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数学学科研讨以新课标为引领,深入素养导向课堂的特点与内涵,加强了目标引领,重视情景创设,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老师们围绕“落实目标,活动进阶,意义建构”等研讨小目标,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知识建构稳定性,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让课堂教学质量提质增效,高质量落实教学目标,让核心素养目标在少城小学孩子们的课堂里落实见效,成为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强大基础和重要保障。11月19日,来自姊妹学校崇州市第二实验学校的老师代表也参与观摩。课后,老师们表示大单元课堂教学设计有趣有效,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过程性评价,技术的应用十分自如,且很有效率,课堂教学方法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王老师以“笨笨熊过生日请客”趣味引入,设置3个分物游戏环节,形成了有结构的问题链和任务群。基于本单元的素养目标要求,课程设立了“数感”、“符号意识”和“几何直观”三大核心素养目标。并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游戏式的学习环境,运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构建生生互动,主动探究的课堂。
刘老师的课程通过折纸、剪纸这一简单而充满想象的动手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数学的几何之美以及艺术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孩子们以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以理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建构起自己的数学观念,提升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同时加强课程整合,结合美术学科中剪对称图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阳老师通过搭配服装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每一次搭配中都融合了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与严谨的思考,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与“模型意识”。通过搭配服装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图形、文字或符号等合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搭配成果。 梁老师围绕“周长”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动手操作和细致观察,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学生将直观理解周长的定义,掌握简单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享受发现的乐趣,提升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量感”和“几何直观”,加深了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解。
黄老师巧设情境,为学生搭建理解概念的阶梯;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跨越意义建构的障碍,理解“速度”概念,并建立相关的数量关系。聚焦联系,实现模型的通融,从而让学生初步建立“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任老师通过生活中购物预算和旅行规划的实例引入估算的概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估算方法,感悟估算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指向培养核心素养“数感”中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最后通过AI技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将估算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种总结与反思的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徐老师的课例展示创设了有层次的进阶活动,帮助学生层层进阶,学以致用。本课旨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10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板块,是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中的核心基础知识,再次深入认识10,更清晰地理解数10的特殊性(如作为十进制的基础),并学会用符号(如数10)来表示,从而增强数感和符号意识。杨老师的课堂呈现出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指向核心素养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学生将在实际情景和真实问题中综合运用数学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数学语言的“建模”过程,培养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