织学生实地开展植物资源认知、祁连山牧场及草场现状、植物群落分布与发展演替、草原地区生产生活方式、旅游资源与草原文化等五个方面的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现状,认真思考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呵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刘家峡水电站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观摩刑事模拟审判大赛实践




实践育人成效持续显现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联盟开展期间,甘肃农业大学在校生学业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均显著提高。本科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60%,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达到71%。在校生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3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8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率逐年提高。

案例成果多次在全省教育系统和国内会议上作为协同育人的典型案例进行经验交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甘肃教育网、中国甘肃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对联盟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助推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典型。

马铃薯生产联合实践

植物生产类昆虫及植物病害标本制作技能大赛


END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立德树人育新人 奋楫笃行谋新篇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理学院:以本为本守初心 格物致理夯基础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管理学院:迎评促建提质量 砥砺奋进谱新篇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人文学院:突出问题导向 聚焦四个回归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来源 | 教务处

编辑 | 宋亚雯

责编 | 张馨正

审核 | 王向林

终审 | 王百玲

投稿邮箱:xwzx@gsau.edu.cn

更多甘农新闻,敬请关注甘肃农业大学官方网站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甘肃农业大学
敦品励学,笃志允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